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前端
/
根目錄/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 這個目錄存放着最常用的命令。mysql
/boot:
這裏存放的是啓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鏈接文件以及鏡像文件。linux
/dev :
dev是Device(設備)的縮寫, 該目錄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設備,在Linux中訪問設備的方式和訪問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程序員
/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全部的系統管理所須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sql
/home:
用戶的主目錄,在Linux中,每一個用戶都有一個本身的目錄,通常該目錄名是以用戶的帳號命名的。數據庫
/lib:
這個目錄裏存放着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鏈接共享庫,其做用相似於Windows裏的DLL文件。幾乎全部的應用程序都須要用到這些共享庫。編程
/lost+found:
這個目錄通常狀況下是空的,當系統非法關機後,這裏就存放了一些文件。vim
/media:
linux 系統會自動識別一些設備,例如U盤、光驅等等,當識別後,linux會把識別的設備掛載到這個目錄下。windows
/mnt:
系統提供該目錄是爲了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的,咱們能夠將光驅掛載在/mnt/上,而後進入該目錄就能夠查看光驅裏的內容了。緩存
/opt:
這是給主機額外安裝軟件所擺放的目錄。好比你安裝一個ORACLE數據庫則就能夠放到這個目錄下。默認是空的。
/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咱們能夠經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
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盤上而是在內存裏,咱們也能夠直接修改裏面的某些文件,好比能夠經過下面的命令來屏蔽主機的ping命令,使別人沒法ping你的機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
該目錄爲系統管理員,也稱做超級權限者的用戶主目錄。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這裏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系統管理程序。
/selinux:
這個目錄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錄,Selinux是一個安全機制,相似於windows的防火牆,可是這套機制比較複雜,這個目錄就是存放selinux相關的文件的。
/srv:
該目錄存放一些服務啓動以後須要提取的數據。
/sys:
這是linux2.6內核的一個很大的變化。該目錄下安裝了2.6內核中新出現的一個文件系統 sysfs 。
sysfs文件系統集成了下面3種文件系統的信息:針對進程信息的proc文件系統、針對設備的devfs文件系統以及針對僞終端的devpts文件系統。
該文件系統是內核設備樹的一個直觀反映。
當一個內核對象被建立的時候,對應的文件和目錄也在內核對象子系統中被建立。
/tmp:
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一些臨時文件的。
/usr:
這是一個很是重要的目錄,用戶的不少應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這個目錄下,相似於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錄。
/usr/bin:
系統用戶使用的應用程序。
/usr/sbin:
超級用戶使用的比較高級的管理程序和系統守護程序。
/usr/src:
內核源代碼默認的放置目錄。
/var:
這個目錄中存放着在不斷擴充着的東西,咱們習慣將那些常常被修改的目錄放在這個目錄下。包括各類日誌文件。
/run:
是一個臨時文件系統,存儲系統啓動以來的信息。當系統重啓時,這個目錄下的文件應該被刪掉或清除。若是你的系統上有 /var/run 目錄,應該讓它指向 run。
用戶剛剛啓動 vi/vim,便進入了命令模式。
此狀態下敲擊鍵盤動做會被Vim識別爲命令,而非輸入字符。好比咱們此時按下i,並不會輸入一個字符,i被看成了一個命令。
如下是經常使用的幾個命令:
若想要編輯文本:啓動Vim,進入了命令模式,按下i,切換到輸入模式。
命令模式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命令,所以仍要依靠底線命令模式輸入更多命令。
vim filename
(進入通常模式)esc
以後輸入:wq(:q!)
