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考系列】美團點評 Java 後端新人第一年總結&面試經驗 | 掘金技術徵文

image.png
image.png

伴隨着公司的推送,在2017年7月12日,我迎來了在公司中的第一年。
在公司的第一年,遇到了一些困難,學習到了不少知識,獲得了不少人的幫助。
文字是能夠傳承下去的,總結一下本身過去的正式工做的第一年,給本身,也給須要的人。前端

個人第一年

畢業在即,逃不開的話題就是校園招聘,在校園招聘中斬獲了多少,可以讓你擁有更多的選擇的權利。
個人第一年回顧的第一個主題就是。面試

校招廝殺後端

image.png
image.png

我自己是一個航海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在近幾年,某些計算機的專業被提拔到了一本的級別,但在綜合的實力上仍是和一些老牌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有着不小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咱們是計算機校招隊伍中的弱勢羣體。

在本科階段,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雖說也沒有浪費本科的時光,但讀研和工做後才發現,本身錯過了不少儲備知識的好時光以及關鍵的找工做的時間節點。網絡

好在成績還算能夠,順利保研。在大四的暑假,告訴本身,畢業的時候必定要去一線互聯網大廠作後端工程師,當時鎖定的主要語言是Java方向的。(肯定目標)數據結構

肯定了目標後,開始瞭解幾個互聯網主流廠商的後端Java工程師崗位的一些JD,主要關注了美團點評、阿里、愛奇藝等公司,瞭解到他們對於應屆生大多有如下幾點要求。(瞭解崗位需求)架構

  • 基礎計算機知識紮實
  • 和目標崗位匹配的若干優質實習和項目
  • 必定的技術視野
    根據以上幾點要求,我在研一階段就主要作了三件事情。 複習基礎知識,找實習,拓寬技術視野。(根據崗位需求定向準備)
  • 基礎知識方面,經過搜索引擎和一些問答社區,向前輩取經,把Java相關的基礎書籍以及本科的一些當時以爲聽着很枯燥的課好比計算機網絡、操做系統、數據結構又複習了一遍,經過作題,看視頻等手段。見個人知乎提問:

image.png
image.png

後面的故事就是,校招拿到了好幾個Offer,最終由於我的的喜愛和綜合因素來到了大衆點評。測試


個人第一年回顧的第二個主題是搜索引擎

初入職場的適應期

image.png
image.png

我校招剛加入的一個團隊是閃惠,是作大衆點評商戶的優惠買單業務的一個團隊。業務量在整個公司來講也是很大的,我加入的時候業務正趨於穩定。不過剛進去的那段時間,仍是挺自我否認的。

需求會議聽不懂。咱們是走迭代的,通常兩週一個迭代,每一次開始前,產品經理會召開需求會議,講一下以後要作哪些東西, 涉及到哪些業務。在剛開始的需求會議上,我遇到了需求聽不懂、分配到任務沒辦法很好的拆解到哪些模塊,每次都是靠會後去問導師,才具體明白一個看似簡單的需求究竟是須要作什麼工做,看着組長寫的wiki,對每個迭代要作的東西,須要涉及哪些系統、每個需求可能須要多少人力,都預估的很清楚,我對本身是有點否認的。由於以爲在本身以前實習的時候,功能完成的也很好呀,怎麼正式入職,連需求都聽不懂,需求拆解都作很差呢。

技術知識出現不足。由於業務量比較大,線上一些小問題都會被無限的放大,某一天線上忽然出現某一個後臺項目的全部機器的老年代增加都較快,同事排查後定位是接入的外部包有問題,而後寫下了一篇故障分析報告,如何從源碼的角度定位了問題,我看了幾遍纔看懂。

代碼被吐槽。咱們通常都會有Code Review,會請高級別的工程師過來幫你看你的代碼,看是否可以提交上去,在我剛開始寫的代碼,由於一些很差的習慣和對業務思考的不夠,出現了類如NPE、代碼複用不夠、代碼層次不清晰以及命名不太合理等問題,也是常常被打回去修改。

剛進去的這段時間還挺鬱悶,以爲哪哪都作很差,有些自我否認。

後來和導師以及領導聊,結合我如今的一些理解的話,我想對當時的本身說:
Relax,公司其實並不指望剛剛進來的你,可以創造多少價值。新人是要成長的,在成長期不免會遇到各類各樣的小問題,這多是大多數人的必經之路,由於你所看到的同事,他們都比你在工做領域待的時間更久,有更多的經驗,能夠把他們做爲目標,但不要把他們做爲如今本身的標準,那樣會壓力太大。
從學校到職場切換的前幾個月,不免是不適應的,但在這幾個月中,我是經過作到如下幾點,幫助本身完成適應。

