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趨勢探討

(去年爲《軟件世界》寫的一篇關於 開源軟件趨勢的文字,做者:顧宏軍程序員

   通過多年的發展,開源已成爲一種趨勢,開源理念獲得IBM,SUN、Novell等廠商,甚至微軟的認同和支持,開源軟件也成爲軟件產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操做系統、編程語言、數據庫等基礎領域,在CRM、ERP等企業級應用領域,出現了一大批開源應用,Lamp開源架構也受到廣泛的關注,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不少公司都制定了其開源戰略,在開源領域進行投資。進入07年開源軟件又出現了些新的發展趨勢。 數據庫

 一、面向最終用戶 編程

   通過多年的發展,開源社區已經創造了大量的應用軟件:包括操做系統,開發工具,數據庫,辦公套件等等,也有ERP、CRM等企業級應用,可是要用戶採用這樣開源產品,光有程序仍是遠遠不夠的,還須要有效集成、市場推廣、用戶體驗、技術支持、用戶文檔等。 安全

   以往開源軟件多隻注重技術層面,而較少關注其餘方面的內容,使得不少開源軟件只在部分專業人士和追隨者中間流傳,隨着愈來愈多的人意識這這一問題,不少項目或公司開始從用戶角度看問題,切實解決用戶遇到的問題,如改進Linux下軟件安裝的CNR項目,專一桌面的Linux發行版-Ubuntu等。 架構

   CNR項目統一了軟件安裝的標準,你只須要用鼠標點擊一下就能夠實現大多數Linux系統下的經常使用桌面軟件的安裝和更新,不管這個Linux系統是基於Debian的仍是基於Red Hat的,大大下降的普通電腦用戶安裝Linux它同時可以把專有商業軟件分發給Linux用戶。 併發

   Ubuntu項目擁抱開源社區,利用社區的力量,專一於集成優秀開源項目,並持續改善用戶體驗,免費進行CD版分發,使得Ubuntu在短短2年多時間裏擁有裏大量用戶,被Dell、Acer等選中,在部分機型中進行預裝,成爲Linux桌面的領導者。 框架

 二、面向行業應用 編程語言

   在去年,已經開始大量興起開源ERP、CRM等應用,開源軟件進入企業級應用領域,並取得至關成就。但這些還只是通用企業級應用軟件,今年針對特定行業的特定開源應用開始興起,如面向在線教育的Dokeos系統,醫院信息管理的Care2x系統等。 ide

   面向在線教育的Dokeos系統,已幫助世界上1000多個組織管理教學與合做活動。它採用Lamp架構,還對Openoffice.org、OpenLaszlo、RED5等開源項目進行了有效整合,實現了在線教育所需的課程管理,測驗和調查,做業和成績、課件製做、視頻教室等功能;其功能完善程度徹底可比得上同類到商業應用軟件Blackboard。 模塊化

   醫院信息管理系統Care2x使用了PHP,PostgreSQL。支持外科手術、護理、門診病人、實驗室、藥房、安全、授權、調度器、修理、通訊等等。支持多語言,WYSIWYG窗體,用戶配置,嵌入式工做區,具備模塊化和可擴展性。通常的醫院有各類不一樣的專科部門,天天都要處理大量的病人、醫療人員(如醫生、護士) 等資料。這套系統能創建單一的工做平臺,讓不一樣角色的工做人員快速尋找(如病人)資料、進行採購、排班服務等。

 三、引領技術革新

   曾經不少人抨擊開源軟件只會跟在商業軟件後面進行模仿,而如今虛擬化技術、面向服務架構等前沿領域也活躍着大量等開源項目。用實例證明了開源軟件不僅會模仿。
         虛擬化技術能夠提升計算系統的利用率,可讓他們自由決定什麼時候以及怎樣升級系統和應用軟件,並且可以在須要時迅速部署資源,全部這些均可以幫助客戶下降成本。而開源社區的活力給這項技術加上了飛翔的翅膀。隨着開源思想的深刻人心,尤爲是Linux內核的成熟提供了最佳的借鑑平臺,開發者將他們的想法付諸實現變得愈發容易。
         目前,開源社區已提供Xen、OpenVZ和KVM等多項虛擬化方案。Xen是由英國劍橋大學開發的一個成熟的開源虛擬化產品,最初只支持32位X86體系結構上的泛虛擬化客戶操做系統。如今Xen也支持64位的X86體系結構以及Intel安騰架構和IBM PowerPC架構。 而去年10月剛剛公開發布的KVM虛擬項目以其小巧靈活和簡潔樸素的特色迅速受到業界的歡迎,目前已歸入Linux官方內核,給人們帶來了內核級的虛擬技術。

