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開發中,咱們常常會有發佈需求,並且還會遇到各類環境,好比:線上環境(Online),模擬環境(Staging),開發環境(Dev)等。最簡單的就是手動構建、上傳服務器,但這種方式太過於繁瑣,使用持續集成能夠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推薦瞭解一下Jenkins。 Jenkins構建也有不少種方式,如今使用比較多的是自由風格的軟件項目(Jenkins構建的一種方式,會結合SCM和構建系統來構建你的項目,甚至能夠構建軟件之外的系統)的方式。針對單個項目的簡單構建,這種方式已經足夠了,可是針對多個相似且又存在差別的項目,就難以知足要求,不然就須要大量的job來支持,這就存在,一個小的變更,就須要修改不少個job的狀況,難以維護。咱們團隊以前就存在這樣的問題。前端
目前,咱們團隊主要負責開發和維護多個Android項目,並且每一個項目都須要構建,每一個構建流程很是相似但又存在必定的差別。好比構建的流程大概以下:java
整個流程大致上是相同的,可是又存在一些差別。好比有的構建能夠沒有單元測試,有的構建不用觸發自動化測試,並且構建結果通知的負責人也不一樣。若是使用自由風格軟件項目的普通構建,每一個項目都要創建一個job來處理流程(可能會調用其餘job)。node
這種處理方式本來也是能夠的,可是必須考慮到,可能會有新的流程接入(好比二次簽名),構建流程也可能存在Bug等多種問題。不管哪一種狀況,一旦修改主構建流程,每一個項目的job都須要修改和測試,就必然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針對這種狀況,咱們使用了Pipeline的構建方式來解決。android
固然,若是有項目集成了React Native,還須要構建JsBundle。在Native修改之後,JsBundle不必定會有更新,若是是構建Native的時候一塊兒構建JsBundle,就會形成不少資源浪費。而且直接把JsBundle這類大文件放在Native的Git倉庫裏,也不是特別合適。git
本文是分享一種Pipeline
的使用經驗,來解決這類問題。程序員
Pipeline也就是構建流水線,對於程序員來講,最好的解釋是:使用代碼來控制項目的構建、測試、部署等。使用它的好處有不少,包括但不限於:github
Stage Viewshell
新建一個Pipeline項目,寫入Pipeline的構建腳本,就像下面這樣: 後端
對於單個項目來講,使用這樣的Pipeline來構建可以知足絕大部分需求,可是這樣作也有不少缺陷,包括:既然存在缺陷,咱們就要找更好的方式,其實Jenkins提供了一個更優雅的管理Pipeline腳本的方式,在配置項目Pipeline的時候,選擇Pipeline script from SCM
,就像下面這樣: api
如此以來,咱們的構建數據來源分爲三部分:job UI界面、倉庫的通用Pipeline腳本、項目下的特殊配置,咱們分別來看一下:
在配置job的時候,選擇參數化構建過程,傳入項目倉庫地址、分支、構建通知人等等。還能夠增長更多的參數 ,這些參數的特色是,可能須要常常修改,好比靈活選擇構建的代碼分支。
在項目工程裏面,放入針對這個項目的配置,通常是一個項目固定,不常常修改的參數,好比項目名字,以下圖:
QA提一個Bug,咱們須要肯定,這是哪次的構建,或者要知道commitId,從而方便進行定位。所以在構建時,能夠把構建信息注入到APK之中。
gradle.properties
# 應用的後端環境
APP_ENV=Beta
# CI 打包的編號,方便肯定測試的版本,不經過 CI 打包,默認是 0
CI_BUILD_NUMBER=0
# CI 打包的時間,方便肯定測試的版本,不經過 CI 打包,默認是 0
CI_BUILD_TIMESTAMP=0
複製代碼
#使用的是gradle.properties裏面注入的值
buildConfigField "String", "APP_ENV", "\"${APP_ENV}\""
buildConfigField "String", "CI_BUILD_NUMBER", "\"${CI_BUILD_NUMBER}\""
buildConfigField "String", "CI_BUILD_TIMESTAMP", "\"${CI_BUILD_TIMESTAMP}\""
buildConfigField "String", "GIT_COMMIT_ID", "\"${getCommitId()}\""
//獲取當前Git commitId
String getCommitId() {
try {
def commitId = 'git rev-parse HEAD'.execute().text.trim()
return commitId;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複製代碼
mCIIdtv.setText(String.format("CI 構建號:%s", BuildConfig.CI_BUILD_NUMBER));
