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複製如下到eclipse.ini裏面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Xverify:none
-Xmn256m
-Xms1024m
-Xmx1024m
-Xss2m
-XX:PermSize=256m
-XX:MaxPermSize=256m
-XX:CompileThreshold=10000
-XX:MaxGCPauseMillis=10
-XX:MaxHeapFreeRatio=70
-XX:+UseFastAccessorMethods
-XX:+FailOverToOldVerifier
-XX:NewSize=280m
-XX:MaxNewSize=280m
-XX:CMSMarkStackSize=8M
-XX:CMSMarkStackSizeMax=32M
-XX:+DisableExplicitGC
-XX:+TraceClassLoading
-XX:+TraceClassUnloading
-XX:+CMSPermGenSweepingEnabled
-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85
-XX:ReservedCodeCacheSize=64m
-verbose:gc
-XX:+PrintGCDetails
-XX:+PrintGCTimeStamps
-Xloggc:gc.log
|
最近項目愈來愈大,有個項目2G左右。是一個多平臺多項目的組合。eclipse啓動有些受不了了。並且有些類幾千行,改一下卡一下。java
一直用的myeclipse6.5,由於不佔內存,啓動快。後來想,過幾年總要被新產品替代。索性直接用eclipse得了。可是發現最新的eclipse也是慢得很。linux
雖然本身之前也有經驗調整一些啓動參數,但效果很差。因而乎百度求最優解決方案。算法
首先把你eclipse不要的啓動項,驗證什麼的都幹掉。具體的請百度之。sql
而後就是eclipse啓動參數!啓動速度剛剛的啊。。。看加粗的部分。。。apache
若是加入後不能啓動,試着去掉最下面的幾行參數看看,要一行行的試,不要都去掉了。或者將前面的參數值設置小一點。各個參數以前可能會互相影響的。緩存
-vm
D:/java/jdk6/bin
-startup
plugins/org.eclipse.equinox.launcher_1.3.0.v20120522-1813.jar
--launcher.library
plugins/org.eclipse.equinox.launcher.win32.win32.x86_1.1.200.v20120522-1813
-product
org.eclipse.epp.package.jee.product
--launcher.defaultAction
openFile
--launcher.XXMaxPermSize
256M
-showsplash
org.eclipse.platform
--launcher.XXMaxPermSize
256m
--launcher.defaultAction
openFile
-vmargs
-server
-Dosgi.requiredJavaVersion=1.5
-Xms1024m
-Xmx1024m
-Xss2m
-XX:PermSize=128m
-XX:MaxPermSize=128m
-XX:+UseParallelGC
-Xverify:none
-XX:+DisableExplicitGC
-Xnoclassgc
#-XX:+UseParNewGC
#-XX:+UseConcMarkSweepGC
-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85
-XX:ReservedCodeCacheSize=150m服務器
點擊下面的查看:多線程
老外的方法併發
下面是後來看到的一篇文章,轉貼在這裏。http://www.cnblogs.com/chen77716/archive/2010/06/26/2130807.html
最近因項目存在內存泄漏,故進行大規模的JVM性能調優 , 現把經驗作一記錄。
1、JVM內存模型及垃圾收集算法
1.根據Java虛擬機規範,JVM將內存劃分爲:
其中New和Tenured屬於堆內存,堆內存會從JVM啓動參數(-Xmx:3G)指定的內存中分配,Perm不屬於堆內存,有虛擬機直接分配,但能夠經過-XX:PermSize -XX:MaxPermSize 等參數調整其大小。
New又分爲幾個部分:
2.垃圾回收算法
垃圾回收算法能夠分爲三類,都基於標記-清除(複製)算法:
JVM會根據機器的硬件配置對每一個內存代選擇適合的回收算法,好比,若是機器多於1個核,會對年輕代選擇並行算法,關於選擇細節請參考JVM調優文檔。
稍微解釋下的是,並行算法是用多線程進行垃圾回收,回收期間會暫停程序的執行,而併發算法,也是多線程回收,但期間不中止應用執行。因此,併發算法適用於交互性高的一些程序。通過觀察,併發算法會減小年輕代的大小,其實就是使用了一個大的年老代,這反過來跟並行算法相比吞吐量相對較低。
還有一個問題是,垃圾回收動做什麼時候執行?