保存並退出 (不保存退出)移動光標的方法 | |
---|---|
h 或 向左箭頭鍵(←) | 光標向左移動一個字符 |
j 或 向下箭頭鍵(↓) | 光標向下移動一個字符 |
k 或 向上箭頭鍵(↑) | 光標向上移動一個字符 |
l 或 向右箭頭鍵(→) | 光標向右移動一個字符 |
若是你將右手放在鍵盤上的話,你會發現 hjkl 是排列在一塊兒的,所以可使用這四個按鈕來移動光標。 若是想要進行屢次移動的話,例如向下移動 30 行,可使用 "30j" 或 "30↓" 的組合按鍵, 亦即加上想要進行的次數(數字)後,按下動做便可! | |
[Ctrl] + [f] | 屏幕『向下』移動一頁,至關於 [Page Down]按鍵 (經常使用) |
[Ctrl] + [b] | 屏幕『向上』移動一頁,至關於 [Page Up] 按鍵 (經常使用) |
[Ctrl] + [d] | 屏幕『向下』移動半頁 |
[Ctrl] + [u] | 屏幕『向上』移動半頁 |
+ | 光標移動到非空格符的下一行 |
- | 光標移動到非空格符的上一行 |
n
|
那個 n 表示『數字』,例如 20 。按下數字後再按空格鍵,光標會向右移動這一行的 n 個字符。例如 20
|
0 或功能鍵[Home] | 這是數字『 0 』:移動到這一行的最前面字符處 (經常使用) |
$ 或功能鍵[End] | 移動到這一行的最後面字符處(經常使用) |
H | 光標移動到這個屏幕的最上方那一行的第一個字符 |
M | 光標移動到這個屏幕的中央那一行的第一個字符 |
L | 光標移動到這個屏幕的最下方那一行的第一個字符 |
G | 移動到這個檔案的最後一行(經常使用) |
nG | n 爲數字。移動到這個檔案的第 n 行。例如 20G 則會移動到這個檔案的第 20 行(可配合 :set nu) |
gg | 移動到這個檔案的第一行,至關於 1G 啊! (經常使用) |
n
|
n 爲數字。光標向下移動 n 行(經常使用) |
搜索替換 | |
/word | 向光標之下尋找一個名稱爲 word 的字符串。例如要在檔案內搜尋 vbird 這個字符串,就輸入 /vbird 便可! (經常使用) |
?word | 向光標之上尋找一個字符串名稱爲 word 的字符串。 |
n | 這個 n 是英文按鍵。表明重複前一個搜尋的動做。舉例來講, 若是剛剛咱們執行 /vbird 去向下搜尋 vbird 這個字符串,則按下 n 後,會向下繼續搜尋下一個名稱爲 vbird 的字符串。若是是執行 ?vbird 的話,那麼按下 n 則會向上繼續搜尋名稱爲 vbird 的字符串! |
N | 這個 N 是英文按鍵。與 n 恰好相反,爲『反向』進行前一個搜尋動做。 例如 /vbird 後,按下 N 則表示『向上』搜尋 vbird 。 |
使用 /word 配合 n 及 N 是很是有幫助的!可讓你重複的找到一些你搜尋的關鍵詞! | |
:n1,n2s/word1/word2/g | n1 與 n2 爲數字。在第 n1 與 n2 行之間尋找 word1 這個字符串,並將該字符串取代爲 word2 !舉例來講,在 100 到 200 行之間搜尋 vbird 並取代爲 VBIRD 則: 『:100,200s/vbird/VBIRD/g』。(經常使用) |
:1,$s/word1/word2/g 或 :%s/word1/word2/g | 從第一行到最後一行尋找 word1 字符串,並將該字符串取代爲 word2 !(經常使用) |
:1,$s/word1/word2/gc 或 :%s/word1/word2/gc | 從第一行到最後一行尋找 word1 字符串,並將該字符串取代爲 word2 !且在取代前顯示提示字符給用戶確認 (confirm) 是否須要取代!(經常使用) |
刪除、複製與貼上 | |
x, X | 在一行字當中,x 爲向後刪除一個字符 (至關於 [del] 按鍵), X 爲向前刪除一個字符(至關於 [backspace] 亦便是退格鍵) (經常使用) |
nx | n 爲數字,連續向後刪除 n 個字符。舉例來講,我要連續刪除 10 個字符, 『10x』。 |
dd | 刪除遊標所在的那一整行(經常使用) |
ndd | n 爲數字。刪除光標所在的向下 n 行,例如 20dd 則是刪除 20 行 (經常使用) |
d1G | 刪除光標所在到第一行的全部數據 |
dG | 刪除光標所在到最後一行的全部數據 |
d$ | 刪除遊標所在處,到該行的最後一個字符 |
d0 | 那個是數字的 0 ,刪除遊標所在處,到該行的最前面一個字符 |
