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產業供應鏈金融的必經之路

本文是矢鏈科技 CEO 朱亮亮在 CITAHub 企業分享系列第七期中帶來的《區塊鏈是產業供應鏈金融的必經之路》分享。就「區塊鏈技術到底可以解決什麼實際問題」出發,站在了自身企業業務角度,圍繞「產業供應鏈金融」給你們提供了一個解答。

區塊鏈技術信仰

區塊鏈技術信仰是指「共識的力量」,而且更可能是指商業上的共識。也就是說,「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信任問題,在商業環境中構造一個可信的計算環境」,這個觀點已經獲得廣泛的承認,「共識的力量」也是很是強的。依託區塊鏈技術所帶來「共識的力量」,可以減小企業合做間的信任摩擦阻力,順利完成項目落地。算法

因此,真正的技術信仰者,應該走在將技術價值化的路上,將技術價值真正落到實處。任何技術的價值創造過程,都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過程。所以,區塊鏈技術到底可以解決什麼實際問題?「產業互聯網」 成爲其中的一個答案。數據庫

產業供應鏈金融

簡而言之,產業互聯網是一個 ToB 的互聯網。因爲自然具備金融屬性,因此構建在產業互聯網上的供應鏈金融,叫產業供應鏈金融。現階段,矢鏈科技所從事的是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產業供應鏈金融,從而創造價值。本次分享的重點是:「在產業供應鏈金融上,區塊鏈技術到底可以創造什麼價值,以及如何創造價值?」分佈式

所謂「供應鏈金融」,是指爲核心企業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模式。現階段,中小企業的信用廣泛較弱,難以獲得金融機構的承認。可是,憑藉供應鏈金融,能夠容許中小企業根據上下游核心企業的信用而融到資。佈局

什麼是產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指的是「產業+互聯網」的一種形式。在此以前,2001 年產業互聯網的概念就已經被美國沙利文諮詢公司所提出。咱們常常據說的「互聯網+」,「B2B 模式」本質上和產業互聯網是同一個概念。因爲,當時的技術限制,產業互聯網並無獲得關注。直到 2012 年,通用電氣公司(GE)又從新對產業互聯網的概念進行介紹,「產業互聯網」的概念才獲得業界的普遍承認。區塊鏈

那麼,產業供應鏈金融就是構建在產業互聯網上的供應鏈金融。大數據

圖片描述

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

互聯網能夠分爲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指的是消費互聯網,爲了解決 C 端用戶的消費需求;下半場指的是產業互聯網 ,即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若是按照這種劃分方式,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則已經基本飽和,C 端用戶的消費需求也已經獲得很好的知足,加上人口紅利逐步消失,消費互聯網已經很難再有爆發式增加。爲此,消費互聯網開始往供給端延伸。在延伸過程當中,促進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特別是在 2016,2017 年,B2B 平臺受到了資本青睞,發展迅速。人工智能

在這個發展變化的過程當中,鏈接主體和鏈接內容發生了改變。若是說消費互聯網鏈接的是人與人,以及人與企業間的互聯。那麼,產業互聯網則更爲複雜,是人、設備、與企業,甚至企業機構間的互聯。好比,企業與企業 、企業與設備、人與設備間的互聯。同時,鏈接內容也發生了改變。消費互聯網鏈接的是信息,包括第三方支付。可是,產業互聯網鏈接的內容除了信息以外,還連接了價值以及資產。好比,實物資產,也開始經過 IOT 技術進行互聯。spa

圖片描述

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的三種方式

隨着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愈來愈緊密。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主要分爲三種方式,即設計

  • 以傳統行業爲主導,擁抱互聯網
  • 以互聯網企業爲主導,跟產業進行結合
  • 徹底融合的

傳統行業主動擁抱互聯網。好比,長途運輸行業。現階段,中國有 200 多家無車承運人平臺,而這些平臺大部分是傳統物流行業主導。無車承運人平臺在 2017,2018 年,獲得蓬勃的發展,也獲得了資本方青睞。3d

以互聯網企業爲主導,跟產業進行結合的。好比,有不少互聯網巨頭佈局汽車行業。何小鵬的小鵬汽車、李斌的蔚來汽車,甚至雷軍彷佛也要開始造車計劃。此外,好比阿里、京東、網易等互聯網大廠,開始養豬。這些都是互聯網行業去主導的產業互聯網的真實案例。

