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MbpzHDTpFa7NgiCbqqxf4A程序員
這一年,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時間真的不夠用了。特別是後半年,恍惚之間,時間就從恍惚之中溜走了。
web
今年寫回憶錄的時候已是12月21日了,距離年末只有10天了。
面試
前幾年,我在十月底就開始構思。我很想早點開始寫,可是感受真的是沒有時間。寫回憶錄須要一整塊的時間,而如今一整塊的時間對我來講好像極其珍貴。由於我一樣須要一整塊的時間陪女友、看書、寫公衆號。。。安全
與我而言,碎片化的時間我很難寫做。
網絡
2013年,寫第一篇回憶錄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app
那一年我大二,那一年我才18歲。異步
那時候的手機內存很小,到年末了我想把個人照片都從手機上按照月份上傳到雲盤裏面,釋放一點內存。那天是一個寒冷的陰天,宿舍採光不太好,我裹着一件長長的睡衣,開着檯燈,從下午整理到了深夜,邊整理,邊寫回憶錄,寫完以後我便愛上了那種感受。ide
以後的每年我偶爾會去翻看前幾年的回憶錄。經常本身感動了本身。學習
一 月spa
1月1日,元旦節,在北京。
加威盛情邀請志航、媛媛和我一塊兒去他家裏吃火鍋過節。咱們從中午一直吃到了下午,而後一塊兒玩撲克。
在北京的時候,這種火鍋局咱們在加威家裏,亮總家裏組過好屢次,每次都是幾個同事從中午邊吃邊喝,一直到下午5,6點鐘。最開始的時候我也不習慣,做爲一個南方人,我不能理解吃個火鍋咋能吃這麼久呢。後來慢慢習慣了,身處職場當中,工做相對緊張,只有在這樣的場合下,你們才能交交心,聊點工做以外的事情,聊聊生活和過往的經歷。進一步拉近你們的距離。
1月4日,媽媽過生日,恰好馬昕也在老家,因而她給媽媽買了鮮花,買了蛋糕,到家裏面和爸爸媽媽一塊兒共進晚餐,她發照片給我,我看爸爸媽媽都笑得很開心。我今年25歲了,在個人印象中,爸爸或者媽媽過生日的時候,咱們一家人都不在一塊兒。要不是他們在外打工,要不是我在外求學。
我北漂這些年,每一年快要過年的時候,馬昕就放寒假了,她就來北京找我,等着和我一塊兒回家過年了。在她來找我以前,我數着時間過日子。
咱們一塊兒逛了北京的不少景點,去了天壇、故宮、後海、西單...吃了北京的各類美食,可是很惋惜,她不喜歡吃北京特殊,涮羊肉。
最重要的是我終於帶她去滑雪了,去年因爲她忽然感冒發燒了,致使定好的滑雪之旅取消,她一直都抱有遺憾,此次終於安排上了。那是咱們第一次一塊兒滑雪,玩的很開心,最開始的時候她站都站不穩,快結束的時候她竟然能夠只摔一次就從初級賽道的最高點滑了下來。後來給她給我說:好想再去滑一次呀。我說:明年再來吧。
但是,沒想到,3個月以後,我就離開了北京。這場明年再來的滑雪之約,很難實現了。
不知道怎麼想的,今年剛剛開始,我忽然想記錄一下本身天天看過的書、視頻和技術相關的東西。因此一月份的時候我也開始天天記錄我看了什麼東西。同時要求本身看完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后須要在豆瓣裏面寫好評論。
一月份我看完了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楊絳的《咱們仨》,餘華的《活着》。
《平凡的世界》共分爲三部,這是我讀的第一部百萬字的巨做。可是我感受他開篇就有魔力同樣,吸引着我去讀,有記得有一個週末我讀到了凌晨4點多。特別是最後一部,我花了一個週末就讀完了。讀完以後長嘆一聲,感嘆路遙先生寫出瞭如此的宏偉巨做,感嘆書中人物的破折命運。少平是一個即便在天寒地凍,物質匱乏的條件下,仍是對本身精神世界有極高追求的人。少安是一個沒有遠大理想,一直腳踏實地,走好眼前路的人。少平由於意外痛失了曉霞,少安由於時代錯過了潤葉。少平離開村子的時候說要去大城市,最後他仍是被生活磨的四分五裂,留在了大牙灣,那個貧瘠的煤礦,那年他才27歲,臉上帶着傷疤。
我特別喜歡少平寫個妹妹的信裏面說的一句話:若是能深入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說的多好呀,就像是一個年輕的時候征戰沙場的士兵對着新兵說:大家看,這是我在戰場上留下的傷疤。在他眼裏這不是傷疤,是爲國家而戰鬥的見證。在少平眼裏這不是苦難,是爲理想而奮鬥的過程。
曉霞由於救落水兒童犧牲了,就在她和少平的兩年之約的前幾天。可是他們的兩年之約,讓我想起了咱們這一代或多或少的都有過這樣的約定吧。在某一個離別的場景裏,咱們說:多少年後咱們還要相約再見。當時說的情深意切,後來被時間慢慢沖淡。
後悔沒有早點讀這部小說。慶幸本身之後的人生階段可能還會再讀幾回。
看了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的一到五集。
第一集就是講幾個小孩子得了骨瘤的故事。
安仔,11歲,他被截去了左臂,他說他想按上假肢,而後回去上學。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即便他截肢了,他的病也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臨終前,安仔對醫生說:這個年我都沒好好過...我已是極限了。
他媽媽說:你以前答應個人,媽媽老了你要照顧我。
他說:頂不住了怎麼辦。
而後他給媽媽唱了一首《逆戰》。
最後的最後,媽媽捐出了他的眼角膜,給另外的孩子,帶去了光明。簽字的時候她哭着說:媽媽對不起你。
