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工程化的我的思考-續

watermark,size_16,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90,type_ZmFuZ3poZW5naGVpdGk=

(題圖:from  unsplash)前端

有朋友問最近看的哪兩本關於前端的書籍——《前端架構設計》+《前端工程化:體系設計與實踐》,一本重道,一本重術,道與術結合更具指導意義。但願瞭解前端的朋友推薦看一下。git

接着上篇未完的話題,《前端工程化的我的思考》,前端工程化很龐大,涉及的點也比較多,筆者也只是想到那裏就寫到那裏,要討論的朋友可在文末留言討論。後端

規範檢查

既然走工程化路線,代碼規範剛首當其衝,但每一個人的編碼習慣各異,只能靠團隊規範來大方向上求同存異,Java的規範是出了名的,規範檢查插件、組件也是種類繁多。前端天然也會有對應的組件來解決前端代碼的規範問題,如jslint,eslint,stylelint等,結合svn/git或構建編譯工具來確保代碼的規範性,應該也有詳細的規範文檔來約定。我比較喜歡用的工具組合是SonarQube+Jenkins,利用Jenkins進行持續集成構建的同時,進行規範檢查,將結果輸出到SonarQube中在頁面上展示出來,固然這屬於一種後置的檢查,在本機開發構建時,就能夠集成到構建工做包或IDE插件中進行檢查。前端工程化

前端測試

很多項目針對後端有嚴格的單元測試經過率、測試代碼覆蓋率、代碼註釋率等,但對前端要求比較少,這也從側面說明前端測試很差作,特別是前端的自動化測試工做。若是是先後端兼顧的開發,你基本是不會想到給前端代碼寫單元測試的,由於後端的邏輯性更強,測試方便。若是你是專職作前端開發的,你應該想一想有沒有給你的前端代碼作單元測試?咱們老是習慣於在JS代碼中加入alert或console,刷新頁面看看到底結果如何,一處又一處,一遍又一遍,直到隨處可見的alert/console淹沒在正常代碼處理中。架構

很差作不表明不能作,具體到不一樣的技術棧,想必也有對應的測試工具來輔助你們進行測試,如Vue體系、React體系等等,算是有比較成熟的生態。也有獨立的優秀三方測試框架,如Mocha、Karma等,結合斷言庫如char.js(沒有寫斷言驗證的單元測試都是耍流氓),集成到CI工具中,完成一個持續性的流程。框架

工做流

工程化作的比較好的當屬Java,而前端前些年彷佛不存在這個概念。雖然一部分人也在努力這麼作,直到NodeJS的出現,纔有了質的飛越。不但提高了前端在軟件工程中的地位,也爲一大批工具的出現奠基了基礎。獨立構建、獨立部署、任務處理(編譯、壓縮、混淆、合併、解決依賴、文件hash)等工具的出現,將一個完整的工做流程串聯起來,再結合CI/CD工具,可謂發揮出極大的威力,解放人力,提高生產力。特別是Jenkins新版本中Pipeline功能的提出,使工做流程配置更加流暢。ide

附:《前端架構設計》思惟腦圖總結圖svn

watermark,size_16,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90,type_ZmFuZ3poZW5naGVpdGk=


寫到這裏,算是這段思考的一個完結,文中提到的點都比較數粗糙,後續仍是要深刻進去,畢竟覺知此事要躬行。工具

watermark,size_16,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90,type_ZmFuZ3poZW5naGVpdGk=

 

watermark,size_16,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90,type_ZmFuZ3poZW5naGVpdGk=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