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8059-2016 家用和相似製冷器具 測試系統隨筆以及學習筆記(一,年耗電量計算)

上一版本是1995年發佈的,時隔21年,標準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測試

年耗電量計算組成也較爲複雜,須要計算16℃與32℃日耗電量(有化霜週期還須要根據表明性化霜及恢復期數據以及化霜間隔計算日化霜增量),16℃與32℃日裝載能耗增量,這2個日增量又須要根據16℃和32℃在一年出現的時間進行計算年耗電量和年裝載能耗增量,再與輔助設備用電年耗電量(防凝露加熱器以及製冰機,由於這個標準的製冰機計算還未完善,暫時不計入年耗電量)定時器

 

日耗電量計算能夠根據SS1,SS2穩態數據,以及日化霜增量(若是有)來計算,可是若是須要找到最優(也就是最低)日耗電量,則須要將這些數值進行單點,線性插值或者矩陣的計算:方法

  1.若是單點知足全部參與計算間室(在測試系統中不必定是所有設定間室,測試系統有間室能夠用做他用)都小於等於其特性溫度,則爲有效的日耗電量,反之則無.數據

  2.若是單點不知足,有2點日耗電量數據,且最少有1個間室數據.若是隻有一個間室數據,只須要計算一次,若是知足線性插值結果要求,則爲有效的日耗電量.若是有多個間室數據,則須要每一個間室都計算一次,有多個計算結果知足線性插值要求,則取日耗電量最低的爲最優結果.若是都不知足,則無有效的日耗電量.時間

  3.若是以上都沒法知足,則須要超過3點的日耗電量數據,且至少有2個間室數據.若是日耗電量數據=間室數量+1,則只須要根據這個間室組合進行矩陣計算一次,結果知足矩陣計算要求,則爲有效的日耗電量.若是間室數量超過了日耗電量數據個數-1,則須要進行屢次計算,全部的間室組合都須要計算一次,若是有多個計算結果知足矩陣結果要求,則取最低的日耗電量爲最優結果.若是都沒法知足,則無有效的日耗電量.版本

  4.若是沒法獲得有效的日耗電量,那就須要調節溫控器,獲得更多的穩定數據進行計算.系統

 

日裝載能耗增量,在給被測機裏放置標準水瓶前,須要確認一下前穩態數據,這個數據能夠是SS1,SS2或者DF,獲得穩態功率和溫度數據,若是穩定,則能夠進入裝載步驟.必定時間後,放置的負載(水瓶)附近的溫度接近裝載前穩態值(根據標準要求),而且當前的穩態(SS1,SS2)功率數據與裝載前穩態功率數據的誤差知足標準要求,則認爲裝載有效.若是在裝載前穩態與裝載後穩態數據之間有屢次化霜數據,則一樣要計算化霜增量和化霜次數.根據這些數據,以及裝入負載附近的溫度以及負載的重量,就能夠計算標準環境溫度下的裝載能效了.同時也能夠計算日裝載能耗增量.計算方法有2種.

  1.方法1,須要輸入正常使用而引發的等效進入被測機的用戶相關熱負荷,而後根據以前計算的標準環境溫度下的裝載能效來計算.

  2.方法2.須要輸入區域的裝載負荷係數(應該就是和標準環境溫度下負載之比,默認爲1),而後根據以前計算獲得的數據進行計算.

 

表明性化霜及恢復期數據.2種方法,

  1.一種(方法1)是計算日耗電量時用到的數據點(SS1,SS2)先後(SS1的先後,SS2以後)的化霜週期的耗電量增量和間室平均溫度增量進行平均值計算,標準中未規定化霜週期個數(存疑?).

  2.另外一種(方法2)是選中至少4個化霜週期(且不須要是同一臺被測機的數據,同型號的不一樣被測機也能夠),計算這些化霜週期的耗電量增量和間室平均溫度增量的平均值.同時要求這些化霜週期中的間室平均溫度(包含化霜週期的間室平均溫度增量)至少有一半要低於其間室的特性溫度.

 

化霜間隔.根據不一樣的測試類型標準中有若干種計算方法,有根據標稱數據計算,還有須要測試化霜定時器之類的裝置,標準裏寫的複雜,實際中狀況未知.

 

防凝露加熱器年耗電量.根據標準中的相對溼度的區域氣候因數以及相應溼度下的平均功率,進行累加計算.

 

製冰機年耗電量.試驗方式和計算方式相似於裝載能效,目前標準中的製冰機加權係數爲0,因此就不討論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