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發行版 教你如何選擇

Linux發行版 教你如何選擇

Linux的發行版何止琳琅滿目,簡直是亂入你眼。你到底應該用大衆的Ubuntu?「正統」的紅帽?或其餘?linux

選擇一個發行版,常是安裝Linux以前的第一個考慮。本篇將介紹筆者選擇發行版的經驗,會從家用既能娛樂又能工做的PC角度去談。git

最後更新於2020年,首次發佈於2017年,github

選擇發行版需考慮哪些因素

選擇發行版時須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選擇經常沒有完美,只有最適合。安全

背景、面向用途、用戶羣、軟件源、支持週期、更新激進度、質量、易用程度都是選擇時要考慮的因素。服務器

勿以界面好看與否做爲選擇依據。發行版是內核和其他各類軟件包的集合。桌面環境亦是由數個軟件包組成。理論上,任何發行版均可以使用任何桌面環境,沒有必要以界面選發行版。再者,貪圖界面好看的人更難成爲Linux高手。
  1. 因素之背景
    背景包括衍生關係與出身。一個Linux發行版出自某商業公司,或非商業社區。有些發行版衍生自另外一個發行版,子發行版必然繼承了許多上游的特性。
  2. 因素之面向用途
    一個發行版被設計時,可能面向通用、娛樂、商業、教育、工做、服務器等幾種用途之一,或某特殊用途。
  3. 因素之用戶羣
    用戶羣的大小影響接地氣的程度。Linux雖是自由軟件,但離不開用戶羣的力量。大用戶羣會讓你更容易搜索到某問題的答案,或找到社區用戶所打包的軟件。一些軟件發佈者也可能會優先發布適用於流行發行版的安裝包。測試

    考慮用戶羣時,既要考慮世界範圍內的用戶羣大小,也要考慮國內範圍的。
  4. 因素之軟件源
    包括軟件倉庫收錄軟件的數量。若是倉庫收錄軟件少,安裝軟件時就免不了上網搜索下載、編譯、編譯出錯、解決依賴關係的麻煩。spa

    進階知識:有靜態編譯、容器、AppImage、Flatpak、snap等技術讓軟件可跨發行版運行,部分填補Linux發行版間的鴻溝。
  5. 因素之支持週期
    支持週期短會讓你不得不頻繁更新。支持週期太長表明軟件倉庫中的軟件版本可能會過期。須要瞭解發行版的Major Release週期、Minor Release週期、延長支持週期。設計

    以Ubuntu爲例,它半年發佈一個新的系統版本,如16.0四、16.十、17.0四、17.十、18.0四、18.十、19.0四、19.十、,每兩年發佈一個LTS(延長支持)版本,其中的16.04和18.04是LTS。非LTS的支持週期是9個月,LTS支持週期是5年。延長支持存在目的主要是爲了服務器等不容許頻繁更新的環境。
    升級系統的版本理論上只要一條命令,但實際上,升級也是一項小工程。
  6. 因素之更新激進度
    激進度是指倉庫會收錄位於測試、不穩定、穩定、很是穩定之中的哪一個階段的軟件。前沿則不穩定、中庸二者兼顧、穩重則版本舊。用戶需選擇。
  7. 因素之質量
    質量能夠指運行出錯機率、硬件兼容率、軟件源維護質量等。質量也是上面各因素的綜合。
  8. 因素之易用程度
    「易用」在這裏主要指開箱即用,省去新手自行調整的麻煩,也意味着默認安全水平較低。專業的用戶可能不喜歡這點。不易用的可能連安裝過程都是純控制檯形式。

幾個主流發行版的描述

Ubuntu

近年來很流行的Ubuntu出自英國一商業公司「大教堂」,「大教堂」面向的是普羅大衆用戶,被一些電腦廠商所預裝,也是目前裝機量最大的Linux發行版。htm

  • Ubuntu在開箱即用方面作得不錯。
  • 面向用途儘管是通用,但有人認爲偏娛樂,獲得一些遊戲、圖形技術等開發者優先支持。但也不徹底是,也有很多雲服務在用它。
  • 國內的一些軟件公司簡單粗暴地只在Ubuntu上進行測試,只發布適合Ubuntu的deb安裝包。
  • Ubuntu的支持週期見上文。
  • 有少數人遭遇天天屢次程序崩潰(最多人用的發行版並不必定是最好的)。

