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公司值得加入?

以前公衆號留言裏呼聲最高的就是立刻到了畢業季,不少大四狗開始找工做了,讓我出個專題給些建議,我粉絲裏有很多是學生,我是親身經歷過學生時代的迷茫,也許如今個人意見不見得多好,可是對於學生朋友或者應屆生來講絕對有幫助!學習

畢業生首先應該最糾結的就是不知道簡歷該投給什麼公司,或者無法判斷什麼樣的公司才值得加入?資源

對於作技術的優先選擇互聯網科技公司,沒有別的緣由,由於互聯網公司纔是真正的技術驅動型的,技術部是整個公司的核心部門,我相信除了薪資,大部分人都想加入一家公司的核心部門吧,舉個例子,若是你去銀行工做幹着IT的活,你技術再牛逼,人家銀行的核心部門永遠是金融方面的業務,你這匹千里馬可能很難遇到伯樂。產品

那麼大部分公司通常能夠分爲以下幾個類型:基礎

1. BAT一二線互聯網公司

這類公司除了BAT以外,你們耳熟能詳的小米、360、京東、網易、新浪、美團等也算做這類公司,這類公司的廣泛市值或者估值很高,一些應屆生想要加入通常要求名校畢業,計算機相關技能基礎紮實,學歷成績頂尖。普通二本學校的學生想進入很困難。美團

加入這類公司的好處就是,能夠直接接觸各類大牛,並且待遇確定很不錯,在某個領域能鑽研的很深,有牛人指導,接觸上千萬的用戶,想不進步都難,並且之後跳槽直接是BAT出來的,臉上貼金,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互聯網

可是一樣也有一些缺點,好比這類公司廣泛規模比較大,大都靠規章制度管理,流程繁瑣,死板的晉級制度,可能你工做1年了考覈通常沒晉級,下次必須再等一年纔有機會。技術上可能在某一領域研究很深,可是基本是螺絲釘模式,通常只會讓你把所在領域作好就好了,除此以外其餘領域與業務很難接觸到,這裏人才輩出,多你一個很少,少你一個很多!簡歷

2. 外包公司

這種公司目前市面上不少,不建議投遞,除非找不到工做那就先湊合幹吧,畢竟養家餬口是最優先的。不建議加入的緣由是這類公司大多加班嚴重,沒任何福利,對代碼、對產品要求極低,大可能是知足客戶要的功能就好了,根本不會考慮什麼代碼質量、後續維護啥的,就不過多討論了,總以外包公司是最差的選擇。技術

3. 創業公司

首先說明觀點,我是比較支持加入創業公司的。數據

如今創業公司的待遇不比一線互聯網公司低了,有些甚至還比他們要高,並且在創業公司比較靈活,沒有各類複雜的流程、會議什麼的,除了技術自己以外還有機會接觸其餘領域,如產品、運營、數據等等,可能你不想要主動學習那麼多東西,可是對於年輕人來講,多學習點東西總沒壞處,多掌握一項技能你就比別人多一份選擇的機會,可是前提是要先把本身本職工做作好,作精,純技術人不建議往全而不精的方向發展。創業

創業公司通常不像一線公司人才輩出,不少人才都是內部發現並培養的,一旦你作出好成績,在公司嶄露頭角,那麼很快便被發現,將頗有機會承擔更多更大的業務。若是作得好,甚至會有期權獎勵,也許將來公司上市了,你就是下一個百萬、千萬富翁也說不定。

可是創業公司不少,如何選擇創業公司呢?

通常來講資金是撐住一個公司發展最基礎的東西,創業公司屬於高風險高回報的公司,聽說95%以上的創業公司最後都沒能堅持下去,可是即使如此,創業公司依然層出不窮,由於每一個創業者都認爲他們屬於那5%。

創業公司按照融資流程有以下幾個階段:
天使輪,A輪,B輪,C輪,D輪,E輪...

通常來講沒拿到融資的創業公司基本不用考慮了,這種公司通常工資比較低,一開始都是靠創始成員本身的錢撐着,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講不建議加入,畢竟咱們剛畢業沒多久,確定要養家餬口,基本的薪資保證必定要有的。

天使輪和A輪通常屬於「初創型公司」,屬於業務剛起步不久,人員和資源都會物盡其用,可是這個階段只能說明公司有人投資你了,這點錢應該撐不下多久的,通俗點講這個階段就是:你要的錢我給你了,有了最初始的這筆錢基本算是有把事情作好的機會了,否則沒錢根本連機會都沒有。這個階段加入公司屬於高風險高回報,由於薪資可能稍低,並且有隨時致使實業的風險,可是一旦發展起來,除了本身能力有所成長,應該還有不錯的期權回報。

基本到了B輪融資能夠算是「成長型公司」了,說明這家公司活下來了,這個時候公司的核心業務算是穩定了,這個階段的公司通常在穩定發展核心業務的時候也在尋求突破,生存對他來講不是最大問題了。這個階段加入公司風險相對較低,薪資方面也不會不好,可是期權發放應該只有那些能力不錯,給公司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機會獲取。

若是到了C輪、D輪基本屬於「成熟型公司」了,這個時候公司規模、人員配備也很完整了,對他們來講他們的最大的目標是擴大規模,增長收入,爭取上市。這個階段加入公司薪資方面確定比較高,可是期權的獎勵就更是嚴格了,通常來講只有業內大牛加入纔有機會有期權獎勵,普通人基本不用想。

D輪以上基本就考慮上市問題了,固然若是融資太頻繁,甚至到了E輪,F輪等那也不是什麼好事,只能說明公司的花錢能力太大,可是商業模式還不是很成熟,沒有賺錢能力。

因此綜合以上推薦加入B輪以上的公司,有回報,有成長,風險相對也較小,固然在融資能力的前提下,若是能選擇一些注重產品,技術氛圍不錯的公司那簡直就是你們期待的公司了!

最後順便說下,可能有些人一直夢想着能加入BAT,可是學歷跟不上,能力又通常,不用擔憂,校招應不上,參加社招同樣有機會,通常工做三年左右就有很大機會,但那個時候你的閱歷與想法就不必定還會這樣想了,好比我剛開始作Android的時候就夢想着若是有一天能進入BAT該多好啊,可是那時我投了簡歷人家根本鳥都沒鳥我,現現在我不只不鳥他們,不少時候我還很不認同他們的價值觀,個人想法與思惟不再是當初的我了。

人生的樂趣在於,你永遠沒法預知你生涯的下一階段會是什麼樣子!

以上純屬我的見解,對錯不負責,僅做參考。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