yy | 複製遊標所在的那一行(經常使用) |
nyy | n 爲數字。複製光標所在的向下 n 行,例如 20yy 則是複製 20 行(經常使用) |
y1G | 複製遊標所在行到第一行的全部數據 |
yG | 複製遊標所在行到最後一行的全部數據 |
y0 | 複製光標所在的那個字符到該行行首的全部數據 |
y$ | 複製光標所在的那個字符到該行行尾的全部數據 |
p, P | p 爲將已複製的數據在光標下一行貼上,P 則爲貼在遊標上一行! 舉例來講,我目前光標在第 20 行,且已經複製了 10 行數據。則按下 p 後, 那 10 行數據會貼在本來的 20 行以後,亦即由 21 行開始貼。但若是是按下 P 呢? 那麼本來的第 20 行會被推到變成 30 行。 (經常使用) |
J | 將光標所在行與下一行的數據結合成同一行 |
c | 重複刪除多個數據,例如向下刪除 10 行,[ 10cj ] |
u | 復原前一個動做。(經常使用) |
[Ctrl]+r | 重作上一個動做。(經常使用) |
這個 u 與 [Ctrl]+r 是很經常使用的指令!一個是復原,另外一個則是重作一次~ 利用這兩個功能按鍵,你的編輯,嘿嘿!很快樂的啦! | |
. | 不要懷疑!這就是小數點!意思是重複前一個動做的意思。 若是你想要重複刪除、重複貼上等等動做,按下小數點『.』就行了! (經常使用) |
進入輸入或取代的編輯模式 | |
---|---|
i, I | 進入輸入模式(Insert mode): i 爲『從目前光標所在處輸入』, I 爲『在目前所在行的第一個非空格符處開始輸入』。 (經常使用) |
a, A | 進入輸入模式(Insert mode): a 爲『從目前光標所在的下一個字符處開始輸入』, A 爲『從光標所在行的最後一個字符處開始輸入』。(經常使用) |
o, O | 進入輸入模式(Insert mode): 這是英文字母 o 的大小寫。o 爲『在目前光標所在的下一行處輸入新的一行』; O 爲在目前光標所在處的上一行輸入新的一行!(經常使用) |
r, R | 進入取代模式(Replace mode): r 只會取代光標所在的那一個字符一次;R會一直取代光標所在的文字,直到按下 ESC 爲止;(經常使用) |
上面這些按鍵中,在 vi 畫面的左下角處會出現『--INSERT--』或『--REPLACE--』的字樣。 由名稱就知道該動做了吧!!特別注意的是,咱們上面也提過了,你想要在檔案裏面輸入字符時, 必定要在左下角處看到 INSERT 或 REPLACE 才能輸入喔! | |
[Esc] | 退出編輯模式,回到通常模式中(經常使用) |
指令行的儲存、離開等指令 | |
---|---|
:w | 將編輯的數據寫入硬盤檔案中(經常使用) |
:w! | 若文件屬性爲『只讀』時,強制寫入該檔案。不過,到底能不能寫入, 仍是跟你對該檔案的檔案權限有關啊! |
:q | 離開 vi (經常使用) |
:q! | 若曾修改過檔案,又不想儲存,使用 ! 爲強制離開不儲存檔案。 |
注意一下啊,那個驚歎號 (!) 在 vi 當中,經常具備『強制』的意思~ | |
:wq | 儲存後離開,若爲 :wq! 則爲強制儲存後離開 (經常使用) |
ZZ | 這是大寫的 Z 喔!若是修改過,保存當前文件,而後退出!效果等同於(保存並退出) |
ZQ | 不保存,強制退出。效果等同於 :q!。 |
:w [filename] | 將編輯的數據儲存成另外一個檔案(相似另存新檔) |
:r [filename] | 在編輯的數據中,讀入另外一個檔案的數據。亦即將 『filename』 這個檔案內容加到遊標所在行後面 |
:n1,n2 w [filename] | 將 n1 到 n2 的內容儲存成 filename 這個檔案。 |
:! command | 暫時離開 vi 到指令行模式下執行 command 的顯示結果!例如 『:! ls /home』便可在 vi 當中察看 /home 底下以 ls 輸出的檔案信息! |
vim 環境的變動 | |
:set nu | 顯示行號,設定以後,會在每一行的前綴顯示該行的行號 |
:set nonu | 與 set nu 相反,爲取消行號! |
