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eX 對話 浙江大學區塊鏈俱樂部Bithacks:當物聯網趕上區塊鏈

IoTeX 對話 浙江大學區塊鏈俱樂部Bithacks:當物聯網趕上區塊鏈算法

原創: IoTeX社區 IoTeX社區安全

8月3日,IoTeX聯合創始人Raullen在浙江大學區塊鏈俱樂部舉行了一場「當物聯網趕上區塊鏈」的線上問答活動。活動中,浙大學子們提出了不少與區塊鏈、物聯網技術相關的問題,Raullen一一作了詳細解答,特此整理出來與IoTeX社區小夥伴們分享!服務器

問:跟其餘區塊鏈IOT項⽬比較 (如IOTA),IoTeX有什麼不一樣?微信

Raullen:IoTeX和IOTA徹底不一樣。IOTA在市場合適的時機提出了一個聽上去很美的Tangle結構。這種架構的「區塊鏈」 (若是能夠稱做的話) 基本不具有區塊鏈最基本的性質——全局共識。因此無法作智能合約,而這在物聯網應用場景⾥面是必須的。從某種意義上講Tangle能夠認爲是雲計算的一種形式——相似Serverless。⼤家也能夠看到IOTA最近也從新作了它的共識算法,基本上否認了Tangle的搞法。⾄於IoTeX和IOTA甚至其餘項目的比較,我仍是用這張圖來說吧。網絡

先講講共識——IoTeX中的Roll-DPoS共識跟普通的DPoS有什麼區別?最主要實現了哪些創新?如何實現共識節點的隨機選取?架構

不少採⽤DPoS共識機制的區塊鏈項⽬中共識節點⼀般都是固定的,這也是區塊鏈社區一般對DPoS共識機制主要詬病的地方。例如EOS和LISK基本已經造成卡特爾壟斷,新的節點即便有心也無⼒加入。app

Roll-DPoS引入了候選節點池的概念,基本思想是經過社區投票選出頭部節點加入候選節點池 (目前候選節點池大約有來自不一樣國家的60個節點) ,每一個週期 (每小時) 24個節點從候選節點池中隨機選取參與PBFT共識協議。候選節點池在IoTeX網絡生態不斷髮展的過程當中 (更多側鏈子鏈和應用) 將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擴大,從⽽保證了在不犧牲效率狀況下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去中心化隨機選取採用了DKG+BLS的方案來作。你們能夠看一下咱們的Roll-DPoS⻩皮書,社區翻譯的中⽂版剛出來。less

問:請問IoTeX是如何與物聯⽹結合的,在架構中有哪些體現?運維

Raullen:區塊鏈嫁接物聯網的意義在於解決物聯網設備直接的信任以及互通互聯的問題。設備的身份管理協議,收集、處理物聯網數據,經過交易引擎和預言機使其流向最能產生價值的地方,設備互聯互通,萬物互聯,打造超智新世界。IoTeX是面向下一代物聯網設計的去中⼼化基礎設施,在架構上有如下體現:機器學習

採⽤根鏈+第⼆層鏈的架構,在根鏈保證系統安全的同時全部面向物聯⽹的應用會在第二層鏈上實現。用戶能夠經過IoTeX的SDK啓動多條第二層鏈解決應用的擴展性問題,每條第二層鏈獨⽴運⾏。
第二層鏈會承載特定的物聯⽹應⽤,並針對物聯網應用的特色經過第⼆層鏈提供數據完整性和安全性保護。
可信物聯網設備以及網關會與第二層鏈直接交互傳遞物聯網數據的價值。
問:請問Gravity Chain和Root Chain的區別是什麼?爲何要採用這樣的結構,有什麼優點?

Raullen:Gravity Chain是用於治理,Root Chain用於運維,Layer2 Chain(第二層鏈)⽤於場景和業務。若是你們熟悉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的話,能夠粗略的理解爲Root Chain主要是從事行政⼯做,Gravity Chain主要分管司法,⽴法則是由社區和Coredev共同完成。Layer2是⽣長在這片虛擬土地上的不一樣經濟體——商店、餐廳、遊樂場等等。若是把行政和司法放在⼀起很容易滋⽣腐敗;舉個例子,⼀個PoS區塊鏈的早期參與者能夠很容易地控制許多節點席位,並拋棄那些違揹他們利益的治理交易 (⽐如Slash) 。

問:目前主網共識節點擴展到了36個,請問與以前相比性能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後期會考慮繼續擴展嗎?