杜可萌,13歲,也是一名骨癌患者,她很是樂觀,第一集的名字叫作《煙花 骨癌兒童用天真戰勝怪獸》,就是她配音的。她說:我給你講,你先把手舉起來,再舉到頂,再忽然張開五指,恭喜你給本身放了一個煙花,一次還能夠放兩個哦。
第五集《抗癌之路》。閆宏微,33歲的女教師,她也是一個母親,有一個3歲的女兒。她患了癌症,她不怕別人說她的病情,可是隻要一提到小孩,她就哭。她也在倔強的反抗,她遠赴美國尋醫問藥,可是也是失望而歸。她去中國香港買靶向藥,和《我不是藥神》裏面演的是同樣同樣的。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在表達一個語句:我想活下去,我要活下去。
彈幕裏面說:我理解她,她的執着只是由於孩子。
看完紀錄片以後,我分別去查了杜可萌和閆宏微,她們都還在繼續和病情作鬥爭。
同年一月,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着陸,並經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祕面紗。嫦娥、鵲橋,這都是中國人的浪漫。
二 月
2月2日,臘月二十八,距離除夕僅有兩天了。咱們在這一天踏上了回家的列出。我站在北京西站的二層,看到下面的每個人都裹着厚厚的棉服,拖着或大或小的行李箱,腳步匆匆的來來每每。這裏是候車廳,因此這裏只有離開北京的人。匆匆的過完這個年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又會拖着一樣的行李箱回到北京。可是有極小一部分的人,此次離開後,就不會再回來了。
在北京,每一年有2000多萬人繼續漂着,由於夢想還沒實現。
在北京,每一年有幾十萬人離開,也由於夢想還沒實現。
北京歡迎你,卻也從不挽留你。
拍了一個延時視頻,發了一個朋友圈:回家。
和女友在回家的火車上看了一部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
看到後面弗萊迪帶他男友去見家人的時候我問她:要是咱們的兒子之後帶了一個男友回家你會怎麼辦。
她說:不要緊呀,注意安全就好。
側面說明之前被看作是羞恥的同性戀,只要在不影響他人,注意安全的狀況下是能夠被新時代的新青年所接受,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權利。
當新青年變成這個社會的主導的時候,但願是一我的再也不因爲本身是同性戀而難以啓齒的時候,或者這個時候更早來到。
當《We Will Rock You》響起的時候,在我內心這就是一部7分電影了。當《We Are the Champions》響起的時候,它就夠9分了。
過年期間
2月8日,我給雙方父母買了《流浪地球》的電影票,由於白天爸爸媽媽要作生意,因此買的是晚上去看的票。剛好那天下午來了一個訂單,致使門市部收攤較晚,剛好那天晚上下起了雨,剛好是過年期間很很差打車,全部的巧合致使了遲到是註定的了。媽媽就有點不開心,以爲遲到了不太好,最後仍是坐了一個三輪車過去,咱們一家三口就擠在一輛小小的三輪車裏面,要到電影院不遠的地方,須要通過一個陡坡,三輪車下去比較危險,因此咱們步行過去了,也沒有打傘一家三口就一前一後的在雨裏走着。電影開場三十分鐘後咱們纔到場,低聲了打了個招呼,電影很精彩但那天晚上,爸爸媽媽都顯得很侷促。電影結束後,雨還在下,幸虧咱們攔到了一輛空車,稍稍緩解了咱們的侷促,10元的車費,我給了司機20元。
2月10日,一大早我給女友開玩笑的說,由於火車票很差買,因此我買的重慶到北京的車票,今天下午就要走了,先去重慶。她一聽到這個消息就開始哭,她說:我一直覺得你明天才走,今天咱們還能在一塊兒待一天。
她的反應是我沒有想到的,由於我雖然買的重慶到北京的車票,可是重慶要通過南部站,因此我不須要趕到重慶去坐火車。我覺得她知道。
後來當我告訴她事實的時候,她又止不住的放聲大笑,不停的重複:哈哈,重慶要過南部。
可是個人內心卻忽然悲傷了起來,由於離別老是會到來,那時還不知道,咱們何時才能結束異地。
2月11日,我就坐上了回北京的列車,這個年,就算是結束了。
2月19日,故宮"上元之夜"燈光秀,故宮94年來首次夜間開放,我記得當時我是多想去呀,可是很遺憾沒有搶到票。在我離開北京後,我也經常後悔本身去故宮的次數太少了。
三 月
3月中旬,我請假回了一趟成都,回家了一趟。而後面試了幾家公司,準備回成都了。面試的效果還不錯。期間住在黃總家中,感謝黃總哦。讓我節約了一大筆住宿費。
3月30日,深夜,杭州,有一個小夥子騎自行車逆行,被警察攔了下來。隨後的表現讓警察都大吃一驚。小夥子三番五次的給警察跪下,說:我壓力太大了!期間,他給女友打了一個電話,說本身逆行被交警抓了,說:你在那等我吧。他說的略有起伏,可是還算比較平靜。掛掉電話後,他忽然崩潰了,他又跪下了,說趕忙處罰吧,他都認了,讓他走,兩頭都在催他。
他大吼着衝到了橋邊,情緒異常激動。蹲在地上,抓着頭髮說:我瘋了,我壓力好大,我也不想這樣的。。。
視頻在網上一經曝光,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反映。引發數萬網友的淚目,包括我。崩潰都是在一瞬間的,回到家看到早上匆匆離開的時候沒有關好的冰箱門,帶着脾氣的十分用力的關上;出門時處處找不到鑰匙,發了瘋似的四處翻找;腳趾不當心的碰到了門邊,疼的放聲大哭。你覺得是我在發脾氣、發瘋、小題大作,可是隻有我本身知道是爲何。
我去知乎看到了相關的問答,大多回答都在說着一個意思:感同身受。成年人世界裏面沒有容易兩字。生活還得繼續不是嗎?