sync 將數據由內存同步到硬盤中。 shutdown 關機指令,你能夠man shutdown 來看一下幫助文檔。例如你能夠運行以下命令關機: shutdown –h 10 ‘This server will shutdown after 10 mins’ 這個命令告訴你們,計算機將在10分鐘後關機,而且會顯示在登錄用戶的當前屏幕中。 shutdown –h now 立馬關機 shutdown –h 20:25 系統會在今天20:25關機 shutdown –h +10 十分鐘後關機 shutdown –r now 系統立馬重啓 shutdown –r +10 系統十分鐘後重啓 reboot 就是重啓,等同於 shutdown –r now halt 關閉系統,等同於shutdown –h now 和 poweroff
logout
語法:useradd 選項 用戶名
參數說明:
選項:
用戶名:
指定新帳號的登陸名。
示例:useradd –d /home/sam -m sam
示例2: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bin/sh
,它屬於group用戶組,同時又屬於adm和root用戶組,其中group用戶組是其主組。#groupadd group及groupadd adm
userdel
命令 userdel 選項 用戶名
usermod
命令 usermod 選項 用戶名
-c, -d, -m, -g, -G, -s, -u以及-o等
,這些選項的意義與useradd
命令中的選項同樣,能夠爲用戶指定新的資源值。usermod -s /bin/ksh -d /home/z –g developer sam
passwd
。超級用戶能夠爲本身和其餘用戶指定口令,普通用戶只能用它修改本身的口令。命令的格式爲:passwd 選項 用戶名
groupadd 選項 用戶組
groupadd -g 101 group2
groupdel 用戶組
groupmod 選項 用戶組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
newgrp root
/etc/passwd文件是用戶管理工做涉及的最重要的一個文件。
Linux系統中的每一個用戶都在/etc/passwd文件中有一個對應的記錄行,它記錄了這個用戶的一些基本屬性。
這個文件對全部用戶都是可讀的
# cat /etc/passwd root:x:0:0:Superuser:/: daemon:x:1:1:System daemons:/etc: bin:x:2:2:Owner of system commands:/bin: sys:x:3:3:Owner of system files:/usr/sys: adm:x:4:4:System accounting:/usr/adm: uucp:x:5:5:UUCP administrator:/usr/lib/uucp: auth:x:7:21:Authentication administrator:/tcb/files/auth: cron:x:9:16:Cron daemon:/usr/spool/cron: listen:x:37:4:Network daemon:/usr/net/nls: lp:x:71:18:Printer administrator:/usr/spool/lp: sam:x:200:50:Sam san:/home/sam:/bin/sh
/etc/passwd中一行記錄對應着一個用戶,每行記錄又被冒號(:)分隔爲7個字段,其格式和具體含義爲:用戶名:口令:用戶標識號:組標識號:註釋性描述:主目錄:登陸Shell
詳解:
1)"用戶名"是表明用戶帳號的字符串。
一般長度不超過8個字符,而且由大小寫字母和/或數字組成。登陸名中不能有冒號(😃,由於冒號在這裏是分隔符。
爲了兼容起見,登陸名中最好不要包含點字符(.),而且不使用連字符(-)和加號(+)打頭。
2)「口令」一些系統中,存放着加密後的用戶口令字。
雖然這個字段存放的只是用戶口令的加密串,不是明文,可是因爲/etc/passwd文件對全部用戶均可讀,因此這還是一個安全隱患。所以,如今許多Linux 系統(如SVR4)都使用了shadow技術,把真正的加密後的用戶口令字存放到/etc/shadow文件中,而在/etc/passwd文件的口令字段中只存放一個特殊的字符,例如「x」或者「*」。
3)「用戶標識號」是一個整數,系統內部用它來標識用戶。
通常狀況下它與用戶名是一一對應的。若是幾個用戶名對應的用戶標識號是同樣的,系統內部將把它們視爲同一個用戶,可是它們能夠有不一樣的口令、不一樣的主目錄以及不一樣的登陸Shell等。
一般用戶標識號的取值範圍是0~65 535。0是超級用戶root的標識號,1~99由系統保留,做爲管理帳號,普通用戶的標識號從100開始。在Linux系統中,這個界限是500。
4)「組標識號」字段記錄的是用戶所屬的用戶組。
