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在面試的時候,HR忽然來了句:你只值7K。朋友後面和我說了這個事。我想若是是我處在這種狀況下該怎麼回答或者反駁,發現本身並不能很好的回答或者反駁。不知道你們會怎麼回答或者反駁?面試
做者:上官文商事件
連接:www.zhihu.com/question/28…get
正確的作法是:io
不動聲色,繼續跟HR談下去、把面試流程走完,而且爭取拿到這個7K的offer。求職
這裏有一個小技巧:若是拿到offer,禮貌地跟HR表示感謝,不過不要立刻入職。能夠找個由頭,比方說本身須要考慮一下、最近有私事要處理,等等。給本身爭取一段緩衝的時間,別太長,十天左右差很少就能夠了。硬件
有了offer保底,接下來就好辦了。技巧
利用緩衝期,抓緊時間再多面幾家,若是有更好的offer,就「人往高處走」;若是沒有,就老老實實回來,到這家7K的公司入職,再做打算。簡歷
入職以後確定有試用期的嘛,還能夠「騎驢找馬」啊,但關鍵是要先把「驢」給騎上,「家裏有糧、心中不慌」。固然,要是你競爭力特別強、有好多公司爭着要,那就用不着「騎驢」了,直接「找馬」就成。經驗
不過,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沒有那個底氣吧,因此仍是務實一點的好。招聘
—————— 分割線 ——————
最後講一個彩蛋吧。
是之前公司的事。當時老闆打算拓展新業務,因而就讓HR招人。多是廣告上把公司吹得太玄乎了,崗位描述也是各類高大上,一不當心來了個猛人應聘。
此人是TOP2的研究生,30出頭,工做經驗也有,還在500強幹過。簡歷一拿過來,把HR嚇壞了,直接跑去問老闆怎麼辦。
過了一下子,HR從老闆辦公室回來。以後的面試過程,HR抖擻精神、底氣十足,對老闆、對公司、對新業務各類吹噓,連「計劃5年內上市」這種話都飈出來了,當時我在旁邊,差點沒憋住笑。猛人也是頻頻點頭表示頗有興趣,一邊展現自身實力、一邊表態願意加入。等談到薪資的時候,HR先是畫了一堆大餅,最後開出的價碼是:
月薪3000。
是的,你沒有看錯。並且試用期三個月,轉正以前打八折。
猛人瞬間就懵逼了,表示要考慮考慮。次日打來電話,婉拒offer。
包括咱們在內,也都鬆了一口氣。還好猛人沒有當場答應,否則你們都很尷尬、很差收場啊。
回頭老闆把HR臭罵了一通,招聘廣告所有重寫,崗位頭銜也從「高級經理」變成了「業務專員」。
—————— 二次分割線 ——————
多說兩句,順帶着也迴應一些朋友的疑問:
公司還在,發展得怎麼樣不清楚,不過據說老闆後來又開了兩、三家公司,應該是賺到錢了;
HR也還在,聽說一路高升,作到總經理了;
不少朋友對於給TOP2猛人開3000塊一個月的細節忿忿不平,不過這事兒老闆還真幹成過。有一段時間,公司招了個什麼專員,跟我不是一個部門。這人是女生,個子特別高、身材也好,因此我印象很深。幹了有大半年吧,走了。有一回跟HR喝酒,無心間聊起來這事兒,我開玩笑說那個模特兒走了,你怎麼不把人家留住,看着也養眼啊。HR嘿嘿一笑,說老闆也不想她走,但她太貪心,想錢想瘋了,跟老闆提出要漲工資,並且是要翻一倍。我問HR那個模特兒什麼來頭,敢這麼要價,HR嘿嘿一笑,說人家是TOP2畢業的,仍是博士。當時我就驚了,手裏的半根烤串兒都差點兒掉地下。我說大家到底給人家開多少工錢啊,HR嘿嘿一笑,從桌上拿起三根籤子,在我面前比劃了一番。
我當時內心只有三個字:
人!才!啊!