《奇葩說》裏,一個辯手曾感嘆:內心全是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滿啊。馬東說:你錯了,內心有不少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
這一絲甜,也許是交警的安慰,也許是朋友的鼓勵,也許是家人的支撐。
我也有過這樣崩潰的時刻,而我慶幸的是,剛好女友在我身邊,她的安慰,就是那一絲甜。
3月31日,四川涼山深林火災,30名撲救隊員犧牲,其中27位消防隊員,有1個80後,24個90後,2個00後,最小的纔剛剛18歲。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一下就想起了好久以前看過的電影《一往無前》,向全部救火隊員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電影裏面是這樣描述火災的:當大火燒過的時候,就像一輛有100節車箱的火車從你身上壓過。你要把臉埋進冰冷的土裏,努力呼吸。只要能呼吸你就能活下來。
看電影的時候,他們被大火包圍了,我覺得他們能挺到救援力量趕到,畢竟這是電影,最後皆大歡喜。
可是我忘記了這是真實事情改編,現實是殘酷的。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爲你負重前行。
再次向全部救火隊員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四 月
4月4日,我已經提了離職了,約了幾個同事一塊兒吃飯,爲何這麼早就約飯局呢。由於我知道留給個人時間很少了,可是我要見的人還有不少。飯後一個同事他給了我一串佛珠手鍊,他說這個佛珠他盤了好幾年了,每次都帶着手套盤的。禮物太貴重了,我沒有收,真的是心領了。
4月10日,首張黑洞照片面世。就是這麼一個模糊的光圈,背後所表明的意義是非凡的。這個黑洞距離咱們五千多萬光年,也就是說咱們如今看到的是他5000多萬前年的樣子。多麼美妙,又多麼震撼啊!
4月10日21點00分,照片公佈的這一刻,讓人類爲數很少的閃耀時刻又多了一個,稱得上:人類羣星閃耀時。
4月12日,歌手Li Zhi,變成了南京404歌手,
我想起我去年6月份的時候也寫到了他:
我想,這下歌曲下架了,他可能不用擔憂他的女兒聽到《梵高先生》了吧。這下歌曲下架了,也沒有人來給他祝福了吧。
4月14日,我在北京的最後一個週日,我請楊震宇吃了個飯,理由是「送風餃子迎風面」。由於三年前,我來北京的第一天他請我吃了一碗麪,他說:"送行餃子接風面"。地鐵上分開的時候我抱了一下他,說:下次再見不知道是何時了。他送了我一本書,說:別這樣,還會再見的。
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說真的,我看到這個新聞的那一刻,我感觸不是特別大,可是當看到有個評論說:巴黎聖母院失火,讓我感覺到了火燒圓明園的痛徹心扉。
那一瞬間各類聯想浮上心頭,我才一下以爲的,好悲傷啊,都是全人類的瑰寶啊。
4月17日,公司每週三組織球賽,那天打完以後楊哥請了咱們吃飯,爲磊哥和我踐行。吃完以後我對磊哥說:再好好看看這個地方吧,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來了。
人都是這樣,之前時間多的時候以爲什麼事都還早,都還有機會。等到真真的到最後一次的時候纔會去感慨。
就像離職以前的"散夥飯"同樣。我說,這頓飯以後,輩子也不可能把在座的各位都聚在一塊兒吃飯了。聽着挺唬人的,可是仔細想一想,高中畢業的時候也說過這樣的話,大學畢業的時候也說過這樣的話,對後來的人生形成了什麼影響了嗎?並無,吃飯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靜靜的躺在對方的朋友圈裏,看到你發關於生活的動態,無論是結婚、生子、曬娃……我都會會心一笑,而後點個贊,時不時的再評論一個。知道你過的好,這就夠了。吃飯見面,都沒必要強求,緣分到了,天然水到渠成。
4月19日,我在北京的最後一個工做日。那天我18點就下班了,那是我在北京工做了991天,第一次18點就下班回家了。只是我不再須要回去上班了。說實在的,我很享受我在北京的時光,在我離開的這一天我能夠驕傲的說,我在北京的每一天都是用力的、倔強的、認真的生活着,1003天的北漂,我沒有虛度一日。
我走的那天,去研發部找領導簽字,研發部60餘人,每個人我都認識,每個人我都一一告別,握手擁抱。辦完離職後,我所在團隊的小夥伴們都在會議室裏開會,我說:我走了啊,謝謝各位這幾年的陪伴,你們加油啊。
其實我準備了一大段話要說,可是一看到他們每個人的臉,剛剛說了第一句話,就紅了眼眶,我不能再說下去了,因而轉身離開了。甚至忘記了我本應該給你們鞠的那一躬。
那一刻我知道,在那個小小的會議室裏面的全部人,完成了此生最後一次全部人都在場的見面。因此轉身離開以前我下意識的用眼睛看了每個人的臉。可是如今已經略有模糊了。我怎麼就忘了拍一張照片呢?