Raullen:咱們4月份上線主網的時候,有12個共識節點;幾周後擴展到了24個。⼤概兩週前,主網共識節點擴展到了36個——從咱們的監控 (http://t.iotex.me/chainhealth) 來看,性能上沒有任何影響。以後咱們的共識節點會繼續擴展,將去中⼼化進⾏到底。必定記住,去中⼼化是區塊鏈的靈魂,任何沒有⾜夠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都是雲計算的變體。

問:物聯網中數以億計的傳感器會產生巨大的物聯網數據,IoTeX有沒有考慮過傳感器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問題?

Raullen:不只考慮過,還在朝着這個方向穩步的前進。物聯網和區塊鏈結合的兩個巨大的要點:一是身份,⼆是數據。就數據來講,咱們特地設計的一條Layer2 Chain就是爲了存儲設備數據 + 數據分析,而且是在徹底隱私保護的狀況下。也就是從數據被採集到的這一刻、他就被加密了,數據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獲得了保證,進入L2 Chain存儲和計算,而且產⽣經濟價值。

問:TEE是爲了更好地保證隱私,可否簡單講⼀下TEE在IoTeX區塊鏈⽹絡中擔任的⻆色和TEE技術的演化過程?這與環簽名及其餘經常使用的區塊鏈加密技術是否並存?另外,sMPC和TEE是如何被運用到邊緣設備上去的?效率如何?

Raullen:TEE在IoTeX區塊鏈⽣態系統中扮演多種⻆色,⼀⽅面基於TEE的物聯⽹網設備會給IoTeX區塊鏈提供可信數據,另外一⽅面TEE的網絡節點會提供基於IoTeX區塊鏈的可信計算服務。

TEE做爲基於硬件的可信計算技術已經發展了不少年了,從早期的TPM到後來的ARM TrustZone再到最近的Intel SGX和AMD SEV,TEE技術已經從單⼀的芯片發展到可⽤於保護邊緣設備以及雲服務器的解決⽅案。⽆論從芯片的處理能力到硬件安全架構設計都有了顯著的提⾼。基於TEE的可信計算技術與其它區塊鏈隱私保護技術(例如環簽名、零知識證實等) 相⽐在效率和去中心化之間作了折衷。sMPC可與TEE技術結合更安全的實現特定的安全功能(例如分佈式密鑰⽣成等) 。基於TEE的邊緣硬件可經過ARM TrustZone實現可信計算和數據保護,效率⽅面取決與邊緣設備的硬件資源以及處理數據的容量。

問:可否講一下IoTeX去中⼼化橋的實現?

Raullen:以太坊——IoTeX橋技術⽬前主要有兩個用途:

實現ERC20代幣與主網幣之間的雙向轉換;
實現IoTeX⾃主研發的鏈上治理機制。除了實現與以太坊的互通互連,IoTeX的橋技術做爲⼀種跨鏈機制也很容易移植到其它區塊鏈上。我最近寫了一篇技術博客來解釋跨鏈治理和IoTeX的設計理念與將來計劃,有興趣的能夠看一下:
跨鏈治理:區塊鏈的全新範例
問:設備識別和身份認證是物聯⽹應用的⼀個重要前提,請問IoTeX是如何考慮這些⽅面的問題的?

Raullen:設備識別和身份認證是創建物聯⽹安全應用的基礎,正由於這樣IoTeX區塊鏈只會將可信物聯⽹設備以及⽹關引⼊⽣態系統。這些可信物聯⽹設備實現了特定的加密和認證機制以保護整個系統的安全。在IoTeX區塊鏈上可信物聯網設備會有⾃己的鏈上身份並提供可信數據服務。不一樣可信物聯⽹設備之間也能夠經過IoTeX區塊鏈實現互通互聯爲開發⼤規模物聯⽹應⽤奠基基礎。

問:請問最近低迷的幣市有沒有對項⽬開發產生影響?IoTeX如何持續激勵開發人員在鏈上開發各類應用?如何⻓期激勵你們爲整個⽣態作貢獻呢?IOTX的價格變更會不會對此產⽣較大影響?

