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提示:數據寶貴,找回困難。磁盤操做要謹慎!!!node
多餘的不介紹了,直接上命令,這裏不介紹如何分區,分區請查看fdisk工具。ide
mkfs:格式化命令工具
經常使用參數: -t內存
用法:mkfs -t extVALUE PATH
rem
例: mkfs -t ext2 /dev/sdb1it
mke2fs : 此命令是專門管理ext系列文件的命令class
經常使用參數:數據
-j: 建立ext3類型文件系統
-b BLOCK_SIZE: 指定塊大小,默認爲4096;可用取值爲102四、2048或4096;
-L LABEL:指定分區卷標;
-m #: 指定預留給超級用戶的塊數百分比
-i #: 用於指定爲多少字節的空間建立一個inode,默認爲8192;這裏給出的數值應該爲塊大小的2^n倍;
-N #: 指定inode個數;
-F: 強制建立文件系統;
-E: 用戶指定額外文件系統屬性;
查詢
例:mke2fs -j /dev/sdb1 (用-j命令會默認格式化成ext3格式)db
blkid: 查詢或查看磁盤設備的相關屬性
例:blkid /dev/sdb1
tune2fs: 調整文件系統的相關屬性
-j: 不損害原有數據,將ext2升級爲ext3;
-L LABEL: 設定或修改卷標;
-m #: 調整預留百分比;
-r #: 指定預留塊數;
-o: 設定默認掛載選項;
acl
-c #:指定掛載次數達到#次以後進行自檢,0或-1表關閉此功能;
-i #: 每掛載使用多少天后進行自檢;0或-1表示關閉此功能;
-l: 顯示超級塊中的信息;
dumpe2fs: 顯示文件屬性信息
-h: 只顯示超級塊中的信息
fsck: 檢查並修復Linux文件系統
-t FSTYPE: 指定文件系統類型
-a: 自動修復
e2fsck: 專用於修復ext2/ext3文件系統
-f: 強制檢查;
-p: 自動修復;
mount: 顯示當前系統已經掛載的設備及掛載
-a: 表示掛載/etc/fstab文件中定義的全部文件系統
-n: 默認狀況下,mount命令每掛載一個設備,都會把掛載的設備信息保存至/etc/mtab文件;使用—n選項意味着掛載設備時,不把信息寫入此文件;
-t FSTYPE: 指定正在掛載設備上的文件系統的類型;不使用此選項時,mount會調用blkid命令獲取對應文件系統的類型;
-r: 只讀掛載,掛載光盤時經常使用此選項
-w: 讀寫掛載
-o: 指定額外的掛載選項,也即指定文件系統啓用的屬性;
remount: 從新掛載當前文件系統
ro: 掛載爲只讀
rw: 讀寫掛載
umount: 卸載某文件系統
swap分區:
free 命令查看內存及swap分區
經常使用參數: -m
建立交換分區
fdisk命令中,調整分區類型爲82;
mkswap PATH :建立文件系統爲swap格式
swapon PATH:開啓swap分區
經常使用參數: -a 啓用全部的定義在/etc/fstab文件中的交換設備
swapoff PATH:中止swap分區
或者也能夠使用dd命令來建立空文件。而後格式化爲swap分區
dd命令:
if=數據來源
of=數據存儲目標
bs=1
count=2
seek=#: 建立數據文件時,跳過的空間大小;
dd if=/dev/sda of=/mnt/usb/mbr.backup bs=512M count=1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