—————— 三次分割線(順便記念點贊數上10K)——————
哎呦,一不留神,點贊竟然過萬了,有點碉堡了哦!
原本只打算給年輕的朋友們提供一點小思路,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多人認同,說實話,做爲一枚油膩的中年大叔,俺仍是有點意外的。我覺得這招「騎驢找馬」應該算求職常識、只不過是基本操做而已,結果仍是有許多網友表示不能接受,唉,叔真是既羨慕大家的青春、又疼愛大家的單純啊!
承蒙你們捧場,俺就再多嘮叨幾句吧。
【關於真假】
我看了評論,數量很少、大概有十幾位網友吧,表示認同我寫的內容。他們相信、理解我說的東西,也有過相似的經歷,我很欣慰。這說明留言的大多數網友要麼年紀過小、太理想化,要麼閱歷單薄、沒怎麼見識過社會的另外一面。
怎麼說呢,我卻是但願你們都能順利進入高大上的公司,用不着跟我前老闆和HR那樣的人打交道。至於我說的呢,信不信隨你。中國那麼大,什麼樣的人沒有啊?你們不妨先留個印象,萬一你未來遇到相似的狀況呢?
等你也像我同樣上了年紀,你就會明白:生活永遠比故事更狗血、更精彩。見的多了、經歷的多了,段子什麼的,還須要花心思現編麼?切。
【關於模特女博士】
HR的意思很明確,就是3K的月薪。大夥兒也別太把TOP2啦、博士啊這些標籤當回事兒了,具體狀況要具體分析。
首先,這個女博士硬件確實好,至於爲何會被忽悠過來,我也不大清楚,但人家來了就是來了。
其次,我說她身材好,主要是說身高。一個是高、再一個是瘦,不過呢,顏值方面確實比較拖後腿,因此說老天爺仍是公平的;並且她是文科,再加上年齡也不小,我估計想找理想的工做也不太容易吧。
最後,她這個案例有必定的特殊性,屬於可遇不可求的小几率事件,反正我也只見過這麼一回,應該不具有可複製性。那些留言表示羨慕的同窗,我只能說天上掉下來餡餅,讓老闆給撿着了。
【關於HR】
HR是否是人才,我看你們還有分歧;但若是說他是我的精,大家確定舉雙手雙腳同意。這哥們兒貌似連大專文憑都沒有,可是特別圓滑、會來事兒。他絕對是屬於那種人——
你若是是員工,你怎麼瞅他都不順眼、但當着他面你又沒脾氣;
你若是是老闆,你100%但願本身手底下也有這麼號人物、用起來特順手。
強行類比的話,大概是一個小公司版本的和珅吧。
因此公司發展、他也沾光;老闆發達、他就跟着一路高升,這沒毛病吧?
【關於公司和老闆】
有人以爲low、不上檔次,但我敢說,絕大部分的公司,可能還不如它。
好歹是在一線城市、並且是中心區辦公;
好歹解決了幾百號人的就業問題;
好歹是在作實業、產供銷一條龍;
好歹基本上遵照勞動法,該給的都給。固然,工資低是另外一碼事了;
好歹辦了有二十多年了,貌似國內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也就是三、4年的樣子吧?
其實老闆也有一顆上進的心。有一回快過節了,我陪老闆一塊兒去gov部門,嗯、你懂得。事情辦完了,老闆跟人家簡單聊了幾句,無心間感嘆說但願gov多給點兒扶持、他想把業務再拓展拓展,人家半開玩笑地輕輕懟了回來,大意是說 ——
差很少就得啦。像大家這樣的企業,還活着、能掙着錢、年年過節我都見獲得,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餘,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老闆當時還有些驚訝:我這樣的窮光蛋也能算「很好」?跟那些身家多少多少億的成功人士比起來,還差得遠呢!不事後來,他好像也轉過彎來了,畢竟「人比人氣死人」嘛!
我寫這些的意思是說:不是隻有500強才叫公司。絕大部分的工做崗位,是由那些看上去很low、不上檔次的「500弱」們提供的。不少時候,能在50000強裏混個飯碗,就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