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面試需求是:1名高級測試工程師,1名初級測試工程師。面試
對於高級測試工程師的要求,除了對測試相關技術自己的熟悉及精通以外,更期待該崗位可以起到團隊建設的效果,帶了這個小的測試團隊能借鑑以往的工做經歷打造一個能夠在本公司落地可行的測試流程。測試
而對於初級測試工程師的要求,那就是很簡單了,熟悉基本的測試技巧,可以順利完成交給的工做任務,快速融合到這個團隊就能夠了。職業規劃
今天之前的同事推薦了一個有着10年工做經驗的的測試工程師。看了一下簡歷,有過開發的培訓,作了5年的測試,接着又作了5年的項目實施。以爲吧,80後,通過了社會的打磨,藉着以往5年測試經驗,以及實施在客戶現場必定沒少挨客戶的罵,溝通和技巧必定不錯,因此就決定通知面試了。開發
這裏我想強調一下面試流程,供創業公司參考,大企業已經有了的,能夠直接跳過這段了,至少我是在慢慢摸索及規範。基礎
1 看到或收到心儀的簡歷,必定走公司正規流程,讓HR電話與面試者初步溝通意願。(之前衝動過,一時興起就直接打電話給面試者,當時面試者感受我這邊的面試流程很不規範,讓他感覺不好,唉,結果可想而知。)權限
2 不要一我的完成面試流程。最開始有面試人的權限後,每每就會想到本身一我的看得以爲不錯,就答應下來好了。結果被當時的領導叫過去上了一堂課,一我的面試當然能夠節約你們的時間,若是運氣好確實能夠碰見不錯的人加入咱們,可是這種運氣不見得老是會找上咱們。一我的面試,只會根據本身的喜愛和當時的心情來和麪試者進行博弈,每每技術型的面試官會與面試者就一個技術問題進行爭得面紅耳赤,管理型的面試官又很難在短期內判斷面試者的技術能力。技巧
3 做爲技術面試者,不要和麪試者直接協商薪資。容易陷入與面試者進行討價還價的誤區,而這個事不是技術面試者的強項,交給專人去作吧簡歷
所以如今我這邊面試加入了多個環節:技術
1 初級工程師進行第一輪面試經驗
2 高級測試工程師進行第二輪面試
3 部門主管面試
4 HR最後面,這樣好處就是把不擅長砍價的工做交給了HR。
結果咱們的高級測試工程師在面試過程當中,問到了一些相似於須要經驗處理的事情。該面試者均回答不出來。固然,對方的測試基礎仍是有的。這個時候就顯得略微尷尬。十年工做經驗,做爲高級測試工程師,條件又不符合。將他定爲初級工程師,又感受他的能力,已經超過很多,對於咱們如今的需求來講,他的薪資要求與咱們想要的不符。
大老遠的跑過來也不容易,我看他還有五年的,項目實施經驗,溝通談吐也還算不錯。因此順手就推給了咱們的實施部門主管了,但願他們能以爲彼此合適吧。
經過這個事情。讓我知道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新參加工做的職業人,你們能夠趁着年輕,有的是資本揮霍。但是等到35之後,咱們就沒有那麼多的資本進行揮霍,與其說是揮霍,不如說是生存選擇。咱們在職場上面所選擇的範圍會愈來愈小。若是在咱們工做的前幾年沒有很好的職業規劃,咱們也會面臨一樣的問題。
所以在選擇一個行業的時候,咱們除了去把本職工做作好之外,同時還須要認真思考一下,該行業或職業是否符合咱們的興趣、愛好、咱們自身的條件,及社會的趨勢,關鍵是否可以看得長遠。用5年的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去選擇並決定人生後面的職業方向了,再用之後的時間在本身選擇的路上堅持,惟有堅持才能開花結果,切不能在職業道路上搖擺不定,人生沒有幾個5年讓咱們去不斷試錯。若是不能綜合發揮起來,咱們都有可能面臨,到了35歲之後被裁人的可能性,咱們的社會競爭力,愈來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