mCITimetv.setText(String.format("CI 構建時間:%s", BuildConfig.CI_BUILD_TIMESTAMP));
mCommitIdtv.setText(String.format("Git CommitId:%s", BuildConfig.GIT_COMMIT_ID));
複製代碼
通用腳本是抽象出來的構建過程,遇到和項目有關的都須要定義成變量,再從變量裏進行讀取,不要在通用腳本里寫死。
node {
try{
stage('檢出代碼'){//從git倉庫中檢出代碼
git branch: "${BRANCH}",credentialsId: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url: "${REPO_URL}"
loadProjectConfig();
}
stage('編譯'){
//這裏是構建,你能夠調用job入參或者項目配置的參數,好比:
echo "項目名字 ${APP_CHINESE_NAME}"
//能夠判斷
if (Boolean.valueOf("${IS_USE_CODE_CHECK}")) {
echo "須要靜態代碼檢查"
} else {
echo "不須要靜態代碼檢查"
}
}
stage('存檔'){//這個演示的Android的項目,實際使用中,請根據本身的產物肯定
def apk = getShEchoResult ("find ./lineup/build/outputs/apk -name '*.apk'")
def artifactsDir="artifacts"//存放產物的文件夾
sh "mkdir ${artifactsDir}"
sh "mv ${apk} ${artifactsDir}"
archiveArtifacts "${artifactsDir}/*"
}
stage('通知負責人'){
emailext body: "構建項目:${BUILD_URL}\r\n構建完成", subject: '構建結果通知【成功】', to: "${EMAIL}"
}
} catch (e) {
emailext body: "構建項目:${BUILD_URL}\r\n構建失敗,\r\n錯誤消息:${e.toString()}", subject: '構建結果通知【失敗】', to: "${EMAIL}"
} finally{
// 清空工做空間
cleanWs notFailBuild: true
}
}
// 獲取 shell 命令輸出內容
def getShEchoResult(cmd) {
def getShEchoResultCmd = "ECHO_RESULT=`${cmd}`\necho \${ECHO_RESULT}"
return sh (
script: getShEchoResultCmd,
returnStdout: true
).trim()
}
//加載項目裏面的配置文件
def loadProjectConfig(){
def jenkinsConfigFile="./jenkins.groovy"
if (fileExists("${jenkinsConfigFile}")) {
load "${jenkinsConfigFile}"
echo "找到打包參數文件${jenkinsConfigFile},加載成功"
} else {
echo "${jenkinsConfigFile}不存在,請在項目${jenkinsConfigFile}裏面配置打包參數"
sh "exit 1"
}
}
複製代碼
輕輕的點兩下Build with Parameters
-> 開始構建
,而後等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收到郵件。
以上,僅僅是針對咱們當前遇到問題的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可能並不徹底適用於全部場景,可是能夠根據上面的結構進行調整,好比:
自由風格的軟件項目
的job,把它們做爲基礎服務,在Pipeline中調用這些基礎服務等。當項目引入了React Native之後,由於技術棧的緣由,React Native的頁面是由前端團隊開發,但容器和原生組件是Android團隊維護,構建流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方案 | 說明 | 缺點 | 優勢 |
---|---|---|---|
手動拷貝 | 等JsBundle構建好了,再手動把構建完成的產物,拷貝到Native工程裏面 | 1. 每次手動操做,比較麻煩,效率低,容易出錯 2. 涉及到跨端合做,每次要去前端團隊主動拿JsBundle 3. Git不適合管理大文件和二進制文件 |
簡單粗暴 |
使用submodule保存構建好的JsBundle | 直接把JsBundle放在Native倉庫的一個submodule裏面,由前端團隊主動更新,每次更新Native的時候,直接就拿到了最新的JsBundle | 1. 簡單無開發成本 2. 不方便單獨控制JsBundle的版本 3. Git不適合管理大文件和二進制文件 |
前端團隊能夠主動更新JsBundle |