就徹底融合的案例來講,馬雲的菜鳥物流是很是好的融合形式。在早些年,馬雲曾說不會從事物流快遞。事實證實,馬雲並無放棄物流快遞行業,轉而對菜鳥進行了 1000 億的投資。可是,傳統快遞行業也不甘示弱,順豐聯合了快遞公司成立了豐巢。如今,基本上有豐巢的地方必有菜鳥,有菜鳥的地方也必有豐巢,是真正的近身搏殺。

圖片描述

產業互聯網是 ABCD 技術+

產業互聯網的技術是一種「 ABCD 技術+」,即「AI+Blockchain+Cloud+Data」的技術融合,去改造傳統行業。 無論誰來主導,融合趨勢已經不可避免。在融合過程當中,咱們看到傳統行業的數字化程度愈來愈高,而且更加註重行業標準。其中的緣由是要作數字化,必須得有行業標準。隨着傳統行業數字化和標準化的提升,也爲產業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提供土壤。

同時,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也離不開供應鏈金融的支持。 隨着消費互聯網向供給端延伸,將 C 端用戶和產業進行鏈接,商品和服務就能更加快速的反饋給用戶。而這須要把不少中間環節變得很是扁平、管理高效、成本也要更適合這種互聯網的方式。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它須要兩個支撐,即:技術的進步和金融賦能。

區塊鏈在產業供應鏈金融中的做用

圖片描述

那麼,區塊鏈技術可以在產業供應鏈金融方面起到什麼做用呢?

第一步,利用區塊鏈技術搭建一個可信的計算環境。在可信計算環境下,讓區塊鏈成爲產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橋樑。即便一個產業有了數據 ,有了交易場景,可是這些交易場景數據可信性,能不能獲得金融機構的承認,則須要用區塊鏈技術來實現。那麼,具體是怎麼作?
首先,須要瞭解行業標準化程度。若是標準化程度不夠,則須要去梳理行業標準。
其次,判斷行業互聯網/區塊鏈化程度。若是行業互聯網化程度低,沒有基礎數據支撐,是比較難落地的。
最後,最關鍵的還要看行業自身的金融需求以及可接受的成本。
第二步,肯定好行業後,再同行業內頭部平臺進行合做。從金融機構角度幫助頭部平臺梳理數據,將交易場景作成可穿透、可視化。

產業供應鏈金融落地的三個難點

產業供應鏈金融落地有三個難點,即:商業隱私、交易場景真實性、以及風控模型。現階段,憑藉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協同發力,重點解決這三個問題。

首先,要解決商業隱私保護問題

隨着數權意識逐漸覺醒,企業對自身的交易數據很是敏感。即使是對金融機構,企業也不肯意透露自身隱私數據。傳統行業或者說互聯網行業,對金融的理解程度並不高。能夠看到一個現象,除非是巨頭纔會有金融部門。即使是大平臺,金融能力都是相對弱的。大平臺不知道如何在保護隱私的狀況下,作數據脫敏後和銀行或金融機構打交道。爲此,提供一項區塊鏈技術來幫助大平臺實現商業隱私保護顯得十分重要。

其次,要保證交易場景真實性

現階段金融機構所謂合規是一種表面合規,在考察貿易背景時,只考察發票及合同。可是,在供應鏈金融或者說產業供應鏈金融下,發票和合同是遠遠不夠的。由於,交易場景特別是和具體的某個行業相結合時,是很是複雜的。

爲此,矢鏈科技幫助行業或者行業頭部企業去規整數據。可是,現階段的平臺方,數據不規整的,不可以知足金融機構的需求。

另外,須要提供上鍊前數據的交叉驗證。能夠利用交叉驗證法保證上鍊前的數據真實性,同時用行業數據作預言,來判斷業務的真假。若是數據偏離行業數據標準,則會用這個預言的方式將它捨棄。同時,幫助金融機構作確權標準。

第三,是關鍵風控

每個行業的風控模型都不太同樣,現階段 ToC 的風控作的很好。可是對於 ToB 領域,現階段並無看到比較成熟的風控模型。而且 B 端數據相對較小,基本上難以有龐大的數據庫。因此,須要深刻到行業中,用沉澱的行業數據,來打造一個可以針對該行業的風控模型。雖然,這樣的模型並不適合全行業,但至少能夠知足部分標準化程度較高的行業的主要風控需求。