那天,我發了一個長長的朋友圈,全文以下:
我來北京那天,22歲零75天。
明天將要離開北京,在我25歲生日的這一天。
在這一天離開,完徹底全是一個巧合,沒有刻意安排。若是用宿命論的觀點來講的話,這多是宿命送個人一份生日大禮。
我記得我來的那天,2016年7月20日,北京下着大暴雨,雖然打着傘,可是等我上公交車後,鞋子已經徹底溼透了,衣服貼在身上。到了楊震宇那邊的時候,他在地鐵口接我,請我去吃了一碗麪,他是山東人,他說這是他們的習俗:「送行餃子接風面」。
來北京的前九天,我面試了九家公司,幾乎每個面試官都問我:成都多安逸啊,你爲何來北京?
我說:就目前而言,過得舒服並非我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我選擇來北京。
還問我只身來北京,沒有顧慮嗎,怕嗎?
我說:怕,怎麼不怕,可是怕了就不來了的話仍是年輕人嗎?何況我還有這麼瞭解和支持個人媽媽呢。
2016年7月29日,收到了如今支付的offer。我在個人手機便籤裏面寫到:
今天是我北漂第1003天。
加入如今支付的第991天。
我北漂的98.8%時間都和如今支付(已經改名爲 你好如今)有關。當我寫離職申請郵件的時候我找出了當年寫的轉正申請,竟很有感慨,全文以下:
尊敬的領導:
我是產品研發部的王海銀,於 2016 年 08 月 01 日正式進入公司,擔任軟件工程師一職。
我是一我的南方人,在我人生的前 22 年,我歷來沒有來過北京,甚至對北方都沒有太大的概念。在我人生的前 21 年,我也歷來沒有想過我要來北京工做。
我在成都讀的大學,天府之國,那裏有不少朋友親人,川妹子也很好看,也有不少好吃的,在學校附近 10 元錢就能吃個大份蓋澆,肉多,飯還能夠無限加。不少大學同窗都留在了成都工做,他們說他們習慣了成都慢悠悠的生活。我開始也是這樣想的。直到大三的某一天,我在知乎上面看到了一個話題《爲何如今不少年輕人願意到北上廣深打拼,即便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其中不少回答都深深的刺激着我,我忽然明白若是人生只是追求 10 元錢的肉多還能夠加飯的蓋澆的話,那麼幾十元的滷煮怎麼辦,上百元的
烤鴨怎麼辦?至今我都記得一個答案:
我有個發小,問他爲何留在氣候差的北京。他說:「黃沙萬里覓封侯。」
那個時候畢業去北京的想法便開始在內心肆意生長。我對本身說:每一個程序員都應該有一個北上廣的夢想。在大學的最後一年裏,我默默的爲着來北京作好各類準備。畢業以後來了北京,只是來北京的那天下暴雨,一來就漂起來了。
而後,我來到了如今支付。
......
在試用期階段,我獲得了不少人的幫助,特別是我所在的交易組,他們對個人理解,寬容,引導,保護。讓我真真的體會到了如今支付的企業文化「簡單,勇敢,溫暖」!比起三個月前的本身,從各個方面我也獲得了質的飛躍。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如今支付帶給個人。在寫這份轉正申請以前,我就在想我轉正以後,正式成爲如今支付的一員的時候我會怎麼樣。我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可是我想在如今支付的每一天都應該是努力的,奮鬥的,美好的。
在來北京以前,在我想象中就有一個北京大概的樣子。可是那個樣子不是那麼真切,他有點模糊。直到遇到了如今支付,一切都變的明朗起來。我想象中的北京,就是如今支付的樣子。
因此,我提出轉正申請,但願本身能成爲如今支付的正式員工。望領導予以批准。
對於轉正申請後面提到的那個我當時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答案的問題,如今在我離開之際,我想我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了:「我在如今支付的每一天都是努力的、奮鬥的、美好的,而且是勇敢的、溫暖的、收穫巨大的。感謝我在如今支付的每一天,感謝我在如今支付遇到的每個人!」
以前看到一句話:北漂就像在黑屋子裏洗衣服,你不知道洗乾淨了沒有,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去洗。等到離開北京的那一刻,燈光亮了,你發現,若是你認真洗過了,那件衣服光亮如新。讓你之後每次穿這件衣服都會想起那段歲月。
我十分感謝那個當年一直逼本身來北京的本身,這幾年,我認真洗了,離開的時候光亮如新。
在北京的時候我喜歡上了一首歌叫《熱河》。
歌詞裏說:
沒有人在熱河路談戀愛,總有人在天亮時傷感
若是年輕時你沒來過熱河路,那你如今的生活是否是很幸福
記念碑旁有一家破舊的電影院,往北走五百米就是南京火車西站
天天都有外地人在直線和曲線之間迷路,氣喘噓噓眼淚模糊奔跑跌倒奔跑
……
沒有人在熱河路談戀愛,總有人在天黑時傷感
若是年輕時你來過熱河路,那你如今是否是已經被他們淹沒
沒有新的衣服能讓你愛戀,總有一種天氣讓我懷念
醒來或者吃飽又是一年,相遇而後分別就在一天
開始我不知道我爲何聽了一遍就愛上了這首歌。後來我知道了:
每一個人的生命裏都曾有過一條"熱河"。
不論它是叫北京、上海、廣州、杭州...
