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完如何把Bug的偶現變必現,後面想了想,好像沒過癮!再細細考慮了這些年的踩坑經歷,有幾個方法很是值得一提。html
我印象中,用這種方法解決過好幾個問題。這個會頗有成就感,曾經在微信上表達過喜悅之情(見後面截圖)。總的說來,不要從正面來解決衝突,從側面加小量代碼,改變正規思路,就能夠解決一個大問題。性能優化
這裏能夠舉一個較近的例子。年初,回放的視頻動態變化頻繁的時候,在啓動的前2-3秒會感受明顯的慢,過了這個時間點就正常了。這種慢就至關於慢放的感受。在視頻動態不明顯,即比較靜態的時候,是感受不到的。咱們行業大部分是後面這種視頻,測試模擬視頻源也換成了菜市場門口的了:)微信
總之,這能夠說是性能優化的問題或者說平滑過渡的問題。通常性能優化的問題,能夠日後一點,對一個軟件系統來講,穩定性最重要!如今有時間了,年初疫情之時,正好能夠思考下。架構
怎麼改?從回放機制來講,並無大問題,由於後面立刻能達到正常速度。真正緣由是由於前幾秒秒沒有參照物。具體是這樣的,回放的速度雖然有個默認值,可是能夠根據計算前面幾秒的速度是偏快仍是偏慢來進行微調!而剛啓動的時候只能根據默認值來進行控制速度了。機制沒問題吧,考慮仍是比較充分的吧。可是如今問題也要解決,既然機制沒問題,也就不能動。可是這個開始幾秒的速度也是機制的一部分。這裏就產生了矛盾,開始有衝突了,左右不是!難道就由於這1-3秒改下機制,退一步,改下前幾秒的機制呀!很差改,懂視頻的知道,1秒有25幀呢,2秒有50幀,改前面這50次?明顯不合理。並且計算機處理的速度更快,納秒級處理一次數據了。邊看代碼邊思考,後面想到了之前作過一個項目音頻的淡入淡出,人爲的讓開始和最後幾秒漸變的方法。那就反過來了,從快漸變到正常速度!方法有了,在哪一個位置改?之前的代碼已是一個總體。又回到了前面的問題,改機制不可取,幾秒鐘幾十幀好屢次循環呢!看代碼,速度有個時間相關參數,又有方法了:加函數傳參數就能夠了!後面寫代碼,十來行!固然,既然要作到平滑,就須要通過大量測試,來作微調!函數
最後,還能夠提供另外一種思路,客戶端來修改。例如客戶端能夠推遲半秒鐘解碼播放,這個問題也許就更容易了。post
在我印象中,用這種方法解決過一兩個問題。也是不要從正面來解決衝突。用這個方法,每每是緣由比較複雜,不易搞定。正面改動又太大。能夠考慮從外面多處着手,多處的小改動,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記得當時的感覺是,跟建房子同樣,須要外面的支架支撐,即從多處着力。因此這種方法能夠解決問題,可是算不上一種上乘的方法。但最終仍是能解決問題,主要是不須要改動原有的機制。性能
問題過去時間有點久遠,之後應該有機會碰到,再做補充!測試
以上兩種方法,看似不一樣甚至有點對立,實際又是一致的:優化
1.都是少改動,儘可能減小修改代碼的量即不動原有機制而能達到一樣的效果。url
2.在對相關原理以及對做者的原意要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
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突破思惟定勢。
4.用巧勁,而不是用蠻力。
固然,若是要能用得上巧力,前提是設計的架構沒有大問題。保證穩定性是基本的,解耦也是基本要求,最好還能考慮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例如第一個案例加個函數傳個參數沒有多大影響。
最後,咱們再來看看曾經的(當時的)喜悅心情,有圖有真相:)
我想說,應該還有更早的Bug,不搜索了:)。說實話應該上Bugfree搜,好了,不作評價,不展開了哈。
但是我又忍不住多說一句,Bug也是分質量的,即Bug也分好壞的。上面的Bug固然是好的,那什麼Bug是很差的。有的Bug就是食之無味、丟之惋惜的那種吧,讓你啼笑皆非的是還把Bug級別定的很高。讓我不得不又提及HW的經歷,可能大家都煩了,我本身都煩,好漢不提當年勇,不是嗎?當時做爲測試,提Bug是有很是專業的培訓的。有些約束,記得最清楚的兩條。
1.提Bug必定要找開發人員定位,由於當時環境及其重要,同時要和開發人員確認是否是問題,只有開發人員默許了,才能提Bug。
2.Bug的級別仍是掌握在測試人員手中,可是對Bug如何劃分級別有專題培訓。並且Bug流程須要通過主管審覈,必定是流程上主管經過了,才能走到開發人員那裏。若是級別總是把握錯了,那你就遭殃了,談話去吧。
固然這和HW的績效考覈也有關係,一個高級別的Bug,對測試人員來講是很是有利的,而對開發人員來講倒是至關不利的!
後續對踩坑經歷還有專題介紹:內存泄露和死鎖,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