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 - Cluster - KMeans

github:kmeans代碼實現1kmeans代碼實現2(包含二分k-means)
本文算法均使用python3實現html


1 聚類算法

  對於"監督學習"(supervised learning),其訓練樣本是帶有標記信息的,而且監督學習的目的是:對帶有標記的數據集進行模型學習,從而便於對新的樣本進行分類。而在「無監督學習」(unsupervised learning)中,訓練樣本的標記信息是未知的目標是經過對無標記訓練樣本的學習來揭示數據的內在性質及規律,爲進一步的數據分析提供基礎。對於無監督學習,應用最廣的即是"聚類"(clustering)
  「聚類算法」試圖將數據集中的樣本劃分爲若干個一般是不相交的子集,每一個子集稱爲一個「簇」(cluster),經過這樣的劃分,每一個簇可能對應於一些潛在的概念或類別。
  咱們能夠經過下面這個圖來理解:
python




  上圖是未作標記的樣本集,經過他們的分佈,咱們很容易對上圖中的樣本作出如下幾種劃分。
  當須要將其劃分爲兩個簇時,即 k = 2 時:



  當須要將其劃分爲四個簇時,即 k = 4 時:



  那麼計算機是如何進行這樣的劃分的呢?這就須要 聚類算法來進行實現了。本文主要針對聚類算法中的一種—— kmeans算法進行介紹。


2 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又名k均值算法。其算法思想大體爲:先從樣本集中隨機選取 k 個樣本做爲簇中心,並計算全部樣本與這 k 個「簇中心」的距離,對於每個樣本,將其劃分到與其距離最近的「簇中心」所在的簇中,對於新的簇計算各個簇的新的「簇中心」。
  根據以上描述,咱們大體能夠猜想到實現kmeans算法的主要三點:
  (1)簇個數 k 的選擇
  (2)各個樣本點到「簇中心」的距離
  (3)根據新劃分的簇,更新「簇中心」
git

2.1 kmeans算法要點

  (1) k 值的選擇
     k 的選擇通常是按照實際需求進行決定,或在實現算法時直接給定 k 值。
  (2) 距離的度量
     給定樣本 x ( i ) = { x 1 ( i ) , x 2 ( i ) , , . . . , x n ( i ) , } x ( j ) = { x 1 ( j ) , x 2 ( j ) , , . . . , x n ( j ) , } i , j = 1 , 2 , . . . , m n 。距離的度量方法主要分爲如下幾種:
    (2.1)有序屬性距離度量(離散屬性 { 1 , 2 , 3 } 或連續屬性):
      閔可夫斯基距離(Minkowski distance)github

d i s t m k ( x ( i ) , x ( j ) ) = ( u = 1 n | x u ( i ) x u ( j ) | p ) 1 p

      歐氏距離(Euclidean distance),即當 p = 2 時的閔可夫斯基距離:
d i s t e d ( x ( i ) , x ( j ) ) = | | x ( i ) x ( j ) | | 2 = u = 1 n | x u ( i ) x u ( j ) | 2

      曼哈頓距離(Manhattan distance),即當 p = 1 時的閔可夫斯基距離:
d i s t m a n ( x ( i ) , x ( j ) ) = | | x ( i ) x ( j ) | | 1 = u = 1 n | x u ( i ) x u ( j ) |

    (2.2)無序屬性距離度量(好比{飛機,火車,輪船}):
      VDM(Value Difference Metric):
V D M p ( x u ( i ) , x u ( j ) ) = z = 1 k | m u , x u ( i ) , z m u , x u ( i ) m u , x u ( j ) , z m u , x u ( j ) | p

      其中 m u , x u ( i ) 表示在屬性 u 上取值爲 x u ( i ) 的樣本數, m u , x u ( i ) , z 表示在第 z 個樣本簇中屬性 u 上取值爲 x u ( i ) 的樣本數, V D M p ( x u ( i ) , x u ( j ) ) 表示在屬性 u 上兩個離散值 x u ( i ) x u ( i ) V D M 距離 。
    (2.3)混合屬性距離度量,即爲有序與無序的結合:
M i n k o v D M p ( x ( i ) , x ( j ) ) = ( u = 1 n c | x u ( i ) x u ( j ) | p + u = n c + 1 n V D M p ( x u ( i ) , x u ( j ) ) ) 1 p

      其中含有 n c 個有序屬性,與 n n c 個無序屬性。
    本文數據集爲連續屬性,所以代碼中主要以歐式距離進行距離的度量計算。
  (3) 更新「簇中心」
     對於劃分好的各個簇,計算各個簇中的樣本點均值,將其均值做爲新的簇中心。

