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 瀏覽器的 Performance 面板爲咱們提供了檢測頁面性能的能力,但其提供的遠不止一些性能數據。本文將從工做原理的視角,結合實際工程的錄製結果,探一探性能面板向咱們透露的其餘信息。javascript
關於面板的功能與使用方法,能夠參考這篇 文章。本節主要介紹瀏覽器架構與性能面板的關係。
由於還沒有決出最終的標準架構,各大瀏覽器的實現細節各有不一樣。這裏咱們以 Chrome 的架構爲例,對照其架構與性能面板的關係。
由下圖咱們能夠看到性能面板呈現的幾個主要線程。性能面板並不包含架構中所有的線程,主要仍是與頁面渲染過程相關的部分。
html
Network 表明瀏覽器進程中的網絡線程,咱們能夠看到時間軸上包含了全部的網絡請求和文件下載的調用信息,並以不一樣顏色標識不一樣類型的資源。
java
Main 表明渲染進程中的主線程,渲染相關的事情基本都是它來作,腳本執行、樣式計算、佈局計算、繪製等等。
git
Compositor 表明渲染進程中的合成線程,Raster 表明渲染進程中的柵格線程。現在瀏覽器繪製一個頁面,能夠分爲如下幾步:github
咱們能夠看到,在性能面板中主線程在最後調用了柵格線程作實際的渲染。web
顯然,這部分就是 GPU Process 中的 GPU 線程。chrome
接下來咱們將大體從時間維度,看看瀏覽器錄製下來的「工做報告」。api
咱們旅途的起點將從點擊 Chrome Performance Panel 的 Reload 按鈕(形如刷新)開始。當前頁面首先進行卸載,伴隨着幾個日誌上報,瀏覽器開始了 index.html 的下載工做。
HTML 文檔下載完成後,瀏覽器開始按照 HTML 標準對 index.html 進行解析,在主線程中將接收到的文本字符串解析爲 DOM 。咱們能夠注意到,HTML 的解析過程並非一鼓作氣,這是由於 HTML 一般還包括了其餘外部資源,如圖片、CSS、JS 等。這些文件須要經過網絡請求或緩存來獲取。其中,當 HTML 解析器解析到 <script>
標籤時,HTML 文檔的解析過程就會停止,轉而去加載、解析和執行腳本。所以,從主線程的時間軸能夠看出,Parse HTML 的過程是斷斷續續的。
瀏覽器
如下處理策略均可以在主線程中看到,可是不一樣資源的處理條長短差距較大,截圖困難,這裏不作呈現。
那麼瀏覽器對不一樣資源的處理策略是怎樣的呢?緩存
總的來講,瀏覽器對 HTML 的解析過程不會被 CSS、IMG 等資源的下載阻塞,但腳本的加載和執行會終止 HTML 的解析。這主要是由於 JS 可能會改變 DOM 的結構,或者是 JS 動態加載其餘 JS 再改變 DOM 等潛在問題。
顯然,儘管瀏覽器能夠併發幾個 network 線程下載資源,但若是僅像上述策略這樣處理,當解析到 <script>
時,若是文件較大或者延遲較高,可能會發生「腳本獨佔線程而沒有其餘資源在下載」的空窗期(idle network)。所以,pre-loader (或者 preload scanner 等叫法)將會在主線程以外,掃描餘下的標籤,充分利用 network 線程下載其餘資源。這種機制能夠優化 19% 的加載時長。
對於重業務邏輯的複雜中後臺應用而言,腳本帶來的性能開銷,每每是佔主要地位的。咱們從下圖的例子就能夠看出,去除 beforeunload 以前的卸載,腳本自己的時間開銷佔比已過半。解析 HTML 在其次,至於其餘樣式計算、微任務、垃圾回收等等,倒不是最痛的地方。固然,該例子工程自己重業務邏輯,JavaScript 代碼量決定着其高成本。
有時咱們能夠考慮使用 async
或者 defer
屬性來提升頁面性能,兩者的差別再也不贅述。須要專門說明的是動態添加腳本的狀況。以下面示例代碼所示,腳本被 append 到文檔中後就會開始下載,而且默認和 async
具備同樣的行爲,即「先加載完的先執行」。
let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xxx/a.js"; document.body.append(script);
若是專門設置了 async
屬性,則會按照 defer
的行爲來,即「先加載到的先執行」。