使用submodule管理JsBundle的源碼 | 直接把JsBundle的源碼放在Native倉庫的一個submodule裏面,由前端團隊開發更新,每次構建Native的時候,先構構建JsBundle | 1. 不方便單獨控制JsBundle的版本 2. 即便JsBundle無更新,也須要構建,構建速度慢,浪費資源 |
方便靈活 |
分開構建,產物存檔 | JsBundle和Native分開構建,構建完了的JsBundle分版本存檔,Native構建的時候,直接去下載構建好了的JsBundle版本 | 1. 經過配置管理JsBundle,解放Git 2. 方便Jenkins構建的時候,動態配置須要的JsBundle版本 |
1. 須要花費時間創建流程 2. 須要開發Gradle的JsBundle下載插件 |
前端團隊開發頁面,構建後生成JsBundle,Android團隊拿到前端構建的JsBundle,一塊兒打包生成最終的產物。 在咱們開發過程當中,JsBundle修改之後,不必定須要修改Native,Native構建的時候,也不必定每次都須要從新構建JsBundle。而且這兩個部分由兩個團隊負責,各自獨立發版,構建的時候也應該獨立構建,不該該融合到一塊兒。
綜合對比,咱們選擇了使用分開構建的方式來實現。
由於須要分開發布版本,因此JsBundle的構建和Native的構建要分開,使用兩個不一樣的job來完成,這樣也方便兩個團隊自行操做,避免相互影響。 JsBundle的構建,也能夠參考上文提到的Pipeline的構建方式來作,這裏再也不贅述。 在獨立構建之後,怎麼才能組合到一塊兒呢?咱們是這樣思考的:JsBundle構建之後,分版本的儲存在一個地方,供Native在構建時下載須要版本的JsBundle,大體的流程以下:
這個流程有兩個核心,一個是構建的JsBundle歸檔存儲,一個是在Native構建時去下載。
方案 | 缺點 | 優勢 |
---|---|---|
直接存檔在Jenkins上面 | 1. JsBundle不能彙總瀏覽 2. Jenkins不少人可能要下載,命名帶有版本號,時間,分支等,命名不統一,不方便構建下載地址 3. 下載Jenkins上面的產物須要登錄受權,比較麻煩 |
1. 實現簡單,一句代碼就搞定,成本低 |
本身構建一個存儲服務 | 1. 工程大,開發成本高 2. 維護起來麻煩 |
可擴展,靈活性高 |
MSS (美團存儲服務) |
無 | 1. 儲存空間大 2. 可靠性高,配合CDN下載速度快 3. 維護成本低, 價格便宜 |
這裏咱們選擇了MSS。 上傳文件到MSS,可使用s3cmd
,但畢竟不是每一個Slave上面都有安裝,通用性不強。爲了保證穩定可靠,這裏基於MSS的SDK寫個小工具便可,比較簡單,幾行代碼就能夠搞定。
private static String TenantId = "mss_TenantId==";
private static AmazonS3 s3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if (args == null || args.length != 3) {
System.out.println("請依次輸入:inputFile、bucketName、objectName");
return;
}
s3Client = AmazonS3ClientProvider.CreateAmazonS3Conn();
uploadObject(args[0], args[1], args[2]);
}
public static void uploadObject(String inputFile, String bucketName, String objectName) {
try {
File file = new File(inputFile);
if (!file.exists()) {
System.out.println("文件不存在:" + file.getPath());
return;
}
s3Client.putObject(new PutObjectRequest(bucketName, objectName, file));
System.out.printf("上傳%s到MSS成功: %s/v1/%s/%s/%se", inputFile, AmazonS3ClientProvider.url, TenantId, bucketName, objectName);
} catch (AmazonServiceException ase) {
System.out.println("Caught an AmazonServiceException, which " +
"means your request made it " +
"to Amazon S3, but was rejected with an error response" +
" for some reason.");
System.out.println("Error Message: " + ase.getMessage());
System.out.println("HTTP Status Code: " + ase.getStatusCode());