咱們都曾離開,回來:或者離開,再也不回來。
咱們都曾跌倒,起來:或者跌倒,再也不起來。
不論你還在不在你的"熱河",你老是會在午夜夢迴的時候,看到你的"熱河"的光鮮亮麗、破敗不堪、傷痕累累、欣喜若狂、昨日重現、恍若隔世...看到你的青春烙印。
個人熱河,就是北京。
北京,今夜請讓我沉睡。
再見,北京!
再見,北京!
4月21日,我回到成都了。下火車的那一刻,雖然我背了不少很重的行李,可是內心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輕鬆。是的,我真的回來了。
回來以後我和女友又賴在了黃總家裏。
黃總像箇中介似的開車處處帶咱們租房子,熱情的推薦地段給咱們選擇。3天以後,4月24日,咱們就在黃總推薦的小區看好了租住的房子,一個套一。這期間,咱們看了不少套房子,很累,可是租房過程也算是很順利,碰到一個很是好的轉租的房客和一個很是好的房東。簽完租房合同的那一刻,終於,算是了了回來的第一樁大事。
因爲我和新網約定的是勞動節後入職。因此我有了長達15天的休息時間。因而和女友約好了出去玩一趟。去了我第一次去事後,一直心心念念還想帶着女友再去一次的潿洲島。
這是咱們在一塊兒8年多第一次出去玩這麼多天。行程也是我親自規劃的,查詢了大量的遊記,最終敲定的路線。正常來講都是在島上待一天或者兩天,可是我規劃了三天時間,在島上的時間很是的充裕,天天一塊兒牀,打開門就能看到日出,而後騎着租來的電動車去海鮮市場買海鮮,下午去各個沙灘邊追浪,傍晚去暮涯看日落。天天買海鮮都會從南灣街騎過去,左邊就是大海,右邊就是店鋪,車的前面掛着剛剛打撈起來的海鮮,車的後座就是她,藍牙耳機咱們一人一隻,聽着同樣的歌。她趴在我背上說她很喜歡這條街,很喜歡海面撒滿餘暉,海風拂面,遊人很少的時候。我說,我知道你會喜歡的,因此我帶你來了。
五 月
5月2日,咱們下午纔回到老家。咱們定於5月3日,雙方父母一塊兒吃個飯,叫上各類的親戚,就當一個簡單的訂婚儀式。因此咱們在5月2日買了一對訂婚戒子,一根項鍊,花的都是父母的錢。父母操勞一生,省吃儉用,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可是爲了本身的孩子大筆支出,十分豪爽。真的可憐天下父母心。謝謝爸爸媽媽。
以前雖然租好了房,可是因爲立刻要出去玩一圈,時間倉促,來不及搬家,因此5月4日咱們一大早就坐着黃總的車回到成都。帶着媽媽給我準備的各類搬家物品,小到筷子,大到鋪蓋,包羅萬象,塞滿了後備箱和後座。到成都以後,收拾行李時,我發現媽媽竟然還給咱們準備了半成品的豆瓣魚,我只須要進行簡單的加工便可。
5月5日去公司報到。在新公司感受一切都是新氣象,可是又有一種恍惚的感受。有不少的瞬間都仍是會以爲本身還在北京。特別是早上起牀的時候。
整個5月給個人感受都是在調整和適應。
5月19日,一個週末,我又看了一遍《生活萬歲》。這是一個紀錄片。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是1月7日,當時我寫了一個影評:
芸芸衆生,滄海一粟。每一個小故事都能感覺到這就是咱們的生活,或者咱們生活周圍的人。生活太難了,但仍是要活下去,不是嗎?