function loadScript(src) { let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src; script.async = false; document.body.append(script); } // 由於 async = false,因此按順序先執行 big;不然(通常會先)執行 small loadScript("/xxx/big.js"); loadScript("/xxx/small.js");
從下圖中能夠看到,調用棧中執行的 appendChild 方法動態添加了 script
腳本,以後很快開始了下載動做。動態加載的腳本完成下載後,又第一時間開始了腳本執行。
下圖展現的是文章中說起的頁面生命週期流程圖。本節咱們結合 Performance,對照該圖進行觀察。
由於 Performance 的錄製是在已有頁面上進行 reload,因此記錄的生命週期從頁面的卸載開始。以下圖 Main 所示,beforeunload 事件首先被瀏覽器觸發。能夠注意到,黃色條 Event: beforeunload 是瀏覽器自身觸發的活動,咱們稱之爲根活動(Root activities)。
從下圖中咱們能夠注意到,爲何事件的觸發順序和上面的生命週期流程圖不一致,是 pagehide -> visibilitychange -> unload 呢?事實上,在瀏覽器以前的設計中,若是頁面在卸載階段可視,visibilitychange 就會在 pagehide 以後觸發,正以下圖截圖中同樣。這就使得頁面的卸載在不一樣可視狀況下,有着不一致的生命週期與事件順序,給開發者帶來複雜性。
在將來新版本瀏覽器中,卸載階段的事件順序會進行統一,目前進度在這一 issue 下。也正由於這部分的調整,unload 已經不建議在代碼實現中使用了。
首先區分下如下兩個時間點:
從 Performance 中,咱們能夠看出首次繪製的一系列動做(有些過程啪的一下很快啊,截圖就省了):
Layout 以後的過程很快,這裏放大些倍數來查看:
DOMContentLoaded 表示 HTML 已經徹底被加載和解析,固然樣式表、圖片等資源還不必定已經完成加載。從下圖中能夠看到,通過多段 HTML 解析後,DCL 以後就沒有其餘的 Parse HTML 了。
因導航而使得瀏覽器在窗口內呈現文檔時,瀏覽器會在 window 上觸發 pageshow 事件,具體的時機可參考這裏。不只如此,當頁面是初次加載時,pageshow 事件會在 load 事件後觸發。
那麼回到 Performance 的時間軸,從下圖咱們能夠看到,在紅色虛線(標誌着 load)以後,瀏覽器觸發了 pageshow 事件,也就是上文說起的根活動。
比較惋惜的是,Performance 還沒法清晰的看出 Event Loop。下圖中灰色的 Task 並非指宏任務,其表明的是「當前主線程忙碌,沒法響應用戶交互」;Run Microtasks 則確實是在一次任務的末尾執行的微任務。當咱們點開調用棧觀察時,能夠看到源碼中的回調函數以及對應的源碼位置。
經過 Task 能夠定位性能出現問題的地方。RAIL 模型告訴咱們須要重點關注佔用 CPU 超出 50ms 的複雜任務,以提供連貫的交互體驗。固然,這裏更多的是對交互階段的響應的要求,而不必定是對初始加載階段的要求。
本文從工做原理的視角,結合實際工程的錄製結果,進行了一次實踐對理論知識的檢驗。Performance 不只是性能分析工具,仍是探究瀏覽器工做原理的小霸王學習機。總的來講,瀏覽器的工做是充實且複雜的,與咱們打工人的摸魚平常造成了對比,仍是須要進一步加深學習與思考呀。
[1] Measure performance with the RAIL model
[2] Get Started With Analyzing Runtime Performance
[3] Inside look at modern web browser
[4] JavaScript Start-up Performance
[5] How browsers work
[6] How the Browser Pre-loader Makes Pages Load Faster
文章可隨意轉載,但請保留此原文連接。
很是歡迎有激情的你加入 ES2049 Studio,簡歷請發送至 caijun.hcj@alibaba-in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