1996年11月,JavaScript的創造者--Netscape公司,決定將JavaScript提交給國際標準化組織ECMA,但願這門語言可以成爲國際標準。次年,ECMA發佈262號標準文件(ECMA-262)的初版,規定了瀏覽器腳本語言的標準,並將這種語言稱爲ECMAScript,這個版本就是1.0版。css
該標準一開始就是針對JavaScript語言制定的,可是沒有稱其爲JavaScript,有兩個方面的緣由。一是商標,JavaScript自己已被Netscape註冊爲商標。而是想體現這門語言的制定者是ECMA,而不是Netscape,這樣有利於保證這門語言的開發性和中立性。python
所以ECMAScript和JavaScript的關係是,前者是後者的規格,後者是前者的一種實現。es6
行間式,內聯式,外聯式正則表達式
註釋是代碼之母數組
單行註釋//瀏覽器
多行註釋/**/函數
js中都要以 ; 爲結束符學習
注意:this
變量名是區分大小寫的spa
推薦使用駝峯體,在python中推薦使用下劃線,另外關鍵字不能爲變量名且不能以數字開頭
var和let,其中let是es6新增的。
區別 var聲明的變量是全局有效的let聲明的只在局部有效。
首先明確在python中是沒有常量的,但咱們墨守成規的把所有大寫的看做常量,而在js中是有常量的,由const聲明。
在js中沒有整型和浮點型,統稱爲數值類型。
// 數字類型:number var num = 10; const PI = 3.14; console.log(typeof(num), num); // 結果:number 10
還有一種是NaN,表示不是一個數字(Not a Number)。
它是數值類型,但並非有任何數字
經常使用方法
parseInt("123") // 返回123 parseInt("ABC") // 返回NaN,NaN屬性是表明非數字值的特殊值。該屬性用於指示某個值不是數字。 parseFloat("123.456") // 返回123.456
var a = "Hello" var b = "world; var c = a + b; console.log(c); // 獲得Helloworld
經常使用方法
字符串拼接通常用+號
單行字符串: '',"",
多行字符串加格式化文本` `
// 字符串中嵌入變量 var name = "jason", time = "today"; `Hello ${name}, how are you ${time}?`
區別於python,true和false都是小寫
var a=true;
var b=false;
""(空字符串)、0、null、undefined、NaN都是false。
null表示值是空,通常在須要指定或清空一個變量時纔會使用,如 name=null;undefined表示當聲明一個變量但未初始化時,該變量的默認值是undefined。還有就是函數無明確的返回值時,返回的也是undefined。
null表示變量的值是空(null能夠手動清空一個變量的值,使得該變量變爲object類型,值爲null),undefined則表示只聲明瞭變量,但尚未賦值。
JavaScript 中的全部事物都是對象:字符串、數值、數組、函數...此外,JavaScript 容許自定義對象。
JavaScript 提供多個內建對象,好比 String、Date、Array 等等。
對象只是帶有屬性和方法的特殊數據類型。
數組對象的做用是:使用單獨的變量名來存儲一系列的值。相似於Python中的列表。
經常使用方法:
forEach(function(currentValue, index, arr), thisValue)
參數:
splice(index,howmany,item1,.....,itemX)
map(function(currentValue,index,arr), thisValue)
參數
可使用如下方式遍歷數組內中的元素
var a = [10, 20, 30, 40]; for (var i=0;i<a.length;i++) { console.log(i); }
算數運算符:
+ - * / % ++ -- var x=10; var res1=x++; var res2=++x; res1; res2; 這裏因爲的x++和++x在出現賦值運算式,x++會先賦值再進行自增1運算,而++x會先進行自增運算再賦值!
> >= < <= != == === !==
1 == 「1」 // true 弱等於 1 === "1" // false 強等於 //上面這張狀況出現的緣由在於JS是一門弱類型語言(會自動轉換數據類型),因此當你用兩個等號進行比較時,JS內部會自動先將 //數值類型的1轉換成字符串類型的1再進行比較,因此咱們之後寫JS涉及到比較時儘可能用三等號來強制限制類型,防止判斷錯誤
&& || !
