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程序員之路——大學和2012年

  我於2007年參加高考,順利考入一所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師範大學,主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其實高中的時候原本想選生物的,惋惜報生物的人太少,就沒有開班,後面選修了化學。原計劃是想學高分子材料相關專業的,怎奈高考分數過低,沒有考上相關的大學。第二志願填寫的是計算機相關的學校,當初並不知道這個專業是編程,覺得是修理電腦的。由於自家電腦總是這個那個的問題,因此就義無反顧的報考了計算機專業。填志願的時候沒有什麼偉大的理想,也沒有什麼周密的計劃,就是隨意的這麼一填,沒想到如今就靠這個吃飯了。html

1、課程

1)疑惑前端

  本校的這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偏向綜合的,既要學軟件相關的知識,又要學硬件相關的知識。剛進入大一的時候,對一些課程感到疑惑,例如數學、物理、英語、模擬電路等課程,修電腦怎麼要學這些課程,後來才知道,其實咱們學的不是修電腦,而是編程。程序員

2)爲分數而學習面試

  因爲對編程並不熱愛,所以上課其實也不是很上心,剛開始就是爲了分數而學習,徹底領會不到這些課程的意義。比較上心的就是C語言了,譚浩強出的那本。一開始徹底沒有基礎,寫代碼很吃力,並且那時候筆記本電腦還沒普及,也不多有機會上機調試。雖然學校有機房,但離的比較遠,基本是不會去的。後面練習的多了,慢慢也就會了,應付考試是沒問題的,但寫的代碼不夠有靈性。大二學了數據結構,比較難理解,也是靠課後練習,當時純粹是應試,因此過段時間就都忘了。包括後面的網絡、離散數學、排列組合等等,都是爲了考個好成績才學的。算法

3)學習氛圍數據庫

  大一和大二被安排在遠離繁華都市的偏僻海邊的新校區,在這裏沒有量販KTV、沒有大型超市、沒有巨型商場。此處雖然資源有限,可是卻很是適合學習。不過,你們高中時候都學累了,進入大學後就都很放鬆。不少人喜歡去網絡文化交流中心包夜,最誇張的是隔壁班的一個同窗,竟然一去就是幾個月。在這種環境中,想要心無雜念的深刻學習計算機真的蠻難的,何況本身也不熱愛,因此常常告訴本身學這個只是爲了之後能有個混口飯吃的技能。編程

  後面大三回到老校區,遇到了專升本的那幫人,他們的學習熱情與咱們正好相反。他們真的是熱愛這個專業,有次放學路過,發現他們把任課老師圍了起來,正在向老師諮詢這個那個的問題,他們確定是已經明白了學習的意義,因此才能這麼投入。網絡

4)教授數據結構

  咱們文科學院的教授講課都很是有趣,能夠用引人入勝來形容,上他們的課相對會有勁不少,尤爲是歷史課,能夠聽到不少故事。反觀咱們理科院的教授,就不那麼有趣了,不少時候都是蠻枯燥的,上課很容易走神。他們的水平都很高,就是講課的時候很難讓咱們理解,當時有一門離散數學,讓我印象深入,大部分人都不會。課堂氛圍比較好的是操做系統課的那位老師,他講的蠻通俗的,有時候上課還能互動互動。架構

5)操做課

  大二有一門網頁設計課,授課老師讓咱們用Dreamwever製做一張靜態網頁,模板就是他的博客首頁,他博客的訪問量一度飆升。這門課提起了你們的興趣,都在宿舍開筆記本製做,還會對比,看誰作的類似度最高,有的人作的很不錯。看來你們仍是喜歡這種能看到效果的操做課,像數據庫、數據結構那種理論課,都提不起你們的興趣。

  大三的時候,還有一門多媒體,這門課會教點PS的內容,讓咱們成天P一個胖子,摳圖啥的,你們有時候仍是會有點興趣。

6)ACM

  ACM是一項編程競賽,大一的時候,有學長過來作宣講,說拿到好名次能爲之後找工做提供很大的便利,一會兒就勾起了一大批人的興趣,你們爭相報名參加。由於名次的含金量高,因此這項編程競賽難度也很大。ACM考的是算法,而且他的題目都是英文的,有專門的刷題網站,不少人一看要作題目,興致就下降了不少,後面又看到題目難度很大,有些題目有點奧數的味道,漸漸的愈來愈多的人選擇退出。我當時也堅持了一段時間,不過本身的數學建模能力實在太弱,最終也仍是放棄了。隔壁班有個同窗堅持了,還能拿到名次,畢業的時候直接進了騰訊。