   今年的Linux World在會議日程中加入了虛擬機——這是個受人歡迎的舉動。隨着虛擬機不斷在Linux操做系統中發展,Linux被看做是將來數據中心基礎架構中的一個強大競爭者。Xen項目已經被Red Hat、Novell等公司採用,Red Hat已在其新版企業系統內提供基於Xen的虛擬化解決方案。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OA)當屬目前最爲前沿的IT行業趨勢,而把SOA與開源軟件的優勢相結合,不只能夠下降客戶的IT成本,同時還能敏捷地應對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 SOA雖做爲新生事物,但它已有Tuscany、STP(SOA Tools Platform、SOA PHP 等多個開源實現。
         Tuscany是Apache軟件基金會的孵化項目,由在Apache軟件基金會佔有重要分量的IBM和BEA主導。Tuscany的主要目標是爲用戶提供一組SOA基礎設施,其中包括Java和C++實現的SCA/SDO/DAS標準。 STPSTP(SOA Tools Platform)項目是Eclipse基金會的重要項目,STP的目標是爲技術人員提供一個靈活可擴展的框架,技術人員可以在這個框架的基礎之上圍繞SOA方便地進行設計、配置、組裝、佈署、監控和管理等工做,STP提供相關工具來支持開發人員使用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進行解決方案構建。

   Web2.0是開源軟件應用施展才能的又一重要舞臺,能夠說Web2.0就是開源軟件。Web2.0應用多構建在開源軟件之上(如Lamp),新創業公司多選擇開源軟件做爲其開發平臺;Web所面臨的挑戰:並行計算、系統部署與管理、單點登錄等,其實也就是開源軟件面臨的挑戰。開源社區已提供不少可選的解決方法,如提供OpenMPI、Hadoop、MapReduce、GridEngine、Ganglia等項目解決並行計算問題;Hyperic解決系統部署和管理的問題;OpenID項目解決單點登錄問題。

 四、超越開放源碼

   開源運動所帶來的深遠影響遠不僅是幾行源代碼,它還帶來了軟件開發方法、硬件設計等多方面的變革。

   開發方法變革  從表面來看,開源軟件最大的優點是「開放源代碼」,但從技術角度來講,歸根結底,是兩個串聯在一塊兒的基本因素髮揮着推進做用:大衆頻繁有效的參與重構運動。開源模式已經被證實是很是成功的軟件開發模式,SUN、IBM等已將部分軟件經過開源的方式進行開發,不少的Web2.0應用也採用和開源軟件相似的開發模式。正如《Open Source Development With CVS》的做者 Karl Fogel 在開篇第一章所說的,「軟件商店裏能獲得的不是有用的軟件」,開源軟件的代碼質量要明顯好於商業軟件(通常是指成功開源軟件)。微軟Vista開發用了6年,而Flickr天天就發佈8-10次,Web2.0應用所推崇的"持續開發"和"一直beta"其實就是開源軟件的"release early,release offen "。

   開源硬件   自從 Linux 在開發、彙集程序員、佔有商業市場等方面日漸成功後,硬件工程師開始構思硬件設計參考開源軟件的可能性,並開始有同好於互聯網上分享硬件的源碼 (Verilog / VHDL),最重要的有OpenCores.org。

   開源硬件由低端到高端的技術都有,吸引愈來愈多的工程師加入。同時,因爲很多開源硬件都與開源軟件配合良好,加上 FPGA 技術使處理器製做成本大幅降低,打破了以往硬件設計須要購置昂貴軟硬件的狀況,推進了更多人蔘與硬件 (尤爲是 FPGA) 設計。開源硬件可以縮減開發週期以及設計耗費。開源IP核既能夠以黑盒模式複用,也能夠以白盒模式複用。白盒模式使得設計者可以根據本身特定的需求來定製特定的核。

 雖然目前可以開源的只是硬件中比較軟的那部分——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和硬件描述語言寫就的源代碼,可是也許多年以後,開源硬件也會和開源軟件同樣流行。目前,已有至關數量的開源硬件項目出現:如開源3D打印機項目RepRap,開源信息設備項目Chumby,開源Roland 303 MIDI電子合成器;開源MP3播放器Daisy;開源8080兼容CPU等。

 開源軟件正在飛速發展和完善中,它已被衆多普通用戶、開發人員所採納,它正在進入愈來愈普遍的軟件領域,不少公司也開始採用開源的開發模式,不少開源商業模式也被開發出來。開源的產生和發展是IT行業的必然趨勢,開源軟件將對整個軟件產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開源運動不是曇花一現,現今它正熠熠生輝,併發散出巨大的生機。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