2.2 kmeans算法過程


  輸入:訓練數據集 D = x ( 1 ) , x ( 2 ) , . . . , x ( m ) ,聚類簇數 k ;
  過程:函數 k M e a n s ( D , k , m a x I t e r ) .
  1:從 D 中隨機選擇 k 個樣本做爲初始「簇中心」向量: μ ( 1 ) , μ ( 2 ) , . . . , , μ ( k ) :
  2:repeat
  3:  令 C i = ( 1 i k )
  4:  for j = 1 , 2 , . . . , m do
  5:    計算樣本 x ( j ) 與各「簇中心」向量 μ ( i ) ( 1 i k ) 的歐式距離
  6:    根據距離最近的「簇中心」向量肯定 x ( j ) 的簇標記: λ j = a r g m i n i { 1 , 2 , . . . , k } d j i
  7:    將樣本 x ( j ) 劃入相應的簇: C λ j = C λ j { x ( j ) } ;
  8:  end for
  9:  for i = 1 , 2 , . . . , k do
  10:    計算新「簇中心」向量: ( μ ( i ) ) = 1 | C i | x C i x ;
  11:    if ( μ ( i ) ) = μ ( i ) then
  12:      將當前「簇中心」向量 μ ( i ) 更新爲 ( μ ( i ) )
  13:    else
  14:      保持當前均值向量不變
  15:    end if
  16:  end for
  17:  else
  18:until 當前「簇中心」向量均未更新
  輸出:簇劃分 C = C 1 , C 2 , . . . , C K 算法


  爲避免運行時間過長,一般設置一個最大運行輪數或最小調整幅度閾值,若達到最大輪數或調整幅度小於閾值,則中止運行。
  過程以下圖:
markdown



2.2 kmeans算法分析

  kmeans算法因爲初始「簇中心」點是隨機選取的,所以最終求得的簇的劃分與隨機選取的「簇中心」有關,也就是說,可能會形成多種 k 個簇的劃分狀況。這是由於kmeans算法收斂到了局部最小值,而非全局最小值。機器學習


3 二分k-means算法

  基於kmeans算法容易使得結果爲局部最小值而非全局最小值這一缺陷,對算法加以改進。使用一種用於度量聚類效果的指標SSE(Sum of Squared Error),即對於第 i 個簇,其SSE爲各個樣本點到「簇中心」點的距離的平方的和,SSE值越小表示數據點越接近於它們的「簇中心」點,聚類效果也就越好。以此做爲劃分簇的標準。
  算法思想是:先將整個樣本集做爲一個簇,該「簇中心」點向量爲全部樣本點的均值,計算此時的SSE。若此時簇個數小於 k ,對每個簇進行kmeans聚類( k = 2 ) ,計算將每個簇一分爲二後的總偏差SSE,選擇SSE最小的那個簇進行劃分操做。ide

3.1 kmeans算法過程


  輸入:訓練數據集 D = x ( 1 ) , x ( 2 ) , . . . , x ( m ) ,聚類簇數 k ;
  過程:函數 k M e a n s ( D , k , m a x I t e r ) .
  1:將全部點看作一個簇,計算此時「簇中心」向量: μ ( 1 ) = 1 m x D x
  2:while h < k
  3:  for i = 1 , 2 , . . . , h do
  4:    將第 i 個簇使用 kmeans算法進行劃分,其中 k = 2
  5:    計算劃分後的偏差平方和 S S E i
  5:  比較 k 種劃分的SSE值,選擇SSE值最小的那種簇劃分進行劃分
  5:  更新簇的分配結果
  5:  添加新的「簇中心」
  18:until 當前「簇中心」個數達到 k
  輸出:簇劃分 C = C 1 , C 2 , . . . , C K 函數


3.2 二分k-means算法分析

  二分k-means算法再也不隨機選取簇中心,而是從一個簇出發,根據聚類效果度量指標SSE來判斷下一步應該對哪個簇進行劃分,所以該方法不會收斂到局部最小值,而是收斂到全局最小值。post


引用及參考:
[1]《機器學習》周志華著
[2]《機器學習實戰》Peter Harrington著
[3]https://blog.csdn.net/google19890102/article/details/26149927

寫在最後:本文參考以上資料進行整合與總結,屬於原創,文章中可能出現理解不當的地方,如有所看法或異議可在下方評論,謝謝!
若需轉載請註明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kacaayof-ch.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