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們是否有這樣的感受,總有那麼多國外的好東西由於名字翻譯太爛被你們忽視或者被低端化,好比那部印度的經典影片《3 Idiots》,被本土化後成了《三傻大鬧寶萊塢》,還有經典書籍《
Pragmatic Programmer》本土化後成爲《程序員修煉之道——從小工到專家》,包括這本《
Practices of an Agile Developer>,本土化成爲《高效程序員的45個習慣——敏捷開發修煉之道》,在個人印象裏,有什麼修煉,**個習慣的都是那種大話滿天飛的勵志叢書。但是《Practices of an Agile Developer》倒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提高高度的好書。
從書的名字能夠看出,其中的知識應該是與敏捷開發相關的。也許你並沒接觸過敏捷開發,也許你已經有了敏捷開發的部分實踐可是你並不知道,由於從我對敏捷開發的認知來看,我不想將其化爲方法論,化爲流程,而是一種思想,利用這個思想去管理和規劃項目和去協做你的團隊。在這篇文章裏,咱們先拋去敏捷,先看看書中的內容是否對咱們都有益。
「態度決定一切」,多麼惟心的理論?曾經在工做中,我以爲個人態度很是好,勤奮努力,加班加點,對人對事感受也是中規中矩......可是始終得不到領導的承認,因此當我聽到領導對我說「我態度很差時」,個人氣憤,失望,委屈致使了我和領導的爭執。可是隨着對工做的感悟,年齡的增加,不斷地學習,這本書,我才逐漸明白爲何「態度能夠決定一切」。(第2章:態度決定一切)
「學無止境」,很可貴還記得小時學過的話「學海無涯苦做舟,書山有路勤爲徑」。不少人說程序員是吃「青春飯」,在中國的浮躁的大環境下不可避免會有這樣的狀況出現。可是這種浮躁的始做俑者是誰?是不規範的市場?是利益薰心的企業主?別急,請把本身也加上,你把技術的變化當作洪水猛獸,固步自封;你自私,生怕與別人分享你的技術成果,以維持你表面的高高在上;你不求甚解,懂得皮毛時就開始驕傲自大;.....(第3章:學無止境)
咱們開發軟件的目的是什麼?固然是給客戶,可是有多少工程師能把作項目和作產品分開,能最大程度的考慮客戶,按照客戶的準確意圖去作軟件。(第4章:交付用戶想要的軟件;第5章:敏捷反饋)
編碼和調試是除架構設計外咱們最重要的工做,當你還在寫着雜亂拼湊的代碼,還在用着糟糕低效的調試方式時,你到底是在侮辱本身仍是侮辱這個職業。(第6章:敏捷編碼;第7章:敏捷調試)
單槍匹馬逞英雄的時代已通過去,團隊協做該提上你的日程了。(第8章:敏捷協做)
朋友們,修煉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