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基於Go語言,並聽從Apache2.0協議開源。nginx
Docker可讓開發者打包他們的應用以及依賴包到一個輕量級、可移植的容器中,而後發佈到任何流行的Linux機器上,也能夠實現虛擬化。docker
Docker容器是徹底使用沙箱機制,相互之間不會有任何接口,相比於虛擬機,容器啓動速度快,性能開銷極低。bash
首先介紹下Docker的架構,能夠由下圖表示,主要由Clients、Hosts、Registries組成,下面提到了幾個專有名詞,我來一個個單獨介紹:架構
Docker鏡像,用於建立 Docker 容器的模板。能夠當作Java裏面的Class類。工具
獨立運行的一個或者一組容器。啓動Images後會生成Container,所以能夠當作Java裏面類的實例化對象。一個Image能夠啓動屢次生成多個Container。性能
Docker 客戶端,使用 Docker Api與 Docker 的守護進程通訊。通常在桌面開發中,Client和下面介紹到的Host都在同一個客戶端中,使咱們感受Client和Host是在一塊兒的,其實原理是上單獨的兩個模塊。測試
Docker 主機,一個物理或者虛擬的機器,用於執行 Docker 守護進程和容器。ui
Docker倉庫,用來保存鏡像。官方的Docker鏡像是 hub.docker.com/ ,註冊後能夠在這裏存放你本身的Image。spa
docker-machine就是幫助你快速去建立安裝docker環境的工具,當咱們須要在不少臺Server上安裝Docker環境時,咱們可使用Machine進行安裝。調試
平常工做中,用到的最多的Docker操做以下,主要包含:
接下來進行Docker的實際安裝與操做。
Docker官方在這裏 docs.docker.com/install 給出了詳細的安裝流程,直接按照步驟一步步安裝,通常不會有什麼問題。
注意:在Ubuntu系統上進行安裝時,推薦使用
Install using the repository
的方式安裝,不然直接使用安裝包安裝會出現不少依賴問題。
Docker安裝好了之後,咱們能夠運行
docker run hello-world
複製代碼
來啓動咱們的第一個docker容器,正常狀況下,docker會從遠端倉庫下載好hello-world之後直接啓動。
Docker的操做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對Image鏡像的操做,另外一類是對Container容器的操做。
首先經過下圖再次認識一下容器與鏡像的關係,簡單來說,鏡像相似Class類,容器相似new對象。另外鏡像相似於Class類,也有繼承的關係,也就是說一個鏡像能夠基於另外一個鏡像,增長本身的新的功能和需求,這點在後續的製做Docker鏡像和Docker文件結構中會詳細講到。
如下是主要的鏡像操做,
docker [images|rmi|tag|build|history|save|load]
複製代碼
相比於對鏡像的操做,對於容器的操做更多,
docker [run|start|stop|restart|kill|rm|pause|unpause]
複製代碼
docker [ps|inspect|exec|logs|export|import]
複製代碼
以上給出了容器和鏡像的基本操做,通常狀況下,開發比較常見的是下面三個,
docker run -d --name myhello-world hello-world
複製代碼
注意到-d
參數是後臺運行,--name
指定容器的名稱.
同時在運行時能夠綁定容器端口,好比啓動nginx容器的時候,能夠將nginx的80端口綁定到本機的8080端口。
docker run -d -p 8080:80 --name nginx nginx:latest
複製代碼
docker exec -it nginx /bin/bash
複製代碼
-it
交互式的啓動bash,這個在後面會常常用到,由於常常會進入容器進行調試。
這一節主要介紹了Docker的基本架構和操做,後續會介紹Docker的文件結構和Docker的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