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後臺看到很多留言,問 B 哥能不能寫一下寧波工程學院的事情。網絡
說實話,這件事我卻是沒怎麼注意到,一看發現事情是發生在 6 月中旬。ide
過去有段時間,但還有人問及可否發聲?學習
想來又是一件不但願被公衆討論的事情吧?spa
既然如此,B 哥以爲,咱就有必要發一下聲。blog
瞭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事情是這樣的:事件
6 月 18 日,有人髮網貼稱,寧波工程學院有一位黑人外教殺害了一名女大學生。ci
消息傳出後,不少人都感動震驚,網上的討論迅速發酵。開發
當日晚,寧波鄞州公安分局發佈警情通報,證明確有此事。it
通報表示,命案發生在 6 月 14 日晚,受害者是一名女性,嫌疑人爲外籍男性,在第二天凌晨被抓獲。class
更確切地說是,受害者是一名就讀於寧波工程學院的 23 歲的滄州女大學生,而這位外籍男性嫌疑人是寧波工程學院的外教。
這件事之因此會在網上被傳開,最直接的緣由是受害者家眷對學校處理有異議,因而他們只能發帖求助。
根據死者父親在網絡上發佈的帖子顯示,6 月 14 日,受害的女大學生在接到老師的電話後騎車外出。
6 月 15 日早上,受害人家眷接到電話,電話裏頭通知他們儘快趕到寧波福明派出所,稱他們的孩子死了。
女孩臉上幾十刀的傷痕,被砍斷的頸動脈,死狀慘不忍睹......
難怪一開始刑警隊長不讓看,怕家眷暈過去。
心理素質不強的人,誰看得下去?
當家眷得知女孩受害的消息後,趕到學校,想弄清女生被害真相,向學校要個說法,換來的是學校潑的一盆冷水。
學校表示,這起命案發生在校外,跟學校並無責任。不過學校願意給家眷退學費。
至於家眷表示異議,校方則稱,家眷不服能夠走法律程序。
還有人爆料稱,有學生轉發受害人家眷舉遺像在校門口發傳單,而被老師約談......
不只如此,有學生爆料稱,嫌犯曾經屢次騷擾學校女生,並在課堂上公開發表不合時宜的政治言論。
曾遭到衆多學生舉報,學校對此並無解聘他,而只是將其從一個學院調整到另外一個學院繼續任教。
不只如此,寧波工程學院裏,也有學生表示,嫌疑人曾經屢次騷擾學校女生,並在課堂上公開發表不合時宜的政治言論。
有人會問,這些爆料的真實性如何?第一,學校沒否認,也沒闢謠;第二,咱們仍有待查證。
若是上述這些爆料都是真實的話,那麼,這位外教的作法,簡直人神共憤。校方的捂蓋子的行爲,着實讓人失望。
因爲校方信息披露缺失,加上第一次警情通報也不夠詳盡,網上的爭議聲愈來愈大,寧波公安局分局在 6 月 19 日又發了一則通報。
不過到如今了,事情卻沒什麼動靜了。
按理說,發生這樣的事情,應該很多媒體會大肆通報批評吧?
怎麼這會沒了動靜呢?
若是不是有好些讀者留言,可能不少人跟 B 哥同樣都不太知曉此事吧?
這件事,B 哥感到無語的有三點:
第1、這件事,最終仍是靠社交自媒體才走進公共視野的。
寧波這起黑人外教做惡的事件,到如今已經發生不少天了。校方披露的信息有限,警情通報上的信息也有限。
而那些平時要求公開詳盡信息的媒體們,怎麼不說話了呢?
還有那些說風涼話,揣測女方行爲動機,暗示你們不要種族歧視的所謂大 V 們,是在幹什麼呢?
第2、學校推諉責任的行爲態度真讓內行人直呼 666。
平日裏,學校教育你要敢於承擔責任,但一到學校有事情,學校第一個甩鍋,第一個逃避。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事情發生在校外,確實跟學校沒多大關係。
可是,嫌犯但是寧波工程學院的教師,被害女生是寧波工程學院的學生,學校真的撇得乾乾淨淨嗎?
學校能不那麼冷血嗎?能不能多點人性關懷,少點冷漠推諉?
人家一個活生生的大姑娘到你這學習,換來的是一具死得極爲悲慘的屍體。
說句很差聽的,若是是學校領導人的子女受到這種遭遇,還會想着推卸責任嗎?
咱們不是要學校付出什麼代價,只是但願學校對待此事,可以嚴肅認真點,別第一時間想着影響很差,就推卸責任。
比起封鎖他人之口,學校若願意協助家眷瞭解清楚,誰還會以爲學校很差呢?
你們最反感的,就是一些學校出了事情,想的不是先好好解決,而是想先刪文控評封口。
如今都 2021 了,隨處都是浸泡在互聯網裏成長的大學生,你以爲藏着掖着還有可能嗎?
那些擔憂這樣的事件會對學校產生很差影響的人,其實是真正的擔憂是怕有損本身利益吧?
第3、爲何要搞得事情這麼敏感化呢?由於嫌犯是外國人嗎?
若是這件事的嫌犯是個普通的國人,是否是早就被扒得一無可取了?
某種程度上,是否是能夠認爲,某些人對外國人身份有所忌憚,然後「和稀泥」的可能呢?
是否是存在某些高校在管理外教時,因考慮外國人文化差別,而進行區別對待的現象呢?
你們爲何這麼沸騰,不就是由於存在先例嗎?
思及此,去年你們過《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有過很大的爭議,不無道理。
固然,咱們也知道,引入外教目的在於提高學生外語水平,更好地進行中外學術交流。
咱們不能由於發生一件極端事件就對外教們進行全盤否認。
咱們也知道,要全球化,要走出去,引進來。
但咱們更知道,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口號,不能成爲引進洋垃圾的藉口,更不能成爲他們犯罪的保護傘。
真的須要提升外國人留學、任教的要求了,別隨隨便便什麼人均可以好吧?
今非昔比,咱們早已不用對洋人卑躬屈膝,自信點,一視同仁。
最後, B 哥能力有限,但仍是選擇發聲,不爲何,就是想鬧點動靜,別想着隨便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