2、實習

1)ERP系統

  大三下半年輔導員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和一個學長一塊兒作個校外的項目,雖然這個項目作到一半終止了,但對個人影響是很大的。當時是用的軟件編輯器是VS2005,打算作個ERP系統,學長是在英特爾上班的,他把那套成熟的軟件開發模式帶了過來。第一次使用項目管理系統readmine,第一次使用版本控制系統SVN,第一次使用C#開發系統,第一次製做一個完整的項目,第一次採集需求等各類第一次,讓我感受本身好像已經進入了職場。每月還能有500塊的收入,我用第一個月的收入買了塊500G的移動硬盤。不得不說,此次實習經歷,直接改變了我將來的職業規劃,促使我踏上了程序員這條道路。

2)商城系統

  時間很快到了大四,那一年個人一個初中同窗聯繫到了我,和我說他同窗搞了個軟件項目,正好缺人,想讓我也加入。當時學長的那個ERP項目已經被腰斬,正好沒事,立刻就答應了。抽了一天時間,坐了好久的公交,到了他們租的一套公寓裏,瞭解到他們想搞個商城系統,正好也是用C#開發,模仿當時的一套開源系統來作。此次的經歷讓我接觸到了前端,確切的說是JavaScript,由於CSS和HTML由團隊的另一個成員作。與此同時,我也迷上了前端,由於在完成某個效果時,能帶給我巨大的成就感和知足感。不過,一直到6年後,纔有機會轉型成全職前端。

3)戶外旅遊網

  商城系統團隊後面因爲種種客觀緣由無奈解散了,當時正好有一家戶外旅遊網在咱們大學裏招實習生維護公司的網站。我就報名了,學校在徐彙區,而這家公司在虹口區,二者相距蠻遠的,地鐵都要坐一個多小時,而後下地鐵再走到公司。這家公司還有另一個同事管網站這塊,不過他只能算半個,由於他主要管旅遊產品那塊。舊網站是用ASP開發的,我過來後老闆讓我先作點邊邊角角的事情,而後讓我開發一個和開心網相似的社交網站。此次是獨立完成了這個項目,包括數據庫設計、頁面製做、產品規劃等,個人另外一篇文章《憶2011年的秋天:一我的的項目》就詳細記錄了其中的開發過程。實習期間,還拿了公司傳單在學校裏發,中午的時候,在人流量最多的地方發,對本身也是一種挑戰。

3、2012年

  轉眼四年過去了,我也畢業了。但一直到畢業的時候,還沒意識到大學四年是用來打基礎的,致使剛畢業那會兒軟件基礎很薄弱。

  實習的那家旅遊公司也和我簽約了,但因爲我的緣由,我辭掉了這份工做。經一個朋友推薦,我回到了家附近,位於上海郊區,在那裏找到了一家軟件外包公司。這家公司主要給政府作PPT和網站,規模很小,全公司只有8我的,我從那離職7年多了,另外那7人還在。

  這裏我建議剛畢業的學生有機會去規模大點的公司,仍是要把握中,由於上規模的公司在組織架構、技術沉澱、規章制度等各方面都比較成熟,而且還有比較好的人脈網,社會終歸是由人組成的,你的人脈越廣,好的機會也會越多。

4、新的開始

1)面試

  2011年9月我來到了這家小外包公司面試,我記得那天是週末,過去的時候公司裏一我的都沒的。公司老闆面的我,沒涉及多少技術,就說了當前開發用的是我比較熟悉的C#語言,還介紹了一下公司的業務,主要作些和政府相關的項目,而後就讓我次日來上班了。這裏說個很巧的事情,公司週五有個同事離職,而我過來就是替代此人的,我結婚那天才發現這個同事就是我老婆關係很近的表姐,真是無巧不成書。

  這家公司不多加班,朝八晚五,基本到點就走,包中飯,老財務早上會去菜場買菜,而後在公司燒。活挺輕鬆的,不過就是工資過低,公積金也不交,試用期是2000一個月,轉正後也只有3500,就這樣我幹了一年半。