實際上Ubuntu是衍生自Debian的unstable版本。blog

Debian

  • Debian是第二流行的發行版。
  • 它容許用戶選擇stable、unstable (sid)、testing (buster)幾種激進度。
  • 它與Ubuntu較接近,由於它是Ubuntu的上游。從Ubuntu轉換到Debian stable會讓你有不錯的體驗和較少的遷移成本。
  • deb格式安裝包和apt包管理方式出自Debian的設計。
  • Debian每兩年一個新版本,每一個版本有3年的完整支持加2年的延長支持。
  • Debian是純社區的,沒有商業成分,與自由軟件有衝突的軟件包不會被官方源收錄。安裝完Debian後,默認不會帶有任何閉源軟件或版權有爭議的東西。要安裝Flash、媒體解碼器等要自行增長几個步驟。

    純社區的Debian被許多特定用途的發行版選爲上游。如開源卡片機樹莓派的Raspbian、黑客參透測試專用的Kali Linux和Parrot、爲隱私和匿名而生的Tails等

Linux Mint

這一個稍提一下就好。Linux Mint基於Ubuntu,其許多用戶因喜歡用它的MATE桌面而選它。上面所說的Ubuntu裝機量最大,其中不小一部分是Linux Mint佔有的。

深度(Deepin) Linux

深度作的國產Linux發行版,基於Debian。有一些政府資金加入,其目前的領導之中有360等公司的。

  • 把桌面和各類平常軟件按照國人的大衆審美和習慣從新搞了一套。
  • 爲用戶準備好了QQ、迅雷等wine運行的,國內用戶可能須要的Windows軟件。

紅帽

最「正統」(實際上Linux並不存在「正統」發行版的概念)
的紅帽,與它相關的發行版有三種: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
  • CentOS
  • Fedora

之因此說它「正統」,是由於許多正規的Linux教學都用它。著名Linux教程《鳥哥的私房菜》用的就是CentOS。

紅帽公司作的是開源+賣售後服務,其商業版本RHEL的軟件源是付費的。社區用RHEL的源代碼編譯而成CentOS,供無償使用。

  • rpm格式的安裝包出自紅帽的設計。
  • RHEL/CentOS面向的是工做和服務器,不適合家用。娛樂的軟件包未必收錄,顯卡驅動的支持稍少。
  • RHEL/CentOS支持週期7年,更新較保守。
  • 國外的大型專業軟件必會在紅帽上作測試。
  • 若想家用紅帽,能夠用Fedora

    • Fedora永遠沒有穩定版,支持週期1年,更新激進。
    • 它是紅帽公司測試新代碼的平臺,裝了Fedora的機器都成爲紅帽的實驗品。
    • 可否在你的機器上運行穩定要看運氣(聽說整體上比Ubuntu穩定)。

SLE/openSUSE

最先起步的發行版之一,來自德國,與KDE關係親密。SUSE Linux Enterprise(SLE)是商業版本。openSUSE是帶社區的免費版。

  • 面向通用用途。國外大型專業軟件不少也會在SLE上作測試。
  • openSUSE也算主流發行版,但國內用戶羣不大。
  • openSUSE開箱即用方面稍差一些,由於默認設置得很是安全,啓動腳本寫得嚴謹而複雜。
  • YAST可以給系統管理員一個GUI界面代替文本編輯系統配置文件,這是它獨有的優勢。
  • 每一個Major Release的支持週期3年,每18個月內更新一次Minor Release。
  • openSUSE倉庫收錄軟件很謹慎以至軟件數量稍偏少,自由軟件與非自由軟件是在分開的軟件源中,版權有爭議的軟件包被放在packman源中與公司脫離干係。用openSUSE須要使用三類軟件源:官方源、packman源、OBS源。

結語

會看這篇文章的人,目前也不會用獲得Arch Linux、Gentoo那些高級貨,因此不介紹。

初入Linux世界時,我用的是人數衆多的Ubuntu,沒多久就由於遇到的bug太多而棄用。Debian和openSUSE是給喜歡穩定而不老舊的人的不錯選擇。

打賞做者

寫做不易,感謝支持!
打賞二維碼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