System.out.println("AWS Error Code: " + ase.getErrorCode());
System.out.println("Error Type: " + ase.getErrorType());
System.out.println("Request ID: " + ase.getRequestId());
} catch (AmazonClientException ace) {
System.out.println("Caught an AmazonClientException, which " +
"means the client encountered " +
"an internal error while trying to " +
"communicate with S3, " +
"such as not being able to access the network.");
System.out.println("Error Message: " + ace.getMessage());
}
}
複製代碼
咱們直接在Pipeline裏構建完成後,調用這個工具就能夠了。 固然,JsBundle也分類型,在調試的時候可能隨時須要更新,這些JsBundle不須要永久保存,一段時間後就能夠刪除了。在刪除時,能夠參考MSS生命週期管理。因此,咱們在構建JsBundle的job裏,添加一個參數來區分。
//根據TYPE,上傳到不一樣的bucket裏面
def bucket = "rn-bundle-prod"
if ("${TYPE}" == "dev") {
bucket = "rn-bundle-dev" //有生命週期管理,一段時間後自動刪除
}
echo "開始JsBundle上傳到MSS"
//jar地址須要替換成你本身的
sh "curl -s -S -L http://s3plus.sankuai.com/v1/mss_xxxxx==/rn-bundle-prod/rn.bundle.upload-0.0.1.jar -o upload.jar"
sh "java -jar upload.jar ${archiveZip} ${bucket} ${PROJECT}/${targetZip}"
echo "上傳JsBundle到MSS:${archiveZip}"
複製代碼
爲了實現構建時可以自動下載,咱們寫了一個Gradle的插件。 首先要在build.gradle裏面配置插件依賴:
classpath 'com.zjiecode:rn-bundle-gradle-plugin:0.0.1'
複製代碼
在須要的Module應用插件:
apply plugin: 'mt-rn-bundle-download'
複製代碼
在build.gradle裏面配置JsBundle的信息:
RNDownloadConfig {
//遠程文件目錄,由於有多種類型,因此這裏能夠填多個。
paths = [
'http://msstest-corp.sankuai.com/v1/mss_xxxx==/rn-bundle-dev/xxx/',
'http://msstest-corp.sankuai.com/v1/mss_xxxx==/rn-bundle-prod/xxx/'
]
version = "1"//版本號,這裏使用的是打包JsBundle的BUILD_NUMBER
fileName = 'xxxx.android.bundle-%s.zip' //遠程文件的文件名,%s會用上面的version來填充
outFile = 'xxxx/src/main/assets/JsBundle/xxxx.android.bundle.zip' // 下載後的存儲路徑,相對於項目根目錄
}
複製代碼
插件會在package的task前面,插入一個下載的task,task讀取上面的配置信息,在打包階段檢查是否已經存在這個版本的JsBundle。若是不存在,就會去歸檔的JsBundle裏,下載咱們須要的JsBundle。 固然,這裏的version可使用上文介紹的注入構建信息
的方式,經過job參數的方式進行注入。這樣在Jenkins構建Native時,就能夠動態地填寫須要JsBundle的版本了。 這個Gradle插件,咱們已經放到到了github倉庫,你能夠基於此修改,固然,也歡迎PR。 github.com/zjiecode/rn…
咱們把一個構建分紅了好幾個部分,帶來的好處以下:
固然,Pipeline也存在一些弊端,好比:
當項目集成了React Native時,配合Pipeline,咱們能夠把JsBundle的構建產物上傳到MSS歸檔。在構建Native的時候 ,能夠動態地下載。
張傑,美團點評高級Android工程師,2017年加入餐飲平臺成都研發中心,主要負責餐飲平臺B端應用開發。 王浩,美團點評高級Android工程師,2017年加入餐飲平臺成都研發中心,主要負責餐飲平臺B端應用開發。
本文做者來自美團成都研發中心(是的,咱們在成都建研發中心啦)。咱們在成都有衆多後端、前端和測試的崗位正在招人,歡迎你們投遞簡歷:songyanwei@meit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