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阿里雲MVP王俊傑:開發者的超能力是用技術讓世界更美好

摘要: 在事業剛剛起步的時候,王俊傑毅然決定支教半年。支教歸來後,他前後參加了扶貧智能平臺、污水處理智能系統等等項目,並利用業餘時間完成了將來幼兒園的公益項目。在他的身上,正是驗證着那句話:用技術讓世界更美好,這就是開發者擁有的超能力。

【王俊傑:阿里雲MVP,陝西創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大數據與物聯網的愛好者與實踐者。 8年以上互聯網從業經驗,曾從事軍工相關仿真分析軟件研發與集成、4年以上大數據系統開發經驗。目前正與天水市秦州區政府配合建設智慧安監、智慧環保、智慧黨建、智慧婦聯等智慧城市相關配套服務平臺。】安全

    • *

2018年的9月18日,湖畔大學,阿里雲MVP全球閉門會的現場。在會議開始以前,門前的公益項目認領檯前人頭攢動,來自西安的MVP王俊傑仔細地閱讀公益項目的要求,最後他把本身的印章鄭重地印在將來幼兒園公益項目上。以後的4個月,他擔任起爲這個雲南地區偏遠幼兒園開發APP的任務。網絡

每週需投入14個多小時進行開發,時常要開異地電話會議,不計次數地進行方案修改……爲了更好的效果,王俊傑甚至拽上了本身公司的技術人員和設計師一塊兒來作,4個月後,將來幼兒園APP初見雛形。「這就是咱們想要的!」幼兒園老師孫海若看到羣內的照片,高興地說。對於王俊傑來講,用技術讓世界更美好,這只是他的一小步。架構

事業剛起步,他去支教了

對於王俊傑來講,2013年是個特別的年份。大數據

這一年,已經開始工做3年的他作了一個使人意外的決定:阿里雲

休個長假,去支教。

他參加了西安當地的一個公益組織的支教項目,這個項目專門針對真實需求的山區學校,招募、培訓支教志願者以彌補當地基礎課程和素質拓展課程的不足。王俊傑選擇了一個學期的支教項目,在四川的大山深處,他開始了本身4個月的支教生活。雲計算

「當時咱們去的小學,就是在大山深處的半山腰上。」王俊傑如今還記得去那所小學的展轉路程:從四川廣元出發,乘坐兩個小時的大巴到縣城,再坐半個多小時的當地的小班車到鎮上,而後再步行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那所半山腰的小學。附近幾個村子的孩子,都在這所小學讀書。在那兒的4個月,王俊傑成爲這羣山區孩子的語文和美術老師。人工智能

在別人看來,在關鍵的事業起步期拿出將近半年的時間支教,無疑是件很「任性」的事,但王俊傑以爲這件事很正常。「我本身是農村長大的孩子,當年教個人老師就是來支教的。」 王俊傑把這段支教時間當作本身沉澱的一個機會,在山區的這段時間,他也在思考本身的職業方向。spa

做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愛好者與實踐者,支教結束後,王俊傑繼續從事大數據系統開發等等工做。他利用雲計算和大數據平臺,和團隊一塊兒完成了一款智慧扶貧大數據雲平臺,經過這個平臺,相關部門能夠更快速更精確甄別貧困人口,經過大數據讓扶貧措施精確到位,同時經過精準檢測和評估,爲科學扶貧決策提供支撐。設計

與阿里雲一塊兒,用技術讓世界更美好

王俊傑的職業生涯,一直和阿里雲密切聯繫在一塊兒,他所架構的大數據平臺,不少都是在阿里雲上。由於本身的技術貢獻和對阿里雲產品的深刻了解,2018年3月,王俊傑成爲阿里雲MVP(最有價值專家)。在這裏,他感覺到一種特別親近感。「不少MVP都參加了技術扶貧等等公益項目,這讓我感到很是親切,也但願本身有機會成爲他們中的一員。」事件

王俊傑的願望很快實現了。2018年9月,阿里雲MVP全球閉門會舉行,在本次閉門會上,開放了多個公益項目供阿里雲MVP認領,王俊傑選擇的是將來幼兒園項目。

需求方但願可以搭建一個供幼兒園老師工做使用的APP,但一方面很難找到合適的APP供應商,只有一些提供基於網頁服務的供應商,且須要每一年持續付費;另外一方面目前聯繫了幾家雲端供應商,但其界面較爲複雜,老師難以上手。王俊傑接過這個項目後,每週按期和相關方開會,數次修改方案,甚至拉進來了本身公司的開發人員和設計師,通過了4個月,幼兒園APP已經初見雛形,2019年春節前就能夠落地。將來,200名幼兒班教師能夠經過手機界面彙總學生出勤狀況、每日戶外活動小時數、每週重大事件、每日課堂現場照片等,同時,老師還能夠方便的對文件進行備份共享等。

對於王俊傑來講,加入阿里雲MVP不只僅找到了本身的公益同行人,也在事業上找到了一羣良師益友。「在阿里雲MVP我體會最深的一點,就是技術交流。咱們公司如今主要作工業領域物聯網的實踐,在MVP中有不少這方面的技術大咖,經過交流,咱們能少走不少彎路。」

如今的王俊傑,正在利用阿里雲IoT平臺進行智能污水處理系統的探索。在這個極具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市場上,王俊傑看到了行業的痛點:「因爲污水處理企業下屬廠區分佈零散,不少生產環節須要依靠人工來運營維護,沒法遠程對各水廠自動化設備進行管理,須要相關人員跑場操控,人工巡視成本高,工做效率低。同時污水處理廠數據統計源頭不一,不只形成資源浪費,相關管理人員也沒法清晰掌控各廠區數據。」

不只如此,因爲污水處理過程當中藥品添加和設備啓停的管控,都是依靠人工經驗操做,既有可能形成藥品、電力能耗的資源浪費,還會由於人爲判斷失誤致使出水水質超標,讓企業承擔鉅額的罰款。

王俊傑和他的團隊針對這些難點,開始研發智能化污水處理系統。這個系統是依靠阿里雲IOT雲平臺,藉助大數據、GIS、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智能污水處理綜合運營管理平臺,爲污水運營企業安全管理、生產運行、水質化驗、設備管理、平常辦公等關鍵業務提供智能化統一業務信息管理操控平臺。(詳見《智能污水處理系統最佳實踐》

就在前不久,王俊傑接到了雲南幼兒園老師的熱情邀請,但願他到這所幼兒園來參觀,看看本身搭建起的APP服務的這羣人。在俊傑看來,這正是成爲作技術的迷人之處——用技術讓世界更美好,這就是開發者擁有的超能力。



本文做者:辰悠

閱讀原文

本文爲雲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容許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