  其實當時還有另一次面試,另外一個朋友推薦的,一家大公司,在上海市中心南京西路上。我面試後感受本身能力還不夠,而且離家太遠,當時不怎麼想太折騰,因而就婉拒了他們的複試。安心的在這家小公司鍛鍊,但願能快速的成長。

2)上手

  說個題外話,剛進入這家公司的時候,我開通了我的博客,不過對本身不夠自信,怕被別人嘲諷,一直到3年後的2014年才撰寫了本身的第一篇博文。其實如今想一想,平時寫點技術和項目的總結,對本身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剛開始給我安排的都是些遺留項目,就是簡單的改改頁面中的細節,難度不大。有一次,老闆問我壓力大不大,我很爽快的回答不大。後面讓我獨立的完成一些項目,整體來講沒有什麼大難度。政府項目都比較有規律,後臺的模塊大部分都能套用,前臺的頁面只是換個皮膚,大框架也比較相似。不過,這段時間對CSS、HTML和JavaScript有了新的認識,公司真正意義上的開發除了我就是另一個同事,所以不少時候作特效都得本身想辦法解決。這段時間搜索引擎發揮了巨大的做用,公司有段時間不能上百度,google又上不去,就改用了Bing,搜索質量感受比百度要好一點。

3)挑戰

  要說這段時間比較有挑戰的項目應該就是一個重陽節登高的報名活動,就是個表單頁面,而後填手機號、姓名等信息,最後返回一個報名號給用戶。這個頁面的併發量比較高,5000個報名量基本在兩三個小時內就能所有搶完,對於我這個菜鳥來講,要處理這並不算高的併發仍是有點挑戰的。我清晰的記得上線前的一天晚上展轉反側,很擔憂會出大事故,像頁面打不開、報錯等等,由於這邊沒有專業的測試,全憑本身測試,這就很難保證質量。還好,沒出大事故,但仍是出現了兩個或多個領到了同一個報名號的問題,最後另外兩個同事一個個的打電話通知他們,換了新號碼給他們,這件事就算這麼過去了。

  活動上線後的次日,和別人聊天的時候,他正好提到了這個活動,我跟他說這個活動我作的,仍是蠻自豪的。

4)跑客戶

  外包公司免不了要跑到客戶那邊去,瞭解需求或修改BUG。有些客戶就在附近,走過去就行,有些就比較遠了,不只如此,遇到颳風下雨烈日的天氣,還得跑出去,日曬雨淋的仍是蠻苦的。

  有一次蠻坑的,跑到長寧區,基本一個下午就沒了,背個電腦過去,而後發現是他們Excel模板用的不對,只能呵呵了,再跑回來,基本已經快到五點下班時間了,一天就沒了。還有一次跑到太倉去,老闆想開發新客戶,而後當天開車來回,有時候回公司已經六七點了。我運氣比較好,遇到的客戶都是蠻客氣的,也很配合,據說太倉那個客戶,後面有個老頭老是刁難咱們。

5)離職

  我離職的主要緣由仍是工資的問題,實在過低,後面有個朋友找我,他那邊在創業,有個很好的項目,讓我過去幫忙,工資還開雙倍,我立刻就答應了。這個時候是2012年的12月份,立刻要過年了,雖然有點年終獎,但不多,因此也就不在乎了。

  與公司同事相處的仍是很融洽的,他們也都很理解我,我在離職前特意請你們去吃了頓小肥羊火鍋,算是散夥飯。今年技術有所提高,人際關係的處理上也越發成熟。

5、兼職

  這家公司的活蠻輕鬆的,上家實習的旅遊公司又不想再去外面招人,就找到了我,讓我兼職幹着,每月給個固定的2000元。

1)職能

  主要就是維護網站,其中最忙的是兩次改版。尤爲是2011年的12月份,我晚上下班後改頁面,週末去虹口和公司的人對需求,對頁面,那段時間很是的辛苦。當時很年輕,也不以爲,只感受本身的生活很充實。但有時候,我白天上班的時候旅遊網出了問題,就只能遠程修改一下了。有一次最嚴重,週五的時候,頁面打不開了,下午就請假,直接打了200多的車過去,而後週末就一直在那邊改代碼。如今讓我作兼職我確定是不肯意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