此次看完後又寫了一個影評:
哦,對了我在新網花名叫作如是觀。也是取至金剛經: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電亦如露,應做如是觀。
六 月
6月2日,大學同窗,雜姐結婚。小易和震宇也回到了成都。2號一大早小飛就帶小易、震宇和我先回了一趟學校,這是我畢業之後第一次回到學校。我去商業街吃了一碗砂鍋,我2012年來大學報到的第一天,在學校吃的第一頓飯就是這個砂鍋。
在婚禮上,老嶽,就是男主人,本身搞了一個樂隊,他是主唱。他曾經也有個樂隊,他曾經也是主唱。唱了一首B哥的《和你在一塊兒》。
雜姐哽咽着說:老嶽一直想把樂隊從新組起來,可是忙於生計,難以實現。終於在婚禮上完成了他的這個願望。雖然只有這麼一會。
老嶽抱着她是:能夠了,能夠了。很好了,很好了。
這是一場簡單的婚禮,可是裏面充滿了幸福的樣子。
那天下午震宇兄就準備回北京了。上次在北京分開的時候我說不知道下次何時才能再見面。他說別這樣,會再見的。
這不,很快就又見面了。
這不,很快就又告別了。
下午小易和我去了一趟溫江,有一個大學關係很好的師妹剛剛生了小孩,還在住院。其實在我內心一直以爲她本身就仍是個小孩子,我甚至還記得當年我在學校的橋上宣傳自行車協會,和她第一次見面,她那是剛剛進入大學的校園,稚氣未脫的那個樣子,沒想到轉眼間都當媽媽了。
6月底的有一天,我在公司樓下去吃晚飯,下樓以後發現各個推着小車的小販四處奔逃,神色慌張,轉頭一看,原來是城管來了,一個騎着三輪車賣花的阿姨動做慢了一點,被城管攔住了去路。吃完飯我匆匆路過,發現城管仍是圍着她,她在求情。晚上下班以後,天黑了,我看見那個賣花的阿姨把她的花擺在路邊,她也看見我在看她,她說:買束花吧,我車被收了,只能擺在地上賣了。
我本沒有買花的打算,可是想起她和城管求情的樣子,我停了下來,買了幾束花,選花的時候我聽見她嘆氣說:哎,車被收了,物業也不准我把花擺在上面(人行道上),只能擺在馬路邊。要不是車被收了,我如今早就回家陪孩子了。
我問她沒有車怎麼回去呢,她不說話。
我選完花,付好錢以後,她又拿起一束花說:謝謝你,再多送給你一朵。
城管收了她的車,城管沒有錯。她也知道這個地方是不容許拉着小車售賣的,明知故犯,可是無可奈何,是個苦命人。
我也作不了什麼,我只能買她一束花。
以後我再也沒有在樓下見過她。
七 月
7月20日,我去跑了成都二環,終於打開了這個心結。
7月28日,咱們去看了《哪吒》,我以爲很棒呀,國漫崛起的又一槍。
同年7月還發生了租客帶走女童的事件。整件事情真的太可怕了。都2019年了,還會發生這樣離奇的事件。
八 月
8月17日,有一場大學同窗聚會,這是我畢業以來第一次參加同窗聚會。由於以前都是在北京。那一天來了20多人,畢業三年了,你們都沒有怎麼變,依然是青春靚麗的樣子,也見面後仍是嘻嘻哈哈的。我讀大學的時候,和大學同窗之間的關係沒有到特別好的程度。可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以爲這樣就挺好的。你們見見面,聊聊天。至於吃什麼,玩什麼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知道你好,我也好就好了。人生可貴是歡聚。
8月20日,下班等地鐵的時候,我耳機裏面忽然放起了《遠山》。這首歌是我讀大學的時候,看到一個紀錄片《碰見你》的主題曲,主人公叫作丁一舟和賴敏。賴敏患有企鵝病,丁一舟帶着她,環遊中國,還帶着一條狗。當年看紀錄片的時候,感受賴敏患病已經很嚴重了,看完了除了感嘆他們的勇氣和愛情以外,也就看完了。時隔5年後,再次忽然聽到這首歌,我立刻在地鐵上面用微博查到他們,看到他們開起了客棧,賴敏也懷孕了。那一刻,我忽然有點感動。迅速的在標籤裏面記下了一句話,我怕年終回憶的時候忘記了這個細節。
8月26日,我推送了我訂閱號的第一篇文章《Dubbo 2.7新特性之異步化改造》。若是要按照重要程度給一年中的每一天排一個序的話,這一天很重要,能排到前五。由於在這以後,我以爲我每一天活的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了一點點。
8月31日,這個月的最後一天,週六,小易坐地鐵,穿城而過,來家裏找我。他不多在成都待着,那天下午咱們聊了不少東西。咱們都有着各自的焦慮和各自的想法,雖然咱們互相都不能讓對方擺脫各自的困境,可是咱們老是能說出來的,有人能聽。我好久沒有和朋友坐在一塊兒,聊天聊一下午了。我給他說了我爲何要作公衆號。他給我說他也想寫一些跑步相關的事情,他要努力提高本身的跑步水平,還聊了一些其餘的一些困境。他走的時候咱們坐在一塊兒拍了一張照片,我用照片打印機打出來給他了一張。
九 月
9月2日,個人訂閱號寫的第一篇文章被一個大號轉發了。這件事對個人激勵仍是挺大的。由於我以前一直在看這個號的文章,當這個文章出如今這個號上的時候,我仍是很開心的。這是一種承認,在我寫文章以前沒有想到的東西。
9月16日,周董發佈新歌《說好不哭》。一度讓QQ音樂癱瘓。讓我想起了7月份「中老年歌迷」爲杰倫打榜的事,頂級流量,不是吹的。
9月份還有男籃世界盃,看的我啊,一言難盡。和波蘭打完的那一場,王仕鵬哭着說:
咱們真的太須要這場勝利了,咱們08年的時候,咱們站在這裏,咱們實際上是有遺憾的。今天咱們特別想彌補這個遺憾,一代一代的傳承,一代一代的繼續,中國男籃的歷史須要這場勝利,來延續一些東西。