它對應着/etc/group文件中的一條記錄。
5)「註釋性描述」字段記錄着用戶的一些我的狀況。
例如用戶的真實姓名、電話、地址等,這個字段並無什麼實際的用途。在不一樣的Linux 系統中,這個字段的格式並無統一。在許多Linux系統中,這個字段存放的是一段任意的註釋性描述文字,用作finger命令的輸出。
6)「主目錄」,也就是用戶的起始工做目錄。
它是用戶在登陸到系統以後所處的目錄。在大多數系統中,各用戶的主目錄都被組織在同一個特定的目錄下,而用戶主目錄的名稱就是該用戶的登陸名。各用戶對本身的主目錄有讀、寫、執行(搜索)權限,其餘用戶對此目錄的訪問權限則根據具體狀況設置。
7)用戶登陸後,要啓動一個進程,負責將用戶的操做傳給內核,這個進程是用戶登陸到系統後運行的命令解釋器或某個特定的程序,即Shell。
Shell是用戶與Linux系統之間的接口。Linux的Shell有許多種,每種都有不一樣的特色。經常使用的有sh(Bourne Shell), csh(C Shell), ksh(Korn Shell), tcsh(TENEX/TOPS-20 type C Shell), bash(Bourne Again Shell)等。
系統管理員能夠根據系統狀況和用戶習慣爲用戶指定某個Shell。若是不指定Shell,那麼系統使用sh爲默認的登陸Shell,即這個字段的值爲/bin/sh。
用戶的登陸Shell也能夠指定爲某個特定的程序(此程序不是一個命令解釋器)。
利用這一特色,咱們能夠限制用戶只能運行指定的應用程序,在該應用程序運行結束後,用戶就自動退出了系統。有些Linux 系統要求只有那些在系統中登記了的程序才能出如今這個字段中。
8)系統中有一類用戶稱爲僞用戶(pseudo users)。
這些用戶在/etc/passwd文件中也佔有一條記錄,可是不能登陸,由於它們的登陸Shell爲空。它們的存在主要是方便系統管理,知足相應的系統進程對文件屬主的要求。
常見的僞用戶以下所示:
僞 用 戶 含 義 bin 擁有可執行的用戶命令文件 sys 擁有系統文件 adm 擁有賬戶文件 uucp UUCP使用 lp lp或lpd子系統使用 nobody NFS使用
除了上面列出的僞用戶外,還有許多標準的僞用戶,例如:audit, cron, mail, usenet等,它們也都各自爲相關的進程和文件所須要。
/etc/shadow中的記錄行與/etc/passwd中的一一對應,它由pwconv命令根據/etc/passwd中的數據自動產生
它的文件格式與/etc/passwd相似,由若干個字段組成,字段之間用":"隔開。這些字段是:登陸名:加密口令:最後一次修改時間:最小時間間隔:最大時間間隔:警告時間:不活動時間:失效時間:標誌
詳解:
示例:
# cat /etc/shadow root:Dnakfw28zf38w:8764:0:168:7::: daemon:*::0:0:::: bin:*::0:0:::: sys:*::0:0:::: adm:*::0:0:::: uucp:*::0:0:::: nuucp:*::0:0:::: auth:*::0:0:::: cron:*::0:0:::: listen:*::0:0:::: lp:*::0:0:::: sam:EkdiSECLWPdSa:9740:0:0::::
將用戶分組是Linux 系統中對用戶進行管理及控制訪問權限的一種手段。
每一個用戶都屬於某個用戶組;一個組中能夠有多個用戶,一個用戶也能夠屬於不一樣的組。
當一個用戶同時是多個組中的成員時,在/etc/passwd文件中記錄的是用戶所屬的主組,也就是登陸時所屬的默認組,而其餘組稱爲附加組。
用戶要訪問屬於附加組的文件時,必須首先使用newgrp命令使本身成爲所要訪問的組中的成員。
用戶組的全部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此文件的格式也相似於/etc/passwd文件,由冒號(:)隔開若干個字段,這些字段有:組名:口令:組標識號:組內用戶列表
示例:
root::0:root bin::2:root,bin sys::3:root,uucp adm::4:root,adm daemon::5:root,daemon lp::7:root,lp users::20:root,sam
Linux系統是一種典型的多用戶系統,不一樣的用戶處於不一樣的地位,擁有不一樣的權限。爲了保護系統的安全性,Linux系統對不一樣的用戶訪問同一文件(包括目錄文件)的權限作了不一樣的規定。
