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七道程序員
來源: 我是南七道(ID:nanqidao33) 網絡
最近一年以內,互聯網界作工具類的軟件公司發生了五件事。任何單獨的一件事,只能說明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出現了變化,但連在一塊兒看,就能看出工具軟件行業,已經出現了轉折性的變化。工具
第一件事,視頻編輯類 App 愛剪輯開始收費了。短視頻火了,相應的剪輯工具也火起來了。可是在近期,有網友反饋,愛剪輯強制升級以後,要打賞 9.9 元紅包才能夠繼續使用。由於一直都是免費的,忽然收費,網友情緒反彈。有網友稱,這多是收費的試水。spa
第二件事,2020 年 2 月 20 日,谷歌忽然宣佈,從 Google Play 商店中刪除超過 600 箇中國 App,終止廣告網絡等全部合做。僅僅是獵豹移動,旗下就有 45 款應用被下架,涉及工具、遊戲、直播業務。獵豹 2014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消息公佈後,獵豹股價暴跌,目前已是 2 美金左右,歷史最低水平,比高點跌去 94%。視頻
第三件事,2019 年 11 月底,曾經是電腦必備的免費工具暴風影音,官網和 App 均中止運營,暴風集團創始人馮鑫被捕後,股價從最高 123.82 元跌到如今 2 元多,跌幅高達 98%,如今公司只剩下一名員工,等待退市。blog
第四件事,美顏必備工具的美圖秀秀剛發佈 2019 年度財報,2019 年,美圖月活用戶爲 2.82 億,同比下滑幅度達 7.8%。2019 年整年收入 9.779 億元人民幣,淨虧損 1.908 億元。股價從最高 23.05,跌到如今 1.51,跌幅接近 95%。遊戲
第五件事,根據新華網 2019 年 10 月報道,證監會披露,用戶超過 6.5 億的天氣工具軟件墨跡天氣,上市申請未經過。市場分析認爲,這家公司首發未經過,關鍵是沒有技術壁壘。get
這五件事看起來沒有任何關係,但實際上內核是高度關聯的。他們的主業,所有都是作工具類軟件的,並且是免費軟件。他們的發展都遇到了麻煩。相似愛剪輯這樣開始免費、中途收費,實際上是一種很危險的遊戲,很容易激起用戶的逆反心理,今後粉轉路,甚至粉轉黑。博客
有限的免費,無限的收費直播
老美克里斯·安德森曾經寫了一本關於互聯網經濟的書,名字叫《免費:商業的將來》,在他看來,免費是將來。他在書中說「新型的免費商業模式是一種創建在以電腦字節爲基礎上的經濟學,而非過去創建在物理原子基礎上的經濟學。這是數字化時代一個獨有特徵,若是某樣東西成了軟件,那麼它的成本和價格也會不可避免地趨於零。這種趨勢正在催生一個巨量的新經濟,這也是前所未有的。」360 創始人周鴻禕所以對他大加讚揚,很認同他的觀點。
按這個原理,免費的公司應該越作越大越強纔是,但事實是,凡是推行免費的軟件,總體發展狀況都不太好,或者後續發展乏力。這是爲何呢?