Raullen:好問題!總的來講幣價對團隊和咱們的忠實⽀持者的影響甚微。⼤家統⼀的認知是IoTeX是一個被極度低估的項⽬。咱們內部的開發熱火朝天。截圖給你們看看咱們的⼀些Private repo。

咱們有135個repo,不少還處在開發階段,暫時沒開放。前面⼏個private repo截圖,⼤概25分鐘前咱們的⼯程師還在land code,我這⾥是如今是晚上10:45。

說到激勵開發⼈員在鏈上開發應用——這個是不少公鏈都很頭疼的問題,所以各類形式的Hackthon、Bounty、Ecosystem fund的形式都有。這些形式的本質都是花錢買「開發」。可是你要深入地知道,有靈魂的開發⼈員是錢買不來的。他要是真的被你的理念、技術和⽂化吸引進來的才能作出有靈魂的產品。咱們但願能吸引的是對物聯網感興趣的區塊鏈開發者和對區塊鏈感興趣的物聯⽹開發者。這兩個領域碰撞在⼀起必定能產⽣⽕花!

咱們但願爲有情懷有能力有夢想的開發者搭建好⼀個廣闊舞臺。二級市場的價格是個很轉瞬即逝的東⻄,不用太當真,明天IOTX的價格就可能⼗倍百倍。⼀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固然這樣的信⼼也不是夜郎⾃大,最近在CoinMarketCap上公開的FCAS (虛擬貨幣資產基本⾯價值評分) 中IoTeX在「技術代碼進展」和「鏈上⽤戶交易」等綜合維度均名列⾏業前⼗,在開發者活躍度全球排名前5%。這個評分徹底是數據驅動的,有上千個數據維度,區塊鏈愛好者也能夠去上⾯瞭解大家關注的各類項⽬進展。

https://app.flhttp://ipsidecrypto.com/fcas-scores

問:請問5G的規模化應⽤會給物聯網領域帶來什麼影響,對IoTeX⼜有什麼影響?IoTeX近期有沒有哪些落地的產品計劃或者應用領域?能不能分享一下團隊正在作的產品?

Raullen:5G爲物聯⽹和IoTeX帶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機遇。5G解決了物聯⽹裏很大的⼀個痛點——鏈接性。⼀旦有了鏈接性了,上網了,物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沒錯,它會問——我是誰。也就是說身份,尤爲是區塊鏈驅動的去中心化身份會成爲5G直接催化出的第⼀個剛需。

咱們目前在作的⼀個和物聯⽹相關的項目便是爲可信攝像頭提供去中⼼化身份,這個攝像頭年出貨量在百萬量級。有了去中⼼化身份後,咱們能夠往賦能物互動 + 通證驅動的共享經濟的目標上再往前走一步。

能夠這樣設想⼀下:每個你買到的攝像頭上都有一個IoTeX賦予它的身份。

問:之後咱們普通⼈在平常⽣活中有哪些場景最有可能使用到IoTeX的技術?可否舉一個具體的應用場景?

Raullen:近期的話,上一個問題裏說起的帶IoTeX身份的可信攝像頭既是。遠期的話,超智物世界是咱們對物聯⽹的終極設想。放眼構建超智物世界、用區塊連接世界和腳踏實地的解決底層技術問題正是IoTeX成⽴的初心。

問:請問IoTeX有沒有作市值管理的計劃,我看這幣價...有點⼀⾔難盡啊?

Raullen:咱們會盡全⼒作好⼆級市場,積極等待⼆級市場的春天。

問:作好二級市場是什麼意思?在二級市場上有什麼計劃嗎?團隊有鎖倉計劃之類的嗎?

