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子網包含若干臺主機(Host),它們是各類類型的計算機(或服務器),向用戶提供服務。
資源子網是由處於網絡外圍的主機構成,其任務是負責信息處理,向網絡提供可用的資源。用戶經過資源子網不只共享通訊子網的資源,並且還能夠共享資源子網的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服務器
由網絡中的通訊鏈路和用於信息交換的交換機結點構成。通訊子網處於網絡的內層。通訊子網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全網網絡互連和數據通訊。
通訊子網採用的數據交換技術主要有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三種。網絡
必須通過「創建鏈接 通訊 釋放鏈接」三個步驟的連網方式爲面向鏈接的。
電路交換舉例
A 和 B 通話通過四個交換機
通話在 A 到 B 的鏈接上進行
C 和 D 通話只通過一個本地交換機
通話在 C 到 D 的鏈接上進行
分佈式
電路交換傳送計算機數據效率低
計算機數據具備突發性。
這致使通訊線路的利用率很低。post
分組交換採用存儲轉發技術。
報文( message):要發送的整塊數據
分組或包(package):將報文劃分紅的等長的數據段,每一個數據段前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組成的首部(header) 。分組的首部也稱爲包頭。blog
分組交換的優勢:
高效:分組過程當中動態分配傳輸帶寬,對通訊電路逐段佔用
靈活:每一個節點均爲智能,爲每個分組獨立地選擇轉發路由。
迅速:以分組做爲傳送單位,能夠不先創建鏈接就向其它主機發送分組;網絡使用高速鏈路。
可靠:完善的網絡協議;分佈式多路由的分組交換網,使用網絡有很好的生存性。資源
分組交換存在的問題:
有必定的時延
各分組所攜帶的控制信息會形成必定的開銷(overhead)
須要專門的管理和控制機制。路由
報文交換(message switching)
報文交換基於存儲轉發原理
在報文交換中心,以每份報文爲單位,根據報文的目的站地址,在進行相應的轉發。get
缺點:延遲時間較長,幾分鐘到幾小時不等。
比較:
分組交換和報文交換同樣都採用存儲轉發原理,但因爲交換結點上使用了電子計算機且分組爲定長,其長度不大,徹底能夠放在結點交換機的存儲器中進行處理,這就使分組轉發很是迅速。it
A 和D分別表示源結點和目的結點B和C是在A和D之間的中間結點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