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寫總結仍是在 2019 年 5 月份,《五年總結(從實習一直軟件測試)》,文章開頭我寫了這一句話,「現狀,不溫不火,仍有激情,持續學習,期待爆發」。又一年過去了,彷佛沒有什麼大的長進,彷佛也獲得了一些收穫。我一直有一個執念,以爲本身應該成爲優秀的人,這可能也是由於上學時期成績每次大考都發揮不錯,好比高考以超第二名 20 多分的成績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學,大四最後一年拿了優秀進步獎、二等獎學金。工做之後卻始終沒有出現過這樣讓我特別興奮的成就,讓我有時候懷疑是否是選擇錯了專業,不應搞計算機。web
剛上大學那會,我是個連 IP 都不懂的小白。我覺得計算機是學 Photoshop,製做視頻那種。由於個人興趣在這方面,好比玩遊戲我並不關心裝備、闖關,我更關注漂亮惟美的過場動畫和酣暢淋漓的打擊效果。結果才知道學的是編程。原本基礎很差,加上在 985 211 學校,人才輩出,跟別人對比下來落差挺大,致使心態有點崩。特別抵觸寫代碼。記得當時學院有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特別厲害,屬於參加 ACM 編程大賽能拿獎那種。我等渣渣只能可望不可即,唉唉嘆息。這種感受一直持續到了就業。我選擇了軟件測試這個行業。算法
作出這個選擇,也不是簡簡單單不喜歡編程。我分析了軟件測試須要具有的能力,結合崗位要求、將來前景,綜合評估下來,認爲我是有優點而且頗有前途的。事實證實也的確如此。畢業後進入了一家稅務公司,金 Bug 獎、測試效率獎仍是拿了好幾個。拋開情緒問題來講,總體上還不錯。可是情緒問題卻伴隨了我在這家公司的整整三四年,剛好剛畢業這幾年又是迷茫期,說實話過得挺痛苦。由於親身經歷過,因此碰到身邊的測試同窗有相似疑問的時候,我都會好好勸導一番,真心但願不要體驗我曾有過的傷心。編程
第二家公司是我工做的轉折點。西南財大幾個教授、院長開的小公司,可是裏面大部分都是研究生、博士生。潛移默化對我作人、作事幫助很大,最重要的是把我從低谷拉了出來。可那些應該奮鬥卻選擇了安逸所埋下的深坑,始終留了下來,時至今日,依然如此。讓我今天,也仍然以爲尚未達到應該有的高度。看着同等學歷的朋友在各大廠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看着方向堅決,刻苦努力的 95 後多姿多彩,前途光明。我不禁得想起那首歌的開頭,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本該燦爛過一輩子,怎麼二十多歲到頭來,仍在人海里浮沉。數據結構
若是問我 2020 年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那麼我必定會回答:眼界大開!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刷新了固有的價值觀,原來只在電視上纔有的故事和情節,身邊也存在,甚至更加狗血。瑕不掩瑜。我更珍惜的是,遇到的大佬們。日本工做後又在世界 500 強外企 Manulife 作 TL 的浪客,混跡 IT 行業多年的 Tieto 架構師 Feng,騰訊呆過多年的架構師川西,支付寶的測試 Leader bill,知名外企 LogicMonitor 呆過的技術 Leader 華寅,諾基亞呆過的產品經理 Javen,C++ 遊戲開發多年的架構師 kevin,工做交集多且對我幫助很大的高級 Java 晨寒,代碼質量超高的電子科大研究生 waiting 吧,短暫接觸的 P8 產品飛天豬,來自京東又去了建行編制內的高級 Java Eric 等等等。大佬是真的多!我是真的菜!雖然是菜狗,但不是井底之蛙了。架構
2020 年也有個人精彩時刻:學習
這是我作夢都想不到的事!雖然獎金並很少,可是這件事給了我極大的信心,也堅決了個人選擇:Python 編程。我並非沒有編程基礎,彙編語言、C 語言、C++、數據結構、算法導論是大學必修課,我本身學過 JavaScript、Java(大學有選修課我沒報) 和 Golang。個人問題有 2 個,一個是同窗對比下的挫敗感致使對編程的畏懼,另外一個是就業方向太多,我想的也太多,徘徊在十字路口,沒有真正磨鍊過。直到 Python 大火,我找到了適合個人路。它解決了我這 2 個問題,由於簡單,因此我很輕鬆就能得到編程的成就感,Python 的生態雖然不是最好,但也還算不錯。與其來回糾結,不如選擇一條路走下去。精通 Python,也許能爲我在工做上帶來尚未出現過的那種興奮。測試
公衆號最先是我寫 5 年總結的時候開通的,當初的目的也確實是想着賺點錢。第一階段的文章有種爲了寫而寫的感受,我也不知道該寫什麼內容,沒有目標,文筆也很差,最後所有都清理掉了。第二階段就是從如今保留的最先的那篇《測試同窗動手搭個簡易web開發項目》開始的,這一階段的目標有了,「堅持原創,只作精品」。再也不自嗨,而是考慮讀者想看的內容,努力給人帶來有實際幫助的乾貨。慢慢的有人找我出書,加入社區。出書是個人夢想!可是我知道如今的能力還不足以支撐輸出。就先加入了騰訊雲+社區自媒體,跟着自媒體的大牛們,多學習,多輸入。轉型,是公衆號的第三個階段。如今的我文筆進步了,方向肯定了,反而賺錢的想法愈來愈淡了!動畫
我愈來愈習慣邊學習邊寫文章了。這是一個增強記憶的過程,就像上學時在草稿紙上反覆抄寫,這也是一個刨根問底的過程,不把原理搞清楚是沒法把文章寫明白的。每當把文章寫完後,大徹大悟,都是極其妙趣橫生的。寫文章最大的好處是經過寫做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技術,以便於謀求更高薪的職位,同時幫助到有須要的人,授人玫瑰,手有餘香。公衆號實際上是賺不到多少錢的,一個月加起來有時候尚未一個晚上的加班餐補多。它更像是一種激勵的動力。每當想到有人會看本身寫的東西 ,就會格外注意,總想越寫越好,生怕辜負了別人的關注。由於想給支持的同窗回報點什麼,也想公衆號能熱鬧點,加上對 Python 的熱情,我就建立了一個「Python互助討論羣」(公衆號後臺回覆「加羣」),但願能幫助解決小夥伴們實際遇到的問題。視頻
回顧整個 2020 年,彷佛沒有什麼大的長進,彷佛也獲得了一些收穫。心裏平靜,保持初心。我不去想是否可以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將來是平坦仍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乎料之中。Never too late to learn!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