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紛紛上雲,傳統數據中心該何去何從?

David Linthicum(德勤諮詢首席雲戰略諮詢官)在 Doppler 上發表的文章裏表示,Oracle 等大型機型遺留系統在「實用型」混合雲中具備短時間價值。可是從長遠來看,人們選擇雲服務而非傳統數據中心的趨勢不可阻擋。雲服務擁有數據中心沒法比擬的功能和經濟性。安全

固然,企業的重要數據資產仍是由人工管理。IT 從業者的角色仍然存在,但主要負責思考之後的數據中心如何改造,以及如何利用雲來交付客戶須要的解決方案。服務器

clipboard.png
(2014-2021 期間,美國企業在混合雲上的支出將翻兩番,數據來源:Statistica)網絡

不一樣的網絡,同一種工做流
企業在決定使用混合雲的時候,對雲設置抱有「只設置一次」想法。可是這種想法顯然不太現實,由於內部基礎設施架構和雲架構截然不同。架構

想要使並行操做的依賴最小化:能夠選擇一個在內部進行操做,另外一個基於一樣目的在雲端進行。好比,數據中心的網頁服務器應該運行到部署在雲端的對應副本。併發

部署統一工做流程的第一步就是選擇 「爲雲而生」的工具。這些工具中不少都跟編排、監控/分析、安全、持續集成/交付相關。運維

管理混合網絡須要看到工做流程,跟自動交付解決方案進行配對。在工做流程可視化和操做流程自動化中,雲服務優先級高於數據中心副本。使用基於雲的監控工具,雲服務在雲上和本地管理工做流程就有了更好的視角,且提高了工做效率。微服務

clipboard.png
(混合雲集成架構包含公共網絡、雲供應商網絡和企業網絡。來源:雲標準用戶委員會)工具

站在數據中心角度看混合雲
編排工具促進了自動化流程,使系統、應用程序和安全方面的工做都可以自動操做。同時,將全部組件打包,再加上其它相應技術,就能夠作到一鍵部署安裝,節省時間和資源。在將傳統數據中心轉移到雲服務的過程當中,遇到的最困難的環節就是:如何說服相關人員使用雲工具和雲技術來管理企業內部系統?雲計算

在技術領域,角色切換並很多見,可是時間是個問題。從「集中型大型主機」轉變到「分散的電腦網絡」,再變回到「集中型(或者虛擬化)雲服務器」須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如今,因爲 IT 角色的轉變速度快,大多數 IT 運維人員已經可望不可即。Kim Stevenson,聯想公司 VP、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總經理堅信,IT 部門的重要性較之過去,已經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Stevenson 解釋道:「在之前,IT 部門只須要跟隨技術發展的腳步。但今天,企業的 IT 部門必須起到主導做用,來主導這場轉變!」spa

混合雲助力數據中心發展
要想交付業務經理所需的數據驅動工具和資源,惟一的方法就是和前線人員作好配合,跟他們直接合做使得部署、管理應用程序變得順利平穩、簡單、快速。隨着 IT 的重點從外部轉移到內部,企業成功與否取決於其業務模式,業務模式支持使用軟件定義工具的「工程前景產品」,並按需交付解決方案。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和電信工業協會(TIA)將數據中心層分紅了四個層次的級別:第一層——從通過基本修改的服務器空間(帶有單獨的、非冗餘分佈路徑)到具備冗餘容量組件和多個獨立分佈的路徑的服務器。第一層的數據中心對物理事件提供的保護有限,可是第四層數據中心能夠防止幾乎全部的物理事件,而且在併發時也可維護,所以單個故障不會致使停機。

這些標準知足了以南北通訊爲特徵的傳統客戶機服務器體系結構的需求,可是當應用到以東西數據流量爲主的虛擬化服務器時,這些標準就會出問題。

混合雲——打造雲優先數據中心
ZK Research 的研究結果代表:80%的公司基於他們的數據要求都在混合使用公共雲和專有云。

軟件定義網絡(SDN)是將來實現敏捷數據管理的關鍵因素。SDN 將構建超聚合基礎設施,以提供現代應用程序依賴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

實現 HCI(人機交互)的兩種技術是容器技術化和網段微型化:前者可以運行在徹底虛擬化的環境中,由於容器能夠快速建立、快速銷燬;然後者經過建立安全區域,支持數據繞過防火牆、入侵預防工具和其餘安全組件,從而支持東西向的數據流量。

IT 高管永遠是樂觀主義者,這在最近的英特爾安全經理的調查中獲得了證明。80%的高管報告說他們的企業已經採用了一種雲計算優先的戰略,在他們的預期中,一年不到的時間就能夠實現。諷刺的是,一年前同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的也是一樣的結果:經過不到一年的時間能夠實現雲計算。

很明顯,雲計算的實施時間比預期的要長。

有的時候,「雲計算優先」政策會致使不合時宜的事情發生。TechTarget 的 Alan R. Earls 在他2017年5月發表的文章中寫道,那些實行「雲計算優先」計劃的公司,常常被指責他們本身也沒法預期最終是否會有收益。

公共雲並非全部應用程序的答案。
除了企業的雲服務經驗水平,可用的雲資源外,有些應用程序運行得更好,或者是在內部運行得更加可靠和高效。

應用程序組合評估結果決定了系統是否要歸屬到雲上,特別是那些利用容器和微服務二者優點的系統。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講,他們將來的數據中心將做爲一個一應俱全的混合雲的專有終端。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