Raullen:⼆級市場是⾃由市場。若是你是區塊鏈的信仰者,我也但願你是自由市場的信仰者。團隊的通證是分4年vest的,不少其餘項目是2年vest (當場跑路的除外) 。團隊已經vest的通證據我所知基本都質押在咱們的節點上了。能夠在以下網站上看看~50%的流動IOTX都質押在節點上了,以保護鏈的安全。

http://member.iotex.io

問:IoTeX的性能大概能達到什麼地步呢?

Raullen:咱們內部壓⼒測試⼤概在3000TPS左右。對於Layer1鏈來說⾜夠多了。必定要記得Layer1鏈的使命是去中心化、安全和可靠。性能問題是在Layer2解決的。

問:5G技術會致使IoT的爆發式發展,貴團隊怎麼認爲?

Raullen:免貴可是徹底贊同!5G爲物聯⽹和IoTeX帶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機遇。5G解決了物聯⽹裏很⼤的⼀個痛點——鏈接性。一旦有了鏈接性了,上⽹了,物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什麼?沒錯,它會問——我是誰。也就是說區塊鏈驅動的去中⼼化身份會成爲5G直接催化出的第⼀個剛需。

問:大家認爲現有的物聯網設備到真正知足可以實現區塊鏈在物聯⽹上的⼤規模應用⼤概須要多長的時間呢?

Raullen:這個時間也許不會像⼤家覺得的那樣長,由於人類的科技⾄少在⽬前這幾百年是加速發展的。個人見解是超智物聯⽹的初步成型⼤概是5年的時候,其表明是Interconnected⽆人⻋、⽆人機等機器⼈爲表明的⾼智機器,中期成型⼤概是10-20年的事情,最終定型就不知道了。

問:請問Raullen總,IoTeX團隊的開發團隊是怎麼樣的背景,開發狀況怎麼樣?

Raullen:IoTeX創始團隊由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們和工程師們組成。其中科研團隊由三位中青年學者組成,他們在密碼學、⽹絡安全、區塊鏈等領域有在世界頂級學府(滑鐵盧⼤大學等) 和企業 (Google/Bosch/Intel等) 數⼗年的科研和產業積累;IoTeX的⼯程團隊由來⾃於Facebook,Google,Uber等硅谷科技企業的首席和資深⼯程師與產品經理組成,對大規模分佈式系統的底層開發和全球性產品的市場增⻓都有着深入的認識和豐富的經驗。更重要的一點,整個團隊都對⽤區塊鏈實現物理世界連接,建⽴新的物經濟⽣態有着長期⽽執着的信仰。

問:大家認爲現有的物聯⽹設備到真正滿⾜可以實現區塊鏈在物聯⽹上的⼤規模應⽤⼤概須要多長的時間呢?

Raullen:咱們會積極推動微軟提出的DID方案。物聯⽹級別的設備身份管理的主要特色是量大 (⼀旦出問題,損失巨大) ,變更頻繁 (例如常常發生Ownership transfer) ,這些都是區塊鏈能夠幫助解決的問題。

問:Raullen⽼師,請問IoTeX和Chainlink是什麼樣的合做關係?切入哪些合做方向呢?

Raullen:IoTeX和Chainlink都是駐紮在硅谷的技術團隊,此次官宣的合做只是一個開始,後續咱們有⼀個⻓遠的技術合做計劃,主要的願景是基於TEE和預言機技術,一塊兒研發如何把物理世界數據可信連接進入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包括可信預⾔機,中間件,工具等。

IoTeX在TEE領域研發已經有⼀年多,已經研發出一系列內置TEE的可信硬件開發組件和產品,並在IoTeX區塊鏈⽹絡上搭建Layer2可信計算平臺,今年下半年將逐步發佈。Chainlink也很是看好TEE和預言機結合的方向,早已在這個領域投⼊研發。TEE和Oracle的結合將實現端對端的數據可信和可追蹤,同時在整個交互過程當中不會泄露敏感信息,實現數據的隱私性和完整性。