和尼日利亞打的那一場,易建聯打的都把我看哭了,阿聯那麼拼,仍是輸了。最後雙手用力拍地板的畫面,真的是心疼啊。怎麼就沒有人接應一下呢,怎麼就沒有人站出來呢。心痛啊!不知道阿聯,還能不能等到下一個四年。不知道這四年,誰能接過阿聯的這一棒。
十 月
10月1日,國慶70週年大閱兵,大閱兵的時候我沒有在北京,這是我離開北京的最遺憾的事情。我記得60週年大閱兵的時候,我還在讀高中,國慶那天也是早早的起牀了,而後坐在邊看大閱兵邊打瞌睡,那時對於閱兵沒有特別大的感觸。
可是10年後,徹底不同了,通過了10年間,讀過的這些書,見過的這些事,之前說愛國,能夠僅僅是寫做文的時候的習慣用語。如今說愛國,是我真真切切的愛個人祖國。
看《我和個人祖國》的時候,第一個故事,黃渤主演的《前夜》,當知道大典須要的物質不夠,你們紛紛拿着本身家裏的無論有用沒用的東西都捐出來了,那一個場面真的很淚目。最後用技術手段把黃渤(原型林致遠)剪接到了歷史影像中,毛主席宣佈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個人眼淚基本上就決堤了。
第四個故事《迴歸》,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交接儀式時,英方降下英國國旗後,比預約流程提早了12秒。這12秒,你們屏氣凝神的等着,時間一到,《義勇軍進行曲》準時響起,中國國旗冉冉升起,這一秒,咱們等的真的過久了。忽然音樂切換到了《東方之珠》,歌聲響起的那一刻,真的淚奔。以後我可能聽了幾十遍這首歌吧。
東方之珠整夜未眠, 守着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 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 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就在我寫這一段的時候我又去看了一遍這個片斷,依然是熱淚盈眶。
我初中的時候學到了一首詩,那首詩裏面有一句話,老師叫咱們圈起來,是考點。可是當時的我卻不太理解那句話,直到後來,我才深深的理解了,這句話做爲一個考點,其背後的力量有多大。那句話是這樣的:
爲何個人眼裏常含淚水,由於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國慶期間還看了《中國機長》,一句句:「四川8633,成都叫你。」就很感人了。
10月2日,在老家,約了高中的同窗出來見面聊天。此次見面也是在中秋節的時候就約好了。我已經不記得咱們上次見面是何時了,多是2,3年前吧,可是上次見面也是坐在茶館裏面喝茶聊天,你們談着各自幾年的變化。高中的時候咱們天天放學一塊兒回家,見面以後聊起來,感受時間也不是那麼快,你們都和高中的時候差很少,可是認真的算起來,都過去了7,8年了。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10月19日,韓國明星崔雪莉自殺身亡。在這以前我也知道她,可是每次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她的負面新聞,被扭曲以後的負面新聞。或者說是被世俗道德所捆綁後的負面新聞。在這一天,她自殺了,有人不認可,可是這就是網絡暴力。一我的連死都不怕了,那她活的是得多痛苦啊。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10月27日,成都馬拉松。那天我和女友早早的起牀趕往賽道。和女友一塊兒站在馬拉松的賽道上一直是個人一個當心願,沒想到回到成都的第一年就實現了願望。雖然她只是跑了歡樂跑的距離,可是我仍是很開心的,一路上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
跑完以後,我發了個朋友圈:
一句話評價成都馬拉松:就這觀衆的熱情度和補給的力度,我半程跑完後毫無感受,甚至還能刷個二環。
觀衆有多熱情:我走到哪裏都有人喊我帥哥加油,還非要擊個掌,一路擊掌下來,有種奔跑在星光大道的感受。
補給有多給力:陪女友跑完5千米歡樂跑後,我基本上就是壓着關門時間跑,補給站的補給都很是充足。甚至我在16千米處的路邊私補處還喝到了烏蘇啤酒,吃到了烤鴨。只是醫療站的噴霧沒有了,可是這個能夠理解。
惟一美中不足的兩個點:第一點老生常談的話題,補給處垃圾遍地,香蕉皮隨處丟放。第二點跑完後的賽事服務和北京馬拉松比起來差距略大,基本上服務不到中下水平的跑者。
整體給8分。因爲是和女友一塊兒站在了賽道上,加 1分。一路上循環播放成都形象主題曲《I Love This city》,再加0.5分。
非專業評分,共計9.5分,其中友情分1.5分。
10月底,老家的車站也搬走了。我在這個車站門口來來回回走了25年。小的時候,父母就是作長途汽車回家過年的,我記得每次去接他們的時候,都是在晚上,站在出站口,很冷。長大一點了,我就在這個車站坐車去鄉下讀書,週末放假又從鄉下坐車回到這個車站。寒來暑往,25年了,這下它遷走了。所謂成長,不就是看着你本身熟悉的東西漸漸的消失在本身的視野中嗎。
十一月
11月1日,奇葩說一道辯題是該不應說正確的廢話。辯手楊奇函最後,拿出父母作了絕地反擊。很感人啊,父母經常叫咱們少玩手機少熬夜,這不就是正確的廢話嘛。可是除此以外,他們還能說什麼?他們只是想和咱們說上簡單的幾句話,這是他們關心的一種表現形式。
