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世界知識產權日的到來,國內關於「音樂是否應當付費」的話題討論火熱,而與咱們一牆之隔的印度,也正在上演一場與版權密切相關的賽事。網絡
今年,Spotify、Apple Music、Amazon Music等國際巨頭,以及多家國內公司已紛紛開始在印度佈局音樂生態,印度音樂市場正在成爲音樂流媒體巨頭的新戰場。app
從行業的常規認知來看,不發達國家的盜版現象嚴重、大衆的付費意願極低,流媒體音樂平臺生存不易,但爲什麼你們都對印度趨之若鶩?對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的中國音樂市場來講,這位鄰居的經驗又有什麼樣的借鑑和啓示?工具
要探究以上問題,咱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真實的印度音樂環境。佈局
並不僅有神曲,寶萊塢纔是印度音樂創做第一推手cdn
雖然印度音樂在國際上已經有了不小的影響力,但絕大多數國人對印度音樂市場、國民的音樂喜愛仍是知之甚少。blog
寶萊塢的成功,爲印度音樂的傳播打開了新的局面。很多國人對印度音樂的印象,都來源於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寶萊塢電影。資源
其實對於印度大部分人來講,他們樂於哼唱、腦放的歌曲也基本上來源於此——寶萊塢電影音樂。產品
上個世紀60年代,印度寶萊塢涌現出了一大批電影音樂做曲家,他們基於印度古典樂理,結合西方編曲手法,創做出了一大批電影配樂。在電影走街串巷的時候,這些做爲電影配樂的歌曲也陶冶着最廣大印度人民羣衆的心靈。it
漸漸地,這些寶萊塢歌曲由於曲調輕鬆、主題接地氣,取代傳統宗教音樂成爲了印度新一代年輕人的首選。白駒過隙,時過境遷,雖然印度流行樂壇新老不斷交替,但直到今天,寶萊塢音樂也是印度樂壇當之無愧的絕對主力。根據維基百科數據,目前印度音樂市場流行的做品中有72%來自寶萊塢電影,影視插曲佔了印度音樂市場80%的銷售額。固然,今天的印度年輕人們對Justin Biber和Ed Sheeran也很感冒。io
寶萊塢電影音樂的強勢,也從側面反映了印度音樂市場的一個巨大問題:因爲音樂產業不成熟,印度音樂人難以經過正式規範的途徑生存,惟有依靠電影這一更爲流行的文娛產品,纔有可能取得更多收入。
印度樂迷聽歌現狀關鍵詞:盜版氾濫、低端智能手機
印度孟買達拉維貧民窟的萬家燈火下,一個坐在房頂上的青年打開了他的智能手機,看着好幾個音樂app,他猶豫了一下:今天應該用哪個來聽歌?
因爲較低的經濟水平,印度的互聯網化並不像中國同樣從電腦開始。互聯網女皇Mary Meeker報告中顯示:印度互聯網用戶在2018年裏雖然增加了1.2億,但在印度5.6億總互聯網用戶中,絕大多數都沒接觸過電腦,智能手機纔是他們上網的首選工具。
從必定程度上講,是中國人把印度人拉進互聯網「世界村」的:經過出口相對廉價且質量在線的手機,咱們讓印度的網絡和智能機普及率大幅提升,從而讓更多印度人可以開眼看世界。
互聯網化加上智能機普及,這意味着印度音樂市場將是一片巨大的藍海,而今天的印度也確實在發生着這樣的事,Gaana、Saavn、Hungama、Wynk、Jio Music…這些酷似但實際不是英語的單詞背後,是一個個活躍着的印度本土音樂流媒體平臺,更別提剛入局不久的世界巨頭Spotify和Apple Music,印度音樂產業正在爆炸式發展。
所以,你便不難想象爲什麼那個印度青年會遲疑着不知道打開哪個App了,印度音樂流媒體賽道上的玩家確實太多。
但印度用戶聽歌會花錢嗎?大多數不會。
咱們正在談論的,是一我的均GDP只有咱們1/5,且大多數人都相對貧窮的國家。根據權威機構QRIUS的數據,每秒鐘就有285個印度人上網下盜版音樂。
來自孟買的音樂製做人兼DJ Nucleya稱,他的總收入只有25%來自線上付費。對於印度音樂人來講,他們在各種平臺上發歌只爲了讓更多聽衆瞭解、認識本身,擴大知名度,進而接商演、代言。
若是拋開寶萊塢的電影票房分紅,那印度音樂行業這些年來基本上是靠燒錢硬撐。雖然前景廣闊,但面對盜版橫行、付費意願極低的市場,無論對印度本土流媒體仍是海外巨頭來講,這片藍海中還存在着很多極具挑戰的旋渦。
低價的正版付費音樂助力印度市場快速崛起
起色來自超低價格的正版付費音樂。
伴隨着摩拳擦掌的Spotify終於進入印度市場,印度國內幾大平臺和外來者已經打起了刀刀見血的會員價格戰:目前Spotify印度版一個月僅需129盧比(RMB約13元),是美版價格的1/5。而各大音樂本土音樂平臺會員費降幅也超過40%。
同時,印度音樂產業協會(IMI)在去年末發佈了一篇名爲《展望2022》的報告,其中用至關大的篇幅提到了中國2010年的「劍網行動」,印度政府開始對國內的盜版音樂進行有史以來最爲嚴厲的打擊。
盜版音樂網絡資源的可及性下降,同時相較於盜版光碟,流媒體音樂的會員不論是價格仍是便捷性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這兩方面帶來的是印度音樂用戶總體付費率的大幅提高:印度Spotify新增付費用戶超過了一百萬。另外,目前印度音樂市場已經排在全球第15位,發展勢頭迅猛。
音樂付費的普及,對於印度音樂產業的正面推進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將來或許也將有更多討論。
重整華語樂壇旗鼓,推進音樂付費勢在必行
國民收入、用戶素養、產業規模……綜合印度國情,推行音樂付費的難度無疑比在中國要大的多,但印度音樂依然堅決地走上了普及付費的道路,歸根到底仍是「音樂付費能有效提高音樂創做者的生存環境,提高大衆版權意識,對整個音樂產業的發展有着重要意義」這一結論已經成爲了大衆共識。
而中國音樂行業在音樂付費這件事上,不論是起步時間仍是遭遇的阻礙,彷佛並無比印度好太多。從年初開始,各大在線音樂平臺上大批量熱門歌曲逐步轉爲付費會員才能收聽,雖然國內主流音樂平臺的包月會員僅需十多元(甚至比印度收費還低),但很多以往習慣了免費音樂的用戶卻不太買帳。
隨着音樂付費的話題熱度愈來愈高,咱們也很高興的看到,愈來愈多的用戶、音樂人、媒體開始加入進來,爲支持付費發聲。
也許在中國想要全面音樂付費還很遙遠,但只要國內大衆可以真正堅持爲好的音樂內容付費,行業可以積極用價廉物美的音樂和服務回饋付費用戶,將來音樂人必定能夠不用擔憂生計沒必要爲愛發電,行業也不須要經過燒錢來提供免費音樂。相信到了那一天,華語樂壇將會真正煥發光彩,走向世界。
文/劉曠公衆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曠創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