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系統:計算機、傳輸介質、網絡設備 軟件系統:網絡操做系統、通訊協議、網絡軟件
1.按網絡覆蓋的地理範圍分類web
局域網(LAN) 城域網(MAN) 廣域網(WAN)
2.按網絡中計算機所處的地位分類瀏覽器
對等網 客戶機/服務器網絡
3.網絡拓撲結構:服務器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就是指網絡中的計算機、線纜以及其餘組件的物理佈局。 基本的網絡拓撲結構主要有4種模式:總線型,星型,環型,混合拓撲結構。
URI: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統一資源標識符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統一資源定位符,是經過web瀏覽器訪問資源的 URN: uniform resource name,統一資源命名
詳細說明:標識互聯網上的內容網絡
URL是URI的一種,不只標識了Web 資源,還指定了操做或者獲取方式,同時指出了主要訪問機制和網絡位置。
URN是URI的一種,用特定命名空間的名字標識資源。使用URN能夠在不知道其網絡位置及訪問方式的狀況下討論資源。
URI格式:架構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分爲3種:OSI體系結構、TCP / IP體系結構、五層體系結構。ide
主要講解TCP / IP體系結構:佈局
用來處理鏈接網絡的硬件部分。包括控制操做系統、硬件的設備驅動、NTC(網絡適配器,即網卡),及光纖等物理可見部分。硬件上的範疇均在鏈路層的做用範圍以內。post
每臺計算機也是經過一條線路鏈接到交換機。可是,交換機知道應該把接收到的數據發送到哪個端口。大多數交換機把端口與所鏈接設備的物理地址關聯起來。當一個端口所鏈接的計算機發送數據幀時,交換機會查看幀的目的地址,把幀發送到目的地址相關聯的端口。網絡傳輸協議
路由器用於在不一樣網絡之間進行分組交換,其面向的是IP地址一層,屬於網絡層。所以相對交換機而言,最大的不一樣是各自面向的層級。
用來處理在網絡上流動的數據包。數據包是網絡傳輸的最小數據單位。該層規定了經過怎樣的路徑(所謂的傳輸路線)到達對方的計算機,比把數據包傳送給對方。
做用:把各類數據包傳送給接收方,其中IP地址和MAC地址用於肯定接收方的位置。
ARP(A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一種用以解析地址的協議,能夠根據IP地址反查出對應的MAC地址
鏈接在Internet中的每一臺主機(或 路由器)的全球惟一的標識符。
組成 IP地址 = 32位 = 網絡號 + 主機號 其中: 網絡號:標誌主機(或路由器)所鏈接到的網絡。一個網絡號在整個因特網範圍內必須是惟一的。 主機號:標誌該主機(或路由器)。一個主機號在它面前的網絡號所指明的網絡範圍必須是惟一的。 不一樣類型的IP地址,其主機號 & 網絡號所佔字節數不一樣;故:一個IP地址在整個網絡範圍內是惟一的
傳統的IP地址是分類的地址,分爲A,B,C,D,E五類。
能夠利用IP地址系統把物理網絡分解爲更小的邏輯實體——子網。
A類即:255.0.0.0 B類即:255.255.0.0 C類即:255.255.255.0
"傳輸層"的功能,就是創建"端口到端口"的通訊。傳輸層對上層應用層,提供處於網絡鏈接中的兩臺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輸。在傳輸層有2個性質不一樣的協議TCP和UDP。
TCP位於傳輸層,提供可靠的字節流服務。
字節流服務是指爲了方便傳輸,將大塊數據分割成以報文段爲單位的數據包進行管理。
爲了確保數據準確送達目標處,TCP採用三次握手策略。
User Datagram Protocol,即 用戶數據報協議。
TCP、UDP協議的區別:
決定了向用戶提供應用服務時通訊的活動。TCP/IP協議族內預存了各種通用的應用服務。如:HTTP,FTP(文件傳輸協議)和DNS(域名系統)。
DNS( Domain Name System)是「域名系統」的英文縮寫,是一種組織成域層次結構的計算機和網絡服務命名系統,它用於TCP/IP網絡,它所提供的服務是用來將主機名和域名轉換爲IP地址的工做。
HTTP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是因特網上應用最爲普遍的一種網絡傳輸協議,全部的WWW文件都必須遵照這個標準。
HTTP是一個基於TCP/IP通訊協議來傳遞數據(HTML 文件, 圖片文件, 查詢結果等)。
HTTP是在網絡上傳輸HTML的協議,用於瀏覽器和服務器的通訊。
HTTP協議工做於客戶端-服務端架構爲上。瀏覽器做爲HTTP客戶端經過URL向HTTP服務端即WEB服務器發送全部請求。
進行通訊時,會經過分層順序與對方進行通訊。發送端從應用層往下走,接收端則往應用層往上走。
數據包的結構,基本上是下面這樣:
咱們用http舉例來講: 應用層將數據經過TCP/IP協議棧逐層向下傳遞,其下的每層接到來自上層的數據時,根據每層的協議都要在其數據的前端添加首部信息進行封裝。不一樣的協議層對數據包有不一樣的稱謂,在傳輸層叫作段(segment),在網絡層叫作數據報(datagram),在鏈路層叫作幀(frame)。在通過鏈路層時,數據封裝成幀後發給物理層的傳輸介質上,到達目標主機後,每層協議再逐層剝掉其首部,最後遞交給目標主機應用層,進行應用程序處理,數據與源主機發送的數據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