11月10日,公司舉辦了一次5千米的跑步活動,我有幸得到了第一名。從出發到最後都一直在第一集團,而且全力衝刺近300米的快樂,你不跑步,不體會不到。激勵我這麼拼命跑的緣由仍是不是由於有價格可觀的京東卡,恰好立刻又到雙十一。
11月23日,著名做家流沙河去世。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仍是挺震驚的,流沙河先生就是咱們四川的做家。那天是週六,我一我的在家裏。在網上找到了他寫的詩:《理想》。有感情的朗讀了一遍: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
讀到最後「請乘理想之馬,揮鞭今後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時,我竟泣不成聲。
11月24日,一篇叫作關於網易裁人的文章四處刷屏。不給賠償,並且被裁的是一位身患絕症可是在網易工做了5年之久的員工,一時間把網易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文章我看了,知乎熱門評論我也看了。 讀完以後一整憤慨,可是我仍是保持了一絲冷靜,由於這只是一家之言,也許不是真相的所有。我想談的是,假設我碰到了這樣的事情,我會怎麼作。其實這個事情說到底就是維權的事。提及維權,我就想起了以前看過的柴靜的一次演講,名字叫《認識的人,瞭解的事》裏面有段話是這樣的:
人們在強大的力量面前老是選擇服從。可是,今天若是咱們放棄了1塊5毛錢的發票,明天就可能被迫放棄咱們的土地權,財產權和生命的安全。權力若是不用來爭取的話權力就只是一張紙。
因此,我會去爭取,去正面剛。我也相信國家的法律法規會站在公平的角度,給出一份讓雙方都滿意的答覆。而我所要的不只僅是我應得的錢,還須要一份道歉。
那篇文章的最後四個字很震撼:人在,塔在!
立場很鮮明瞭:即便我身患絕症,可是我仍是要鬥爭到底。我是我爲個人權益所作的鬥爭。
和以前同樣,每當遇到這種大範圍討論的負面新聞的時候,總有一些人會上升到國家的高度,以爲國家這樣很差,那裏很差。不是這樣的,朋友們,以前看到一段話,以爲很感動。
若是你以爲你的祖國很差,你就去建設它; 若是你以爲政府很差,你就去考公務員去作官; 若是你以爲人民沒素質,就從你開始作一個高素質的公民,若是你以爲同胞愚昧無知,就從你開始學習並改變身邊的人,而不是一昧的謾罵,抱怨,逃離。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 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 你是什麼,中國即是什麼; 你若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十二 月
12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我終於看了《誤殺瞞天記》。早在2019年3月3日我就在豆瓣上標記了想看,歷時302天后,2019年12月29日,我終於把他看了。
我之前不愛看連續劇,我以爲連續劇幾十個小時,太浪費時間了。可是我基本上每週都看一部電影,一部電影2個小時左右,今年開始我也以爲浪費時間。而後我就強迫本身每看完一部就要寫一部長影評。後來,由於我常常寫不出來影評,我就不看電影了。
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醫生楊文在工做崗位上遇到一名55歲男子的惡性傷害,事情性質很是之惡劣。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以使其凍斃於風雪。
在立刻就要寫完文章的過程當中,我回看文章的時候,忽然想起,那個杜可萌怎麼樣了,是否是準備迎接新的一年了。然而....
而後,我不敢去查閆宏微。可是我仍是抱着一絲絲但願,看到了她丈夫的微博:
這就是人世間,它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童話,沒有一點點人間疾苦。
查到這兩個不幸的消息後,我思考了好久要不要寫進回憶錄。
最後仍是寫了進來,由於最後這兩個不幸的消息雖然聽起來是讓人很沮喪,可是它一樣在告訴我,要珍惜時光呀,珍惜眼前人,用力的好好的活下去。
之後的我看到這段的時候,要多想一想那些應該作,卻沒有作的事情。多想一想那些老是說時間還不少的事情。
寫了這麼多越寫到後面思緒越亂。不寫了吧。
立刻就是2020年了。應該是很是忙碌又很是重要的一年。
我在2019年的結尾寫的是:
2019年,但願對我,對你,對陌生人都好一點吧。
但願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一陪父母和愛人。
但願能堅持運動並腹肌重現。
但願能多掙點錢。
但願養成對事情合理規劃的好習慣。
但願本身必定繼續堅持學習。
如今看來基本上都作了,雖然作的不到一百分,可是每項應該都及格了。
凡是過往,皆爲序章。
2020年,我會用最飽滿的狀態來迎接你。用最奮鬥的姿態來走向你。
請你請對咱們都好點。
-----2019年12月31日,於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