= += -= *= /=
var a = 10; if (a > 5){ console.log("yes"); }else { console.log("no"); }
var a = 10; if (a > 5){ console.log("a > 5"); }else if (a < 5) { console.log("a < 5"); }else { console.log("a = 5"); }
var day = new Date().getDay(); switch (day) { case 0: console.log("Sunday"); break; case 1: console.log("Monday"); break; default: console.log("...") }
var a = 1; var b = 2; var c = a > b ? a : b //這裏的三元運算順序是先寫判斷條件a>b再寫條件成立返回的值爲a,條件不成立返回的值爲b;三元運算能夠嵌套使用; var a=10,b=20; var x=a>b ?a:(b=="20")?a:b; x
JavaScript中的函數和Python中的很是相似,只是定義方式有點區別。 // 普通函數定義 function f1() { console.log("Hello world!"); } // 帶參數的函數 function f2(a, b) { console.log(arguments); // 內置的arguments對象 console.log(arguments.length); console.log(a, b); } // 帶返回值的函數 function sum(a, b){ return a + b; } sum(1, 2); // 調用函數 // 匿名函數方式 var sum = function(a, b){ return a + b; } sum(1, 2); // 當即執行函數 書寫當即執行的函數,首先先寫兩個括號()()這樣防止書寫混亂 (function(a, b){ return a + b; })(1, 2);
ES6中容許使用「箭頭」(=>)定義函數。
var f = v => v; // 等同於 var f = function(v){ return v; }
function add(a,b){ console.log(a+b); console.log(arguments.length); console.log(arguments[0]);//arguments至關於將出傳入的參數所有包含,這裏取得就是第一個元素1 } add(1,2)
局部變量:
在JavaScript函數內部聲明的變量(使用 var)是局部變量,因此只能在函數內部訪問它(該變量的做用域是函數內部)。只要函數運行完畢,本地變量就會被刪除。
全局變量:
在函數外聲明的變量是全局變量,網頁上的全部腳本和函數都能訪問它。
變量生存週期:
JavaScript變量的生命期從它們被聲明的時間開始。
局部變量會在函數運行之後被刪除。
全局變量會在頁面關閉後被刪除。
首先在函數內部查找變量,找不到則到外層函數查找,逐步找到最外層。與python做用域關係查找如出一轍!
JavaScript中的全部事物都是對象:字符串、數字、數組、日期,等等。在JavaScript中,對象是擁有屬性和方法的數據。
咱們在學習基本數據類型的時候已經帶你們瞭解了,JavaScript中的Number對象、String對象、Array對象等。
注意var s1 = "abc"和var s2 = new String("abc")的區別:typeof s1 --> string而 typeof s2 --> Object
自定義對象 JavaScript的對象(Object)本質上是鍵值對的集合(Hash結構),可是隻能用字符串做爲鍵。 var a = {"name": "Alex", "age": 18}; console.log(a.name); console.log(a["age"]);
遍歷對象中的內容:
var a = {"name": "Alex", "age": 18}; for (var i in a){ console.log(i, a[i]); }
建立對象:
var person=new Object(); // 建立一個person對象 person.name="Alex"; // person對象的name屬性 person.age=18; // person對象的age屬性
建立Date對象
//方法1:不指定參數 var d1 = new Date(); console.log(d1.toLocaleString()); //方法2:參數爲日期字符串 var d2 = new Date("2004/3/20 11:12"); console.log(d2.toLocaleString()); var d3 = new Date("04/03/20 11:12"); console.log(d3.toLocaleString()); //方法3:參數爲毫秒數 var d3 = new Date(5000); console.log(d3.toLocaleString()); console.log(d3.toUTCString()); //方法4:參數爲年月日小時分鐘秒毫秒 var d4 = new Date(2004,2,20,11,12,0,300); console.log(d4.toLocaleString()); //毫秒並不直接顯示
Date對象的方法:
var d = new Date(); //getDate() 獲取日 //getDay () 獲取星期 //getMonth () 獲取月(0-11) //getFullYear () 獲取完全年份 //getYear () 獲取年 //getHours () 獲取小時 //getMinutes () 獲取分鐘 //getSeconds () 獲取秒 //getMilliseconds () 獲取毫秒 //getTime () 返回累計毫秒數(從1970/1/1午夜)
var str1 = '{"name": "Alex", "age": 18}'; var obj1 = {"name": "Alex", "age": 18}; // JSON字符串轉換成對象 var obj = JSON.parse(str1); // 對象轉換成JSON字符串 var str = JSON.stringify(obj1);
// 定義正則表達式兩種方式 var reg1 = new RegExp("^[a-zA-Z][a-zA-Z0-9]{5,11}"); var reg2 = /^[a-zA-Z][a-zA-Z0-9]{5,9}$/; // 正則校驗數據 reg1.test('jason666') reg2.test('jason666') /*第一個注意事項,正則表達式中不能有空格*/ // 全局匹配 var s1 = 'egondsb dsb dsb'; s1.match(/s/) s1.match(/s/g) var reg2 = /^[a-zA-Z][a-zA-Z0-9]{5,9}$/g reg2.test('egondsb'); reg2.test('egondsb'); reg2.lastIndex; /*第二個注意事項,全局匹配時有一個lastIndex屬性*/ // 校驗時不傳參數 var reg2 = /^[a-zA-Z][a-zA-Z0-9]{5,9}$/ reg2.test(); reg2.test(undefined); var reg3 = /undefined/; reg3.test(); RegE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