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一些初級前端和我同樣,在有些項目須要先後臺都一我的打通搞定的時候,對於後臺和開發環境的部署仍是比較頭疼的。特別是Linux系統,因爲沒有系統接觸過,也不太喜歡去記背那麼多命令,大部分命令只能靠不斷的google,baidu去完成。在最近的一個項目中,本身無數次重裝系統,安裝各類軟件等,也有一點心得。稍稍總結出了一個能比較簡潔快速地在Linux系統上搭建開發環境的流程,且能使用桌面可視化軟件就不用命令操做...微軟慣的病。若是嫌桌面太low或太慢會佔用資源等,能夠忽略安裝可視化的步驟。css
目標系統:
服務器:騰訊雲
系統:Ubuntu Server 16.04.1 LTS 64位
桌面可視化軟件:xfce
遠程鏈接軟件:VNC Server
語言配置:Chinese
輸入法:ibus
編輯器:gedit
瀏覽器:FireFox
數據庫:MySQL
數據庫可視化:workbench
後臺語言:node.js
框架:express
文件傳輸軟件:WinSCP前端
本機系統:Windows 10node
首先在騰訊雲(阿里雲等)端直接在網頁中登陸你的服務器,登陸以後是一片黑色...對於剛接觸Linux系統的人來講可能會手足無措。可是不要着急,咱們一步一步來。mysql
參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qq_3511...linux
這裏須要首先了解一個命令,sudo。在Ubuntu系統中不少操做有權限限制,因此在操做以前加上sudo會使你得到管理員權限,這樣不少操做就能進行了。
首先安裝桌面可視化軟件:xfce,執行如下代碼:sql
//先更新軟件包 sudo apt-get update //安裝xfce sudo apt-get install xfce4
在安裝過程當中會出現一個是否安裝的請求,這時輸入y,而後回車就好了。若是想避免此請求,直接在每次安裝命令後面加上 -y(注意有一個空格)。
安裝完成後,咱們的Linux系統就有了桌面。可是如今經過網頁端並不能直接看到桌面系統,須要經過遠程鏈接桌面。數據庫
這裏我使用的是VNC viwer遠程鏈接軟件,十分好用。
首先在Linux系統中安裝VNC server服務,一步一步執行如下代碼:express
1.安裝VNC服務npm
sudo apt-get install vnc4server
2.打開服務,並設置密碼json
vncserver :1 //這裏的1能夠是其餘數字,只是在後面的鏈接時端口必需要保持一致
3.這時要求輸入一個8位數的密碼,必定要記住,是後面遠程鏈接時須要的(輸入時看不見輸入的內容,直接輸完回車就行)
password://輸入密碼
4.先關閉VNC服務,來修改啓動文件
vncserver -kill :1
5.修改文件
vi ~/.vnc/xstartup
進入以後在最後一行回車新起一行,複製粘貼如下內容
sesion-manager & xfdesktop & xfce4-panel & xfce4-menu-plugin & xfsettingsd & xfconfd & xfwm4 &
而後按Esc退出鍵,輸入":wq",回車便可保存當前修改的內容。
6.啓動VNC鏈接
vncserver :1
至此遠程鏈接服務就安裝完成了,咱們只須要在Windows本機安裝一個遠程鏈接軟件來來鏈接便可。
7.到VNC Viewer官網下載軟件
https://www.realvnc.com/en/co...
下載完成後打開是這個界面
而後左上角文件能夠新建一個鏈接,以下圖所示
填寫須要鏈接的遠程IP地址時要注意,後面要加上你剛剛在Linux系統上開的端口號,必須一致。
8.成功鏈接
鏈接成功後是這個界面,第一次進去會選擇配置,選擇默認便可。
參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betwate...
系統默認是英文,而且中文有可能會出現亂碼的狀況,因此先把系統配置好中文。
1.安裝中文包
sudo apt-get install language-pack-zh-hans
2.安裝字體管理器
sudo apt-get install font-manager
3.拷貝須要的中文字體到系統上
在/usr/share/fonts目錄中,新建一個windows文件夾,存放字體。
從windows傳輸文件到Linux可使用WinSCP軟件,自行百度下載使用。
4.配置語言
修改locale文件內容
sudo vim /etc/default/locale
將其修改成如下內容
LANG="zh_CN.UTF-8" LANGUAGE="zh_CN:zh:en_US:en"
保存退出,而後能夠重啓一次系統,系統就成功顯示中文了。
5.安裝輸入法
//安裝ibus框架 sudo apt-get install ibus ibus-clutter ibus-gtk ibus-gtk3 ibus-qt4 //啓動框架 im-config -s ibus //安裝拼音輸入法 sudo apt-get install ibus-pinyin
桌面右鍵,打開輸入法ibus首選項設置(若是系統每次重啓事後不能自動啓動輸入法,則需每次手動打開一次)
打開以後系統右上角便有了輸入法,可設置切換輸入法的方式,默認shif切換
//安裝firefox sudo apt-get install firefox //安裝gedit sudo apt-get install gedit
參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well204...
https://blog.csdn.net/frozens...
1.安裝node.js
//安裝Node.js sudo apt-get install nodejs sudo apt install nodejs-legacy sudo apt install npm //安裝淘寶鏡像(解決國內使用npm安裝太慢的問題) sudo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安裝更新工具 sudo npm install n -g //更新node到最新版本 sudo n stable
2.安裝Express
//全局安裝 sudo npm install -g express-generator //建立項目 express -e myProject cd myProject npm install
目錄結構
bin——存放命令行程序
node_modules——存放全部的項目依賴庫
public——存放靜態文件,包括css、js、img等
routes——存放路由文件
views——存放頁面文件(ejs模板)
app.js——程序啓動文件
package.json——項目依賴配置及開發者信息
在myProject文件夾裏打開終端,執行如下代碼,開啓服務
sudo npm start
而後就能夠在瀏覽器輸入localhost:3000查看了
注意:在node_modules裏執行"npm install mysql"來安裝mysql模塊,不然mysql用不了。
參考文章:https://www.linuxidc.com/Linu...
//安裝核心服務和功能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開啓服務
service mysql start
//修改文件,解決中文亂碼問題
sudo vi /etc/mysql/mysql.conf.d/mysqld.cnf
在文件中的[mysqld]中添加character_set_server=utf8,而後保存退出
//重啓mysql服務 service mysql restart
安裝可視化工具workbench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workbench
桌面右鍵開發中,可直接打開。
以上就基本搭建好開發環境了。
1.在以上代碼執行過程當中,若是權限不夠,前面加上sudo通常都能解決。
2.修改文件內容,若是想直接在桌面中的文件點開修改,需執行修改讀寫權限的命令
好比我要修改/usr/share/ 路徑下的某個文件,執行如下命令賦予修改權限
sudo chmod -R 777 /user/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