圖片描述

區塊鏈的價值

那麼,區塊鏈在其中能起到什麼價值呢?主要有兩個層面:

首先是數據層

數據層價值是目前可以看得見、摸得着、最大的一個價值。在產業供應鏈金融中,平臺上撮合的交易規模是很是大,但該平臺主體(公司)的營收會很是小。據瞭解,平臺交易規模達到二三十億是很正常的,但營收可能不到 1000 萬。

因此,若是金融機構拿着平臺主體的財務報表去作授信,只會給予相對較低的額度,而這個額度是遠遠不可能知足它的交易規模。那麼,產業供應鏈金融須要有另一個授信邏輯,根據交易場景的規模去授信。那麼,問題就是怎麼能保證交易場景數據真實性?咱們不可能經過原有方式,拿着合同和發票去授信。爲此,交易場景數據的真實性,會顯得尤其重要。在這個場景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交易場景的防篡改、防僞造的特性,爲交易場景的數據去增信。這方面區塊鏈能夠發揮強大的做用。

其次是資產層面

區塊鏈是生成數字資產。區塊鏈是一個可信的分佈式帳本,從而產生了信任,信任又變成了信用,信用就變成了價值,價值最終成爲資產。可是,這個轉化過程會比較長,現階段咱們仍是從其中選擇幾個點進行業務,好比:

交易場景穿透
特別是一些衍生品、證券化產品,對底層資產的可穿透性要求愈來愈高。區塊鏈溯源是可追溯的,可以知足鏈上資產的可穿透性。因此,除了在實現這個帳本技術以外,也能夠加上通證,去實現數字資產,把控數字資產的整個流轉過程。

智能審批
智能審批也是涉及到產業供應鏈金融的一個特性。傳統金融方案是金融機構自身在作貸款的審批,但加上這個平臺以後,不少金融機構要求平臺自身也須要進行審批。那麼,平臺就變成了資產方。這時,兩邊的審批邏輯若是不一致的話,很容易出問題。而且對帳會很是困難,而使用智能合約,則能夠保證兩邊審批邏輯是一致的。
圖片描述

案例分享:運融鏈

通證經濟:一種新型協做關係的經濟模型
區塊鏈是一個可以改變協做關係的技術,若是沒有通證,必定程度上區塊鏈也就沒有了意義。矢鏈科技的物流金融區塊鏈平臺-運融鏈,面向的是整個物流行業 800 多萬家的小微企業以及個體司機,該羣體對激勵敏感。運融鏈容許小微企業/個體司機作業務時,賺取積分,用積分兌換資產。好比,經過借款,能夠得到獎勵積分,用積分兌換運融鏈上的虛擬資產、加油卡或者ETC充值額度。

那麼,爲何會選擇物流行業?

物流行業標準化程度高,特別是幹線物流。
物流行業通過 2016~2018 年沉澱,不少互聯網平臺開始作物流業務,積累了不少的數據,如今進入是一個好時機。
物流行業對金融需求是很是旺盛的。

現階段物流行業內的帳期嚴重,小微企業可能須要去借高利貸經營。好比,小微企業跑了一單業務,運費可能須要在三個月以後才能拿到。可是,在這三個月以內,小微企業有其它業務須要去運營。那麼,這些小微企業大機率會去找民間資本去借錢。

在這種狀況下,運融鏈就可以幫助小微企業,將應收帳款變成了一個標準化的一個數字資產。該數字資產提供給銀行或者保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時,這些金融機構能夠有一個業務上的抓手。在沒有區塊鏈技術的助力下,金融機構是很難抓到這些小微企業的需求,以及他們的交易場景的數據。即便,可以拿到一些零散的數據,也不會造成一個標準化。

運融鏈是在鏈上設計了一套運力挖礦的算法,小微企業或個體司機,能夠用車的運力在鏈上進行一個挖礦。具體怎麼挖?仍是作運輸業務。只是說在這個運輸業務中,會按照運融鏈的算法來上傳數據,產生與業務規則相適應的算力。

那麼,運融鏈包括哪些數據?具體可分紅兩塊,即:物流數據的基礎交易的數據包財務上的處理,好比發票、付款書的確權經過這些規則以及數據的處理,運融鏈會給出一個運力值。小微企業或個體司機能夠經過這個運力值去做爲貸款的憑證。目前,已經有銀行和保理公司承認了運力值,而且會提供相應的貸款。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