在Linux中咱們可使用ll或者ls –l命令來顯示一個文件的屬性以及文件所屬的用戶和組。
示例:
[root@www /]# ls -l total 64 dr-xr-xr-x 2 root root 4096 Dec 14 2012 bin dr-xr-xr-x 4 root root 4096 Apr 19 2012 boot ……
接下來的字符中,以三個爲一組,且均爲『rwx』 的三個參數的組合。其中,[ r ]表明可讀(read)、[ w ]表明可寫(write)、[ x ]表明可執行(execute)。 要注意的是,這三個權限的位置不會改變,若是沒有權限,就會出現減號[ - ]而已。
每一個文件的屬性由左邊第一部分的10個字符來肯定(以下圖)。
對於文件來講,它都有一個特定的全部者,也就是對該文件具備全部權的用戶。
同時,在Linux系統中,用戶是按組分類的,一個用戶屬於一個或多個組。
文件全部者之外的用戶又能夠分爲文件全部者的同組用戶和其餘用戶。
所以,Linux系統按文件全部者、文件全部者同組用戶和其餘用戶來規定了不一樣的文件訪問權限。
在以上實例中,mysql 文件是一個目錄文件,屬主和屬組都爲 mysql,屬主有可讀、可寫、可執行的權限;與屬主同組的其餘用戶有可讀和可執行的權限;其餘用戶也有可讀和可執行的權限。
對於 root 用戶來講,通常狀況下,文件的權限對其不起做用。
語法1:chgrp [-R] 屬組名 文件名
語法2:
chown [–R] 屬主名 文件名 chown [-R] 屬主名:屬組名 文件名
示例1:
進入 /root 目錄(~)將install.log的擁有者改成bin這個帳號:
[root@www ~] cd ~ [root@www ~]# chown bin install.log [root@www ~]# ls -l -rw-r--r-- 1 bin users 68495 Jun 25 08:53 install.log
將install.log的擁有者與羣組改回爲root:
[root@www ~]# chown root:root install.log [root@www ~]# ls -l -rw-r--r-- 1 root root 68495 Jun 25 08:53 install.log
Linux文件屬性有兩種設置方法,一種是數字,一種是符號。
Linux文件的基本權限就有九個,分別是owner/group/others三種身份各有本身的read/write/execute權限。
文件的權限字符爲:『-rwxrwxrwx』, 這九個權限是三個三個一組的!其中,咱們可使用數字來表明各個權限,各權限的分數對照表以下:
每種身份(owner/group/others)各自的三個權限(r/w/x)分數是須要累加的,例如當權限爲: [-rwxrwx---] 分數則是:
因此等一下咱們設定權限的變動時,該文件的權限數字就是770啦!變動權限的指令chmod的語法是這樣的: chmod [-R] xyz 文件或目錄
示例:若是要將.bashrc這個文件全部的權限都設定啓用,那麼命令以下:
[root@www ~]# ls -al .bashrc -rw-r--r-- 1 root root 395 Jul 4 11:45 .bashrc [root@www ~]# chmod 777 .bashrc [root@www ~]# ls -al .bashrc -rwxrwxrwx 1 root root 395 Jul 4 11:45 .bashrc
ls: 列出目錄及文件名
cd 路徑:切換目錄
# 表示回到本身的家目錄,亦便是 /root 這個目錄 [root@www runoob]# cd ~ # 表示去到目前的上一級目錄,亦便是 /root 的上一級目錄的意思; [root@www ~]# cd ..
pwd:顯示目前的目錄
mkdir 文件名:建立一個新的目錄
rmdir 文件名:刪除一個空的目錄
cp 來源路徑 目標路徑: 複製文件或目錄
rm 文件或者目錄: 移除文件或目錄
mv: 移動文件與目錄,或修改文件與目錄的名稱
語法:
[root@www ~]# mv [-fiu] source destination [root@www ~]# mv [options]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 directory
選項與參數:
Linux系統中使用如下命令來查看文件的內容:
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