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mbrfix瞭解硬盤ide
硬盤物理上主要是盤片、機械手臂、磁頭、和主軸等組成,在盤片邏輯劃分上又分爲磁道、扇區工具
硬盤尋址方式url
硬盤存取、讀取數據,首先要作的就是尋址,即定位到數據所在的物理地址,在硬盤上就要,找到對應的柱面、磁頭以及對應的扇區spa
那麼怎麼尋址呢?有兩種方式: CHS和LBA blog
CHS模式: get
CHS(Cylinder/Head/Sector)尋址模式也稱爲3D模式,是硬盤最先採用的尋址模式,它是在硬盤容量較小的前提下產生的.it
硬盤的io
C/H/S 3D參數既能夠計算出硬盤的容量, 也能夠肯定數據所在的具體位置. 這是由於扇區的三維物理地址與硬盤上的物理扇區一一對應, 即三維物理地址可徹底肯定硬盤上的物理扇區. 三維物理地址一般以C/H/S的次序來書寫, 如C/H/S爲0/1/1, 則第一個數字0指0柱面, 第二個數字1指1磁頭(盤面), 第三個數字1指1扇區, 表示該數據位於硬盤1盤面上的0磁道1扇區. 如今定位已完成, 硬盤內部的參數和主板BIOS之間進行協議, 正確發出尋址信號, 從而正肯定位數據位置. class
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 im
硬盤柱面每每都大於1024個柱面, CHS是沒法尋址利用完這些硬盤容量的.另外因爲老硬盤的扇區劃分方式對硬盤利用率不高, 所以出現瞭如今的等密度盤, 外圈的扇區數要比內圈多, 原來的3D尋址方式也就不能適應這種方式, 所以也
就出現了新的尋址方式LBA, 這是以扇區爲單位進行的線性尋址方式, 即從最外圈柱面0開始, 依次將扇區號編爲0、1.等等, 舉個例子, 假設硬盤有1024個柱面, 因爲是等密度硬盤, 柱面0(最外圈)假設有128個扇區, 依次編號爲0-127, 柱面1有120個扇區, 則依次編號爲127-246, ..依次最內圈柱面127只有扇區64個, 則編號到最後.所以要定位到硬盤某個位置, 只須要給出LBA數便可, 這個就是邏輯數. 在 LBA 模式下, 爲了保留原來CHS時的概念, 也能夠設置柱面、磁頭、扇區等參數, 可是他們並非實際硬盤的物理參數, 只是爲了計算方便而出的一個概念, 1023以前的柱面號都一一物理對應, 而1023之後的全部柱面號都記錄成1023磁頭最大數能夠設置爲255, 而扇區數通常是每磁道63個, 硬盤控制器會把由柱面、磁頭、扇區等參數肯定的地址轉換爲LBA數
硬盤有柱面(cylinder)、磁道(track)、扇區(sector)組成
使用mbrfix工具查看硬盤信息
F:\>mbrfix /drive 0 driveinfo
Drive 0
Cylinders = 60801
Tracks per cylinder = 255
Sectors per track = 63
Bytes per sector = 512
Disk size = 500105249280 (Bytes) = 465 (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