另外一個問題是,什麼時候會拋出OutOfMemoryException,並非內存被耗空的時候才拋出
知足這兩個條件將觸發OutOfMemoryException,這將會留給系統一個微小的間隙以作一些Down以前的操做,好比手動打印Heap Dump。
2、內存泄漏及解決方法
1.系統崩潰前的一些現象:
以後系統會沒法響應新的請求,逐漸到達OutOfMemoryError的臨界值。
2.生成堆的dump文件
經過JMX的MBean生成當前的Heap信息,大小爲一個3G(整個堆的大小)的hprof文件,若是沒有啓動JMX能夠經過Java的jmap命令來生成該文件。
3.分析dump文件
下面要考慮的是如何打開這個3G的堆信息文件,顯然通常的Window系統沒有這麼大的內存,必須藉助高配置的Linux。固然咱們能夠藉助X-Window把Linux上的圖形導入到Window。咱們考慮用下面幾種工具打開該文件:
使用這些工具時爲了確保加載速度,建議設置最大內存爲6G。使用後發現,這些工具都沒法直觀地觀察到內存泄漏,Visual VM雖能觀察到對象大小,但看不到調用堆棧;HeapAnalyzer雖然能看到調用堆棧,卻沒法正確打開一個3G的文件。所以,咱們又選用了Eclipse專門的靜態內存分析工具:Mat。
4.分析內存泄漏
經過Mat咱們能清楚地看到,哪些對象被懷疑爲內存泄漏,哪些對象佔的空間最大及對象的調用關係。針對本案,在ThreadLocal中有不少的JbpmContext實例,通過調查是JBPM的Context沒有關閉所致。
另,經過Mat或JMX咱們還能夠分析線程狀態,能夠觀察到線程被阻塞在哪一個對象上,從而判斷系統的瓶頸。
5.迴歸問題
Q:爲何崩潰前垃圾回收的時間愈來愈長?
A:根據內存模型和垃圾回收算法,垃圾回收分兩部分:內存標記、清除(複製),標記部分只要內存大小固定時間是不變的,變的是複製部分,由於每次垃圾回收都有一些回收不掉的內存,因此增長了複製量,致使時間延長。因此,垃圾回收的時間也能夠做爲判斷內存泄漏的依據
Q:爲何Full GC的次數愈來愈多?
A:所以內存的積累,逐漸耗盡了年老代的內存,致使新對象分配沒有更多的空間,從而致使頻繁的垃圾回收
Q:爲何年老代佔用的內存愈來愈大?
A:由於年輕代的內存沒法被回收,愈來愈多地被Copy到年老代
3、性能調優
除了上述內存泄漏外,咱們還發現CPU長期不足3%,系統吞吐量不夠,針對8core×16G、64bit的Linux服務器來講,是嚴重的資源浪費。
在CPU負載不足的同時,偶爾會有用戶反映請求的時間過長,咱們意識到必須對程序及JVM進行調優。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
1.Java線程池(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
大多數JVM6上的應用採用的線程池都是JDK自帶的線程池,之因此把成熟的Java線程池進行羅嗦說明,是由於該線程池的行爲與咱們想象的有點出入。Java線程池有幾個重要的配置參數:
Java線程池須要傳入一個Queue參數(workQueue)用來存放執行的任務,而對Queue的不一樣選擇,線程池有徹底不一樣的行爲:
SynchronousQueue:
一個無容量的等待隊列,一個線程的insert操做必須等待另外一線程的remove操做,採用這個Queue線程池將會爲每一個任務分配一個新線程
LinkedBlockingQueue :
無界隊列,採用該Queue,線程池將忽略
maximumPoolSize參數,僅用corePoolSize的線程處理全部的任務,未處理的任務便在LinkedBlockingQueue中排隊
ArrayBlockingQueue: 有界隊列,在有界隊列和
maximumPoolSize的做用下,程序將很難被調優:更大的Queue和小的maximumPoolSize將致使CPU的低負載;小的Queue和大的池,Queue就沒起動應有的做用。其實咱們的要求很簡單,但願線程池能跟鏈接池同樣,能設置最小線程數、最大線程數,當最小數<任務<最大數時,應該分配新的線程處理;當任務>最大數時,應該等待有空閒線程再處理該任務。
但線程池的設計思路是,任務應該放到Queue中,當Queue放不下時再考慮用新線程處理,若是Queue滿且沒法派生新線程,就拒絕該任務。設計致使「先放等執行」、「放不下再執行」、「拒毫不等待」。因此,根據不一樣的Queue參數,要提升吞吐量不能一味地增大maximumPoolSize。
