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葉軍:政企數字化轉型,如今是最重要的時機

近日,在烏鎮召開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現場,浙江省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合做開發的政務釘釘首次正式發佈。算法

隨着政務釘釘的正式亮相,政務釘釘事業部總經理葉軍與他帶領的團隊也逐步走進大衆視野。express

政務釘釘如何幫助政府作數字化?阿里巴巴自身又是如何作企業管理數字化的?帶着這些疑問,咱們邀請到了葉軍,從他與他的「組織中臺」故事提及。編程



(政務釘釘事業部&企業智能事業部總經理 葉軍)安全

【阿里第一位計算機博士生】網絡

1999年8月,還在四川大學讀本科時的葉軍,就跟4-5位在校同窗一塊兒搭建了一個名叫「川大望江樓」的網站,並啓動了HOMEFACE項目。這是一個相似於facebook的校園網站,有聊天室、音樂、電影、軟件、書院等不一樣板塊,深受大學生們的喜好。據介紹,在那個計算機網絡還沒有普及的年代,川大望江樓的日均訪問量UV就過萬了,而且成爲了教育網知名網站。架構



(川大望江樓界面)工具

大學畢業後,葉軍選擇繼續留校深造,直到2007年博士畢業,葉軍帶着對互聯網計算機紮實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加入阿里巴巴,成爲阿里第一位計算機系的應屆博士生。佈局

在阿里十餘年裏,葉軍前後任職多個部門,但在葉軍看來,阿里期間他主要作了兩件事:一是作企業營銷相關的技術服務工做二是作阿里內部企業管理與組織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測試

剛進公司時的他在阿里軟件事業部,圍繞toB中小企業作進銷存與CRM系統。此時葉軍負責阿里旺旺統一登錄和企業開放平臺的架構設計,後來這一平臺融入了淘寶開放平臺體系。隨後,葉軍還前後加入到速賣通、ICBU技術部等部門,分別孵化與支持了Aliexpress無線App、「信寶」業務技術。其中「信寶」做爲企業級的信用交易服務,把B2B黃頁網站帶入了交易時代。網站

在這些部門葉軍支持了不少企業營銷相關的技術工做,同時也讓他看到了企業在「交易」背後,企業自己信息化、數字化發展的重要性。

有了這個念頭後,葉軍來到企業智能事業部,帶領部門着手阿里內部的企業管理數字化轉型。



(葉軍在企業智能事業部員工大會上講話)

【組織中臺:阿里的企業管理數字化轉型】

葉軍認爲,數字經濟時代,面對激烈的商業競爭,企業最爲關注的一點就是如何得到持續且高質量的增加,這背後比拼的最重要因素仍是組織內部的協同效率。一家有競爭力的企業,一方面有能力管理好客戶,另外一方面,須要有能力管理好組織、員工。

同時他也發現,隨着阿里巴巴的業務環境變化,投資併購生態公司的不斷出現與融入;公司組織協同模式從原來金字塔向扁平化、網狀協同發展。組織內部的協同效率並不只僅是研發一個系統,讓線上比線下節省多少時間和成本的問題。

負責阿里集團組織內部協同辦公與運營管理的部門正是企業智能事業部。

這些工做提及來好像容易,但葉軍經過系統梳理後才發現,這個部門爲阿里巴巴人、財、法、事、物、場和協同辦公等核心職能,研發和沉澱了超百款產品,業務專業性,服務定製化和系統模型架構的複雜性超乎想象。

隨之而來的是更加嚴峻的挑戰:如何打通這些系統。

當時,在阿里巴巴的中臺戰略下,整個集團的運營數據能力、產品技術能力進行整合,對各前臺業務進行強力支撐。阿里業務與技術中臺打通。企業組織層面的系統打通迫在眉睫。



「最初,這些系統就像一個個SaaS軟件同樣,只能在其特定的領域服務,沒法承載大中型企業的數字化管理,更沒法爲更多經濟體企業提供規模化的服務。「葉軍看到,如今組織的協同效率拼的是數字化、智能化。

「有句老話叫‘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在一家企業中,買一個財務系統很容易,買一個採購系統也很容易,難的是把財務和採購系統鏈接起來。」葉軍表示,「數字經濟愈來愈成爲整個經濟形態的強大推進力,企業生產經營的數字化轉型、企業管理數字化轉型,如今都是最重要的時機。」



「人、財、法、事、物、場應該是一體化的服務提供者。要創建一體化的服務提供,必須把底層的信息孤島鏈接起來。咱們建設完整的中臺基礎能力,就能把這些信息鏈接起來,而且在此基礎上支持企業智能決策。」葉軍是這樣描述他心中的「組織中臺」。

爲此,他牽頭打通阿里巴巴企業人、財、法管理運營和協同系統,帶領團隊作了三件事:一、打通系統主數據;二、在各領域落地中臺化標準;三、統一技術並提高交付能力。今後開始從0到1打造組織中臺。

打通系統主數據,就是把阿里巴巴經濟體組織多環境下的人事、財務、空間等核心主數據打通,從而讓系統能真正鏈接、協同起來。

爲了打通主數據,在此以前,葉軍還率先作了集團權限帳號體系的一體化建設,打通集團內部七、8千個應用系統,實現了「無密碼免登」。「員工在各個應用之間的登錄不須要進行任何有感知的操做、切換。」,在阿里巴巴組織部的年度評選上,這一項目還得到了組織部頒佈的最高榮譽:阿里巴巴2017年度「客戶第一」紅草莓獎。



