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對於科學技術,現代人都持確定態度,一件消費品一旦通過「科學檢驗」或「被科學所證明」,那麼公衆對它的信心就會大大加強。可是,公衆的支持並非無條件的。當諸如「漢芯一號」等一些事件被披露出來後,公衆會驚訝、懷疑繼而憤怒。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大多數人說,是才智造就了偉大的科學家。他們錯了,是人格。」框架
近日,出版界推出了兩本有關學術規範、科研道德方面的書。一本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的《科研道德:倡導負責行爲》;另外一本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名爲《誠實作學問:從大一到教授》的學術規範工具書。ide
周光召院士在《科研道德:倡導負責行爲》的序言中說,×××決定將該書贈送給每一位院士,要求×××院士帶頭從自身作起,潔身自好,嚴以律己,求真務實,淡泊名利,堅持發揚優秀的科學道德與學風,共同杜絕個別違法和有損道德的行爲。工具
這兩原本自美國的學術規範圖書,是否能成爲我國科技界端正學術之風所亟須的他山之石?咱們請來幾位專家共同探討這一問題。spa
「他山之石」爲中國學術規範提供實用範例翻譯
記者:關於學術規範方面的圖書,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曾出版的《怎樣當一名科學家》,清華大學出版社也出版《科研倫理入門》和《科學家的不端行爲:捏造、篡改、剽竊》等圖書。請
苗德歲:《科研道德:倡導負責行爲》是美國醫學科學院和美國科學三院(美國科學院、工程科學院和醫學科學院)國家科研委員會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受贈版權後組織了包括多位院士在內的大量人員對該書進行翻譯和審訂。美國科技界通過20多年的摸索和努力,在科研道德建設方面已初步創建了一整套教育、管理和監督的機制、體制。這本書能夠說是美國科研道德建設的經驗總結,同時也有很多建設性的建議。事件
若是說《怎樣當一名科學家》重在講述科研人員自身科研道德建設的話,本書則聚焦於科研環境上,並試圖界定及描述促成和鼓勵特殊人才具備良好道德行爲的一些因素。本書不只爲科研人員從事研究提供了一個道德規範的參照,更爲科研和教育機構在科研道德建設方面提供了一個極爲實用的運做框架。ci
記者:那麼,《誠實作學問:從大一到教授》又是怎樣的一本書?it
郜元寶:《誠實作學問——從大一到教授》是一本學術規範工具書。該書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查爾斯·
《誠實作學問》的主題很簡單,就是指導研究者,包括從大一學生到教授如何合法而有效地準備「引注」,以免剽竊和學術欺詐,取得真正的學術成就。但實事求是地說,書中所述內容不算新,可是不少作學問的人每每缺少其中的常識。此書剛好細緻、清晰地講述了各領域學者作學問的通用規則,是學風建設的好材料。
科研不端行爲的成因是基本訓練不夠
記者:在當下社會,不管是國內仍是國外都出現了不少科研不端行爲,以中國首款自主知識產權高端芯片——「漢芯一號」爲例,所謂的發明人陳進弄虛做假,將從美國進口來的芯片加上了漢芯字樣的標誌,騙取國家上億元無償撥款,再好比韓國首爾大學前教授黃禹錫在論文中造假等。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裏?
許智宏:目前,科研人員在申請經費、發表論文、就業機會、崗位升遷、工資待遇、同事競爭等方面所面臨的壓力日益增大,這是致使科研不端行爲和「不規矩行爲」的誘因。
而其根本緣由是,許多科研人員甚至是普遍領域內的學者,對於學術規範的基本訓練不夠。在不少狀況下,並非研究者故意觸犯學術道德或科研行爲不端,而是缺少基本訓練和常識。據瞭解,學術界的一些人認爲,在論文中不規範的引述別人觀點或是別人的數據不成爲問題。因此,咱們應該一開始就要對青年人,特別是大學生進行基礎訓練,告訴他們怎樣的「引注格式」是正確的,怎樣的引述是不能作的。
好比在天然科學領域,理科生作實驗是有嚴格記錄的,若是出現一個錯誤的實驗結果也應該記錄在案,而不是發現作出錯誤結果,就把這些記錄撕掉。這就是培養大學生基本學術規範和嚴謹科學態度的辦法。
在社會科學領域,教會青年人如何寫論文,如何引用文獻,都亟須規範。特別是隨着網絡的發展,一個做者可能引用了不少其餘人的觀點和內容,但在電腦敲出的文章裏,就都變成了他本身的內容。因此,作學問要有作學問的態度。好比北京大學中
郜元寶:在我國,涉及具體學者聲譽和權益的學術誠信事件你們都很關心,不時能夠聽到某學者「落馬」,某教授「醜聞」。但學術誠信做爲一個概念還不甚明晰,許多人把學術誠信和學術規範、學院體制、學術研究的方法論混淆起來,這樣,「 引注格式」就降爲君子不爲的小道,它做爲「學術誠信」的實質性內容沒法彰顯,嚴肅的學者不會像查爾斯·
此外,在我國,學術誠信目前彷佛主要仍是教授教員的事,無關普通學生,雖然對學生論文做弊偶爾也有處罰,但學生論文做弊
所以,雖然有很多學者敢於「學術打假」,但有很多大學科研機關和教務領導層一再要求創建學術規範,但規範的要害,具體可遵循的方法,都不清楚。這種狀況下,呼籲學術誠信只停留在泛泛的口號上,並非和每一個學者都有關係的學術道德與治學方法的統一體。
青年人切莫「虛名終自誤」
記者:其實,倡導學術誠信不僅是在科學界,在整個社會上也大力提倡誠信作人、誠信辦事。可是,如今一些高校的大學生仍是出現了不少不誠信的行爲,好比論文寫做是剪刀加糨糊等。請大家對青年人講幾句關於誠信作人方面中肯的話。
許智宏:誠信是一我的的基本素質,無論國內仍是國外,一我的誠信與否對他的一輩子有重要影響。
舉個例子,如今有些學生想到美國去留學,他們本身就用我國一些受到國際承認的知名教授的名字給國外的高校寫推薦信,這是一種很是惡劣的行爲。如今外國不少導師已經很聰明,當他們收到推薦信之後,就會用電子郵件方式
年輕人,要培養真正的實事求是原則,不只要在學術上誠信,對人、對社會也要有信譽,誠信是思想境界的一個基本規則。若是沒有了誠信,思想境界也就不存在了。
苗德歲:科學研究是求真的事業,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應是科研人員本質的關鍵的一面,也應是其傾心竭力所試圖達到的。在科學研究成爲一種職業以後,除了豐富人類知識寶庫、服務於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及和平事業外,對科研人員自己來講,也提供了職業晉升、我的獲益和自我知足的機會——這些只要是取之有道,則徹底是合情合理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有本身心安理得,才能算是取之有道,不然,只能落得如王安石所說的:「虛名終自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