  • 翻閱團隊過往的資料和代碼,瞭解團隊的業務現狀、核心系統以及主流程,從大方向上入手,再進一步瞭解業務中的細節。
  • 請教導師和身邊的同事,身邊的同事是最好的學習資源,他們能夠告訴從更高的層面看你如今所處的位置以及遇到的問題,敢於請教,多交流。
  • 多多總結回顧,每週都回顧下本身作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個人第一年回顧的第三個主題是

不一樣類型團隊下的成長

image.png
image.png

從剛開始的自我否認中走出來,慢慢融入團隊後,會迎來一個成長期。

成熟業務
我剛進來時,團隊在作的是一個流量很大的業務,系統架構已經趨向於成熟,做爲一個新人,更多的是在修修補補,針對子系統中的某一個模塊進行一些開發,不多有機會從頭開始作一個項目。在一個成熟的團隊,有如下的優勢和缺點。

優勢: 通過長時間的大流量的業務考證的系統架構和業務設計,能從中收穫不少營養,讓你以後站在一個更高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其二是由於成熟業務流量通常都有必定的量級了,成立至今可能遇到了不少千奇百怪的線上問題,在排查這些問題的過程當中,技術能力和溝通能力能獲得很大的鍛鍊。
缺點: 相對的缺點就是,難以參加一個項目完整的開發過程,由於業務架構已經基本定型,新人在這裏大可能是針對系統具體的子模塊進行一些功能上的開發。

創新業務
在個人第一年的後半段,隨着團隊業務的切換,去作了一個從0到1的業務,主要是依託咱們公司積累的數據,爲商家提供諮詢和數據的一個平臺。
優勢: 在一個新業務中,有機會從頭至尾去設計一個項目,定義和外部系統的交互接口,底層的數據存儲設計,系統內部的流程等等。在這個新業務中,我參加了App站內信、用戶中心、後臺推送中心的完整開發過程,從以前的簡單的和後端同事之間的對接,到須要跨團隊和客戶端、前端、測試打交道,在我的的溝通技巧上獲得了很大的成長。在這個從0-1的過程當中,對於如何親手設計一個系統有了經驗,同時能夠借鑑過去在成熟業務當中學習到的一些準則。若是在一個業務快速發展的新業務中,隨着新業務的不斷演進,原有的架構會不斷獲得挑戰,進一步提高本身系統設計的功底。
缺點: 並非每個新業務都會快速增加,讓你不斷的遇到新的挑戰。在業務的緩慢成長中,可能只是在重複過去學到的技能,得不到足夠的挑戰,也就錯失了進一步成長的空間。

成熟業務和創新業務都有本身的可取之處,無論身處哪一個業務,都要像海綿同樣汲取其中可以被吸取的養分。


個人第一年回顧的第四個主題是

積極嘗試

image.png
image.png

在個人第一年,還作到了敢於嘗試。
在切換到新業務後,前端和數據開發的資源相對比較緊張。
一半是領導的安排,一半是本身以爲我實際上是一名軟件工程師,目前的職位雖然是後端工程師,但不表明要把本身侷限在後端,須要用技術的手段解決問題的,均可以有個人出現。
在業務的演進過程當中,我接觸了前端的開發,作了一會會全棧工程師,雖然是很簡單的頁面開發,配上本身的後端接口哈哈。還接觸了數據開發,從徹底不知道數據開發應該幹什麼,到對集團數據平臺的使用得心應手,從底層數據的提供到後端接口的開發一條龍服務,不只複習了以前學過的Hive,還學了新技能ElasticSearch,同時把在接觸新東西的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總結了下來,幫助別人一塊兒成長。

不侷限本身,職業生涯的早期能夠多多嘗試,軟件工程師是解決問題的,至於前面的Title只是說你更擅長哪一個方面,當須要你的時候,其實你均可以敢於嘗試。

總結

總的來講,我對我過去正式的工做一年還算滿意吧。若是讓我如今對過去剛入職的本身送上幾句建議的話,那麼應該是。
積極提問
保持謙遜
多總結多思考
心態要穩
個人第一年回顧完了,你呢,若是你也想講講你的故事,歡迎投稿~

juejin.im/post/59aa74…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