(阿里巴巴組織部頒發的紅草莓獎)

中臺化標準的創建與統一技術與提高交付能力,則能夠解決企業服務規模化和定製化的問題。

阿里經濟體下的集團各個部門、各業務單元業務需求很是繁複。「就拿螞蟻集團和菜鳥集團來講,兩個業務的管理需求差別性很大。由於他們的監管合規要求徹底不一樣,因此對工做的系統流程、界面等要求都不一樣,甚至審批流都不同。都要進行定製改造」。

中臺化標準是企業管理的強有力抓手。目前,葉軍與團隊就根據阿里巴巴經濟體的業務性質劃分出不一樣的治理標準。

標準以後則是經過統一研發技術選型和業務交付模式,讓業務能夠實現快速定製交付。既將開發投入成本降到最低,又能及時知足業務的個性化需求。

「過去,大麥網主要經過傳統的郵件形式進行企業管理與運營,工做效率有限。但若是從新開發一套完整的OA系統,從需求排期、調研、編程開發、測試到上線,整個週期都須要投入大量開發資源,耗時耗力。但如今,大麥網的業務同窗在企業中臺的技術支撐下,能夠自發完成流程搭建」。

據介紹,這一技術能力還經過阿里雲對外輸出,幫助1000多家企業快速部署系統與應用。



(今年3月,阿里自研的0代碼開發平臺「宜搭」正式上雲)

"咱們有能力把這個‘組織中臺’,賦能給大中型企業組織,支持他們的數字化轉型建設,解放信息孤島"。葉軍表示。

除了服務企業外,目前,葉軍與其團隊在阿里內部探索的這套組織中臺實踐經驗,還陸續輸出到了數字政府領域,第一個合做的對象即是浙江省政府。

【政務釘釘:政務協同辦公總平臺】

浙江探索政府數字化轉型由來已久,但要實現政府數字化轉型並不容易。在浙江,僅是省級機構,便對應着60多個部門,造成大約2000個系統,加上各地市、區縣,浙江全省的政府部門運行着2萬多個信息系統。而這2萬多個信息系統大都彼此獨立,造成了一個個「數據煙囪」和「信息孤島」。

阿里巴巴認爲,數字政府正在從以「網上政務」爲核心的1.0時代,走向以「數據化運營」爲核心的2.0時代。

今年7月,阿里巴巴宣佈服務數字政府戰略升級。而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佈的政務釘釘,則進一步豐富了阿里在服務數字政府的戰略佈局。

葉軍表示,「阿里是中臺理念的創造者,咱們積累了不少產品技術的理念。因此咱們進入政務領域時,一開始就是中臺思惟支持羣衆在線、政府釘釘實現政府在線,人、財、事、物的數字化運營的理念。」

在葉軍看來,從阿里的數字化轉型,到政府的數字化轉型,企業組織中臺運營的一些根本問題、需求是相通的:

「之前政府和大公司同樣存在‘部門牆’、‘數據牆’,戶籍系統某個數據在公安系統多是不通的,開個餐館、辦個出生證等要跑不少次才能辦完,如今爲何能作到最多跑一次,由於底層的數據通了,協同就變得很快。」

做爲改革的技術工具,浙江政務釘釘「浙政釘」的目標就是與政府治理機制改革協同前進,拆掉「數據煙囪」,串聯「信息孤島」,達到強協同,提效能,促公開。



(浙江省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合做開發的政務釘釘發佈會現場)

「政務協同看似簡單,但和平常社交、商務辦公有很大不一樣,一來特別注重信息安全,二來組織性特別強。」葉軍說,「通常的社交APP是促進人和人的連接協同,可是政務工做須要的是人和組織的協同。具體來講,政務人員表明的並非我的,而是表明組織,表明公職身份協同工做。」

一個典型的場景是,當須要與某個政府部門協做時,通常是按照業務條線、職位、事務按圖索驥,是「找職位」,而不是直接「找人」。

針對政務工做的特色,政務釘釘對產品作了全新的設計。

例如,在安全性上,政務釘釘採用高強度算法實施整庫加密保護,確保數據安全。並且,新版的政務釘釘設計了更加靈活的部署方式和更全面的功能,包括專有云、混合雲等部署方式。

在具體功能上,政務釘釘也作了大量的專門化設計。例如,政務釘釘設計了政務專屬通信錄,這一通信錄支持按多類型設置通信錄的可見性,可分級分權管理通信錄,確保有序管理。

不只是通信錄,政務釘釘總體也可實現千人千面的效果:政府工做人員能夠根據實際工做須要,支持按身份切換工做臺,實現因人而異的工做門戶和個性化配置的應用菜單。



(政務釘釘工做界面,根據具體工做須要,不一樣工做人員會有不一樣工做界面)

經過這些設計,浙江實現了政務組織全在線。

下一步政務釘釘要服務全國的政府「客戶」。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TO、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介紹,政務釘釘在浙江運行是很是成功的。「這對阿里巴巴也是很是有價值的一件事情。咱們爲客戶創造了價值,也積累了能力。將來,政務釘釘還將服務國家部委、大型央企等等」。

這一重擔落在了葉軍身上,但對於葉軍來講,這不是一個新的起點。「咱們一直在數字化轉型的跑道上奮力往前。」

原文連接

本文爲雲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容許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