另⼀⽅面,物聯網數據的可信連接多是最具挑戰也是將來最具潛⼒的領域,物聯⽹數據也是將來最大的數據源。IoTeX與ChainLink的合做會實現雙⽅在區塊鏈數據市場上的共贏。⼀⽅面IoTeX會集成ChainLink系統使得IoTeX上的智能合約能夠訪問可信的⽹絡數據。另外一⽅面IoTeX會經過⾃己的⾯向物聯⽹的Oracle⽹絡爲ChainLink提供可信的物聯⽹數據賦能全部公鏈,聯盟鏈甚⾄傳統企業。

IoTeX主網將於今年三季度開始部署接⼊Chainlink Oracle網絡,並預計在第四季度完成對接。年末前,IoTeX智能合約和物聯網應用程序將能夠安全地訪問鏈外數據(例如:公共APIs,銀⾏支付⽹關,物聯網傳感器等) 。

問:請問團隊有沒有和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所合做,除了與項⽬⽅交易所以外?主要哪些合做形式?

Raullen:與高校的合做主要在科研⽅面,能夠往前翻我發的圖。部分與行業的合做,參⻅下圖:

問:就物聯⽹跟區塊鏈的結合,⽬前有已經落地的項⽬麼?

Raullen:4月的⼯做重點是主⽹上線,5⽉⼯做重點是上線節點、6⽉的⼯做重點是錢包、Explorer、SDK等,第三季度七八九月的重點則是剛纔我提到的DID和可信。

問:對普通⼈⽽言,IoTeX對咱們⽣活有什麼幫助呢?⽐如帶IoTeX的可信攝像頭對咱們⽣活有什幫助呢?有⽩話⼀點的解釋嗎?

Raullen:隱私、安全、也許還能夠幫你賺錢 (基於通證的共享經濟) ;更高層面上使得每一個物都能彼此鏈接,在複雜語義層面進行通信和交互,從而使得物間演化出複雜的經濟和社會結構,極⼤地提升物做爲⼀個集體的智慧和⼒量。

問:能這⾥跟咱們介紹⼀下昨天Raullen你的推特,IoTeX項⽬研發的標準被NIST選作候選標準這件事麼?

Raullen:NIST是美國的國家標準局負責指定美國的⼯業標準,⽐如螺絲釘有什麼型號,芯片製造流程等。他們在2018年開始召集輕量級密碼學的加密算法,由於發現愈來愈多的傳統密碼學算法沒法運行在邊緣和IoT設備上。

我在博士期間和Xinxin Fan博士 (IoTeX密碼學負責人)、Gong教授⼀起合做研發的加密算法 (叫作Wage) 被做爲最有可能被標準化的算法進⼊了NIST的視野。IoTeX接下來的加密和認證會圍繞Wage算法來設計。也就是說,若是Wage最終被美國國標局採納爲輕量級密碼的標準、數以億計的邊緣設備將搭載wage算法、⽽和IoTeX鏈交互是他們⾃然的選擇。

問:能具體描述⼀個普通⼈使⽤的場景嗎?

Raullen:你的⻋餓了會⾃己去充電樁充電;不用⻋的時候,它出去載客爲你打⼯賺錢;它以爲⾃己不太健康的時候,去4S點作保養。

關於IoTeX

IoTeX 做爲開源項目成立於2017年, 致力於構建全球領先的以隱私爲中心的高性能區塊鏈平臺。團隊由密碼學、分佈式系統和機器學習等領域的博士、資深工程師和經驗豐富的生態系統開發者組成。IoTeX旨在成爲智能萬物、開發者與人之間協做與價值交換的可信計算和應用平臺,致力於將區塊鏈、可信硬件與邊緣計算結合起來, 實現萬物可信互聯,用區塊連接世界!

聯繫IoTeX

瞭解更多關於IoTeX的信息,或進行項目技術方面的探討,歡迎隨時經過如下渠道與IoTeX取得聯繫!

官網: https://iotex.io

合做夥伴項目: https://iotex.io/partnership

微信公衆號: IoTeX社區

微博: IoTeX社區

中文電報羣: https://t.me/IoTeXGroupC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iotex_io

Medium: https://medium.com/@iotex

Reddit: https://www.reddit.com/r/IoTeX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