固然,要達到咱們的目標,必須對線程池進行必定的封裝,幸運的是ThreadPoolExecutor中留了足夠的自定義接口以幫助咱們達到目標。咱們封裝的方式是:
2.鏈接池(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
在使用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的時候,由於以前採用了默認配置,因此當訪問量大時,經過JMX觀察到不少Tomcat線程都阻塞在BasicDataSource使用的Apache ObjectPool的鎖上,直接緣由當時是由於BasicDataSource鏈接池的最大鏈接數設置的過小,默認的BasicDataSource配置,僅使用8個最大鏈接。
我還觀察到一個問題,當較長的時間不訪問系統,好比2天,DB上的MySQL會斷掉因此的鏈接,致使鏈接池中緩存的鏈接不能用。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咱們充分研究了BasicDataSource,發現了一些優化的點:
3.JVM參數
在JVM啓動參數中,能夠設置跟內存、垃圾回收相關的一些參數設置,默認狀況不作任何設置JVM會工做的很好,但對一些配置很好的Server和具體的應用必須仔細調優才能得到最佳性能。經過設置咱們但願達到一些目標:
前兩個目前是相悖的,要想GC時間小必需要一個更小的堆,要保證GC次數足夠少,必須保證一個更大的堆,咱們只能取其平衡。
(1)針對JVM堆的設置通常,能夠經過-Xms -Xmx限定其最小、最大值,爲了防止垃圾收集器在最小、最大之間收縮堆而產生額外的時間,咱們一般把最大、最小設置爲相同的值
(2)年輕代和年老代將根據默認的比例(1:2)分配堆內存,能夠經過調整兩者之間的比率NewRadio來調整兩者之間的大小,也能夠針對回收代,好比年輕代,經過 -XX:newSize -XX:MaxNewSize來設置其絕對大小。一樣,爲了防止年輕代的堆收縮,咱們一般會把-XX:newSize -XX:MaxNewSize設置爲一樣大小
(3)年輕代和年老代設置多大才算合理?這個我問題毫無疑問是沒有答案的,不然也就不會有調優。咱們觀察一下兩者大小變化有哪些影響
(4)在配置較好的機器上(好比多核、大內存),能夠爲年老代選擇並行收集算法: -XX:+UseParallelOldGC ,默認爲Serial收集
(5)線程堆棧的設置:每一個線程默認會開啓1M的堆棧,用於存放棧幀、調用參數、局部變量等,對大多數應用而言這個默認值太了,通常256K就足用。理論上,在內存不變的狀況下,減小每一個線程的堆棧,能夠產生更多的線程,但這實際上還受限於操做系統。
(4)能夠經過下面的參數打Heap Dump信息
經過下面參數能夠控制OutOfMemoryError時打印堆的信息
請看一下一個時間的Java參數配置:(服務器:Linux 64Bit,8Core×16G)
JAVA_OPTS="$JAVA_OPTS -server -Xms3G -Xmx3G -Xss256k -XX:PermSize=128m -XX:MaxPermSize=128m -XX:+UseParallelOldGC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XX:HeapDumpPath=/usr/aaa/dump -XX:+PrintGCDetails -XX:+PrintGCTimeStamps -Xloggc:/usr/aaa/dump/heap_trace.txt -XX:NewSize=1G -XX:MaxNewSize=1G"
通過觀察該配置很是穩定,每次普通GC的時間在10ms左右,Full GC基本不發生,或隔很長很長的時間才發生一次
經過分析dump文件能夠發現,每一個1小時都會發生一次Full GC,通過多方求證,只要在JVM中開啓了JMX服務,JMX將會1小時執行一次Full GC以清除引用,關於這點請參考附件文檔。
4.程序算法調優:本次不做爲重點
參考資料:
http://java.sun.com/javase/technologies/hotspot/gc/gc_tuning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