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架構
在一個完整的測試流程中,測試用例是很核心的一個產出物。一份優秀的測試用例,能確保軟件產品質量的可控。但因爲每一個人思惟侷限性,對產品背景、需求、功能實現邏輯等理解深度不一致,編寫的測試用例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遺漏點,就算是高級測試工程師,甚至是專家級的,也不能百分百保證說本身寫的測試用例質量沒有問題。所以,測試用例評審工做就顯得相當重要。測試
2、測試用例評審形式spa
按正式程度來講:架構設計
一種正式評審,須要以會議室且投屏的形式,進行評審活動設計
不須要開會,能夠是項目組的成員對測試用例的書面檢查。3d
按參與角色來講:blog
測試組內部成員參與的評審。當一份測試用例初稿完成後,通常先進行測試組內部評審。評審內容側重在測試思惟完整系統性、確保對需求是可追溯且高覆蓋的。尤爲是當測試團隊有測試新人時,測試思惟完整性不夠,測試組內部評審必不可少。開發
即整個項目團隊人員參與的評審。通常在測試組評審以後進行。包括項目經理、開發人員、架構設計人員、測試人員、產品需求人員,另外像配置管理人員、運營人員具有評審能力都應積極參與。開發人員會注重用例對程序邏輯的覆蓋,產品需求人員會注重業務覆蓋,另外可確保測試、開發、產品對於需求理解的一致性。文檔
若是是外包項目,可能會有客戶方的表明,例如客戶方業務人員參與的評審。通常在外包公司較常見。產品
3、測試用例評審流程
一次高效的用例評審活動,是須要提早作好評審計劃的。計劃中須要明確:本次評審的目的、評審範圍、參與人員的角色與職責、評審過程及形式、評審經過準則等。像用例評審檢 查清單(見最後附件模板)通常在此環節整理完成。
待評審文檔即測試用例編寫完成,便可發起評審通知。用例初稿完成後,先在測試組內部發起,內部確認用例ok,再到整個項目組評審通知。通常至少用例評審活動前2天發起評審通知,能夠是OA通知、郵件通知、或者釘釘/QQ討論羣發佈信息。通知內容包括:評審時間、地點、參與人員、待評審文檔(測試用例文檔)、評審內容(評審檢查清單)。這樣在正式評審活動以前,評審人員可先行檢查用例並記錄標註問題,提交匯總到測試負責人,保證後續會議評審效率。
測試組內部評審,通常評審彼此的用例,以文檔檢查的形式居多。若需求業務邏輯複雜,視狀況開展會議評審。項目組評審主要是會議評審。
會議評審,通常測試負責人(參與測試的測試團隊負責人,多是測試主管、也多是臨時小組長)爲會議主持人,會議評審開始時,通常先會大體介紹用例編寫的思路,能夠按照核心業務流程展開評審,再到各個不一樣的模塊的用例設計,重點包括測試驗證點、測試數據、預期輸出。同時針對被指出的用例問題組織討論並作好用例標記記錄。會後,整理問題清單,並明確問題責任人。
評審會議後,針對用例問題清單,需及時修改測試用例。修改完成後,發給評審組成員確認,直到已達評審經過準則,評審結束。不然需採起二次甚至屢次評審。
評審結束後,測試負責人整理測試用例評審報告(見最後附件模板)、評審結果項目經理贊成確認。測試用例評審經過後造成終版並完成歸檔。
4、總結
做爲從業8年的軟件測試工程師,常常有接觸到一些測試從業者的感慨,例」公司用例不會要求去寫、更別說測試用例評審工做了!」 首先關於測試用例,若是由於項目時間關係,能夠作弱化,好比能夠用xmind整理下測試大綱,但不能沒有,它是必須!另外測試用例評審工做,大部分公司是沒有這個環節的,其實評審工做能夠幫助測試團隊更早地發現測試過程當中的問題,能夠預防問題被帶入發佈階段而致使屢次返工。從時間和人力成本上來講都是頗有必要實施的一項測試活動。最後,但願本文章給正在推行評審流程的你,一些幫助。
附用例評審檢查清單,僅供參考
附用例評審報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