美團創始人王興特別推薦的一本書《有限與無限的遊戲》,做者是詹姆斯·卡斯,紐約大學宗教歷史系教授。詹姆斯的研究範圍是機器、戰爭、時間、性、宗教、文學等這些與人類歷史發展的關係,固然商業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了。他說,「這世上至少有兩種遊戲。一種可稱爲有限遊戲,另外一種爲無限遊戲。有限遊戲以取勝爲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爲目的。」
免費和收費軟件分別屬於哪一種遊戲呢?表面上看,免費是屬於無限遊戲,由於不要錢,能夠沒有限制的傳播發展。而收費的軟件,由於有費用門檻,因此傳播受到限制,要延續很難。
事實偏偏相反。在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上,免費確實完成了中國網民的科普,推進了互聯網的發展。但最後卻證實,只有可持續的收費生態才能走得更遠。
殺死免費的不是收費,倒是免費本身。
在免費這本書裏,做者說「免費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是最大化推廣產品和服務的上佳手段,但若是這並不是你的終極目標的話,那麼就會產生副作用。」獵豹就是這句話極好的證實,一家公司的終極目標,不是義務的推本身的產品和服務,而是經過這種看起來免費的方式,得到本身公司的收益。
獵豹出事以前是中國出海項目中,數據最好的公司之一(注意,不是最成功)。此次被團滅,軟件從谷歌被下架。主要緣由是兩個:一是觸犯了歐美用戶的隱私條款,另一個就是由於獵豹是免費軟件,它是靠着廣告來生存的,這種模式在壯大後,直接觸及到了 Facebook、Google 的底線,廣告也是它們的生命線,Facebook95% 的收入都來自廣告。
獵豹的遊戲規則中,免費只是推廣業務的手段,這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盈利和賺錢。可是,它的免費註定了它要不斷在廣告上絞盡腦汁,想辦法賺更多錢,由於要持續壯大,沒有更佳的方式。收費是屬於無限遊戲。由於收費,公司和項目得到了正向激勵,有更多精力來不斷創新,給用戶提供更多服務。更好的產品能夠傳播得更遠,發展更好。
而免費的軟件,雖然沒有費用門檻,因此後續爲了發展,只能強制加入廣告等影響用戶體驗的收入項目,時間久了,傳播反而受到限制,或者受到相似谷歌等大平臺限制。要延續很難。任何的免費的東西,都會帶來另外一方面的高昂代價的付出。免費的軟件,會影響用戶的注意力,花費用戶更多的時間,最終這種負面影響到公司發展。
咱們來看看收費的成功模式:
微軟:一開始誕生就是靠着 office 系列賺錢,後來搞雲服務等,也是收費的,儘管剛經歷了美股的各類暴跌暴漲,如今市值依然高達 1.26 萬億美金,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
Zoom:一家中國人在美國創立的在線視頻會議軟件,一開始就是收費的,還不便宜,一年最少幾千塊 RMB 起。根據 2020 財年 Q4 財報顯示,「期內營收 1.883 億美圓,同比增 78%。」在疫情刺激下,它成了 2020 年美股最閃耀的股票之一,無論大盤怎麼暴跌,它的股價依然是翻倍的增加。
萬興科技:付費軟件出海標杆企業之一。萬興創立開始就是收費模式,已經在A股上市。用戶在 SaaS 服務模式下,根據須要,選擇不一樣的功能模塊和使用時長。面向視頻創做者的喵影工廠,其海外版 Filmora 在全球擁有 1 億用戶,遍佈歐美及日本、東南亞。除此以外,旗下萬興 PDF 專家、萬興恢復專家等都是付費模式。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
爲何互聯網收費是必然的大趨勢?由於要持續發展,用戶要有好的體驗,商業模式不得不變。
一貫推崇免費模式的周鴻禕,他創立的 360 在 2020 年開始推出了收費的企業版。互聯網的廣告模式在當下依然有效,但隨着流量的分散,用戶使用習慣改變,光靠廣告已經很難再續昨日的榮光。經過收費才能保障企業正常的創新投入,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互聯網時代,免費與匱乏,收費與豐富,實際上是高度關聯的。在免費的大衆的網絡裏,免費的東西遍地皆是,但用戶的精力,用戶的時間倒是固定,因而這些相對固定的東西,就變成了稀缺性的物品,變得更加珍貴。
在獲取免費軟件的過程當中,由於軟件的廣告,由於須要各類分享、各類邀請好友加入來得到免費權限,咱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被消耗注意力從而變得匱乏。而收費的服務,除了有利於項目持續運轉,關鍵是,可讓用戶更集中注意力,其精力和時間成本也所以下降。
結合免費和收費的優勢,因而出現了一類模式:一個軟件,基礎功能免費,但須要使用更高級功能時,就必須收費;或者是高級功能,能夠無償使用數次,以後再進行收費。這就是如今最流行的模式:基礎功能免費,但增值服務收費。這既符合互聯網的開放政策,同時也有利於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經過免費進行用戶體驗和推廣,經過收費得到更多收益,保持項目良性發展。這成了互聯網項目方和用戶的共識。
從這個角度上說,經濟學裏的「免費的事物,是最貴的。」這句話永不過期,在崇尚免費的互聯網界,也依然有效。
來自:
我是南七道(ID:nanqidao33)
固然,也有博客園園友持反對意見:
第1樓 augustheart 發表於 2020-04-13 12:15
免費收費都是正常的運營手段,致使這些軟件潰敗的是胃口愈來愈大的商業模式。 明明只是一個播放軟件,卻要講故事講成航天飛機。不應擴大的東西,想要持續下去,就必須理智地保持小而美的狀態。 固然,自己有的人的目的就只是圈錢,那和免費難免費毫無關係,只是一個圈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