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entOS爲例(基於CentOS 7),一個命令查找網站
這裏記錄一些本身用過的命令 + 一點我的理解,不定時更新html
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
因特網包探索器
是命令;也屬於一個通訊協議,是TCP/IP協議的一部分前端
rpm:Red-hat Package Manager(rpm pakage manager,遞歸寫法)
rpm軟件包管理器
一種用於互聯網下載包的打包及安裝工具,包含在一些Linux發行版(Redhat、CentOS等)中,生成具備.RPM擴展名的文件
yum:Yellow dog Updater,Modified
是一個Shell前端包管理器
基於rpm包管理,可以從指定的服務器自動下載rpm包安裝,能夠自動處理依賴性關係,而且一次安裝全部依賴的軟件包,無須繁瑣地一次次下載、安裝
yum list installed:查看已安裝的rpm包列表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xxx:模糊搜索 + 查看已安裝的rpm包列表
apt:debian發行版的包管理node
一些命令:linux
CTRL + C:結束;退出命令數據庫
ip addr:查看本機IP地址,多版本linux可用(debian上沒法使用ifconfig,就能夠用ip addr)
ifconfig:相似ip addr,顯示配置網絡,是CentOS上的
ipconfig:windows上的查看IP地址vim
uname:用於打印當前系統相關信息(內核版本號、硬件架構、主機名稱、操做系統類型等)。
cat /etc/system-release:打印該操做系統發行版本。 cat:鏈接文件並打印到標準輸出設備上,經常使用於顯示文件內容。
sysctl:用於在內核運行時動態修改內核的運行參數。不要和systemctl混淆了。
systemctl:系統服務管理器指令,實際上將 service + chkconfig 兩個命令組合到一塊兒。windows
service:readhat兼容版本,用於控制系統服務的指令,tomcat
ps:用於報告系統當前的進程狀態,
ps -ef | grep 【】:查詢相關進程服務器
netstat -tnl:查看本機已開放端口
netstat -anp
firewall:網絡
rpm -qa:查看已安裝的包
tar:打包、解壓。
tar -zxvf 解壓文件
tar -ztvf 壓縮、打包文件
cat:將文件內容打印輸出(經常使用於查看內容較少的文件)
head:
head -n10:查看前多少(默認10)行
tail:
tail -f:實時查看文件尾端輸出
tail -fn
more:查看文件內容(分段)
more -n:每次顯示n行日誌
space:下n行
b:上n行
enter:下1行
q:退出
h:幫助屏
v:調用vi編輯器,可以使用vim
less:
cd:切換目錄
cd ..:返回上一級
cd ~:返回主目錄
cd 目錄名:進入相對路徑目錄
cd /目錄名:進入絕對路徑目錄
ls:
ls --full-time:查看文件列表,帶完整最後修改日期時間
ls -i:顯示文件索引節點號(inode)。一個索引節點表明一個文件,可用於配合刪除亂碼文件名的文件。
ls -i 搭配 find -inum 節點號 -delete,可用於根據節點號刪除文件名爲亂碼的文件。
mkdir:建立目錄
rmdir:只能刪除空的目錄
rm:刪除文件/目錄;
rm -rf:刪除目錄(沒法恢復)
mv:移動文件/更名
cp:複製粘貼文件
nohup:將程序以忽略掛起信號的方式運行,被運行的程序的輸出信息將不會顯示到終端。
可搭配運行tomcat
vim操做,詳細:
3種模式:命令模式、插入模式、底線命令模式
i:插入,編輯模式
set number:最後一行使用,顯示行號
esc + :q:退出
esc + :!q:不保存退出
esc + :wq:保存退出
查找字符串:底線命令模式,:/string,便可跳轉到查找的字符串處,用n能夠跳到下一個
跳到第一行:gg,或底線命令模式,:1
跳到最後一行:shift + g,或底線命令模式,:$
v進入visual模式,上下左右或HJKL選擇
y複製
p粘貼
Linux下tomcat的啓動中止,一份參考:
tomcat的bin目錄下:
./startup.sh 普通啓動(不推薦使用)
nohup ./startup.sh 做爲服務啓動(推薦使用)
./catalina.sh run 實時顯示的啓動
./shutdown.sh 中止
查看日誌,logs目錄下: catalina 啓動、定時器、線程日誌 localhost 包含數據庫存取日誌,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