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泥土中爬出來,在北京作程序員,一個月賺到父母一年的收入

我要逃離這裏,長大後毫不能像我父母這樣

1990年6月,我出生在貴州貧困山區的村莊。我出生那年爸爸25歲,媽媽27歲,家裏已有大哥,大姐和二姐三個孩子,我是老四。父母都沒什麼文化,母親是一個字都不認識,父親也只是能寫寫本身的名字,依靠種地和餵豬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程序員

1997年我開始讀小學,當時的學費是幾十塊錢一學期,而家裏的整年收入只有幾千塊,一年到頭6口人各類開銷就能全花完,沒有什麼留存。有一年的報名費都是借的,大學前我大多都穿的哥哥的舊衣服或者親戚家的送的衣服,一年到頭新衣服也就一兩件。面試

村裏的小學條件很是艱難,沒有圍牆,只有一棟低矮的教學樓孤零零地立在那裏,操場都是泥巴,一個年級也就只有一個班。三年級期末考試後成績還能夠,個人大伯——一個村小老師建議父母把我轉到教學環境和教學質量更好的鎮上小學讀書。學習

那時開始,天天就要5點多起牀走一兩個小時的路,翻山越嶺才能到學校,有的時候遇到下雨,只能淋着雨眯着眼在泥濘裏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學校走。測試

我從泥土中爬出來,在北京作程序員,一個月賺到父母一年的收入

放學回家要餵豬、放牛,週末的時候,還得跟着父母出勞力,去地裏幹農活。多是生活壓力太大吧,父母常常會吵架,在教育個人過程當中會常常和別人家小孩比,說我笨、不會講話等等,能夠說是在打擊中長大。職業規劃

所以我放學回家通常就躲起來,也沒有課外讀物,就只能看教科書,看完本身的再看哥哥姐姐的,反而養成我比較安靜的性格以及愛看書愛學習的習慣。3d

貧窮灰暗的成長環境讓我暗自下決心必定要逃離大山,絕對不能像父母同樣,過着又窮、又難,又不知道但願在哪裏的生活。視頻

在整個村裏惟一的成功案例就是當時叔伯靠讀師範,畢業後包分配進體制,讓咱們以爲改變命運惟一的出路就是讀書,這個信念改變了個人一輩子,也一直持續影響我。blog

中考班級第二,高考全縣三十幾名,考上211大學

小學畢業後去了鎮上惟一的初中,進入學校後老師就時刻叮嚀咱們:「對於大山的孩子而言,惟有認真讀書,才能改變命運,才能去看看外面更精彩的世界」。遊戲

一直以來我都很聽老師的話,老師說作什麼就作什麼,並且保質保量,絕對不摸魚,也不像同窗們那麼愛玩。週末回家,我在幹完活以後必定會把做業寫完,寫得快的話還會再看看書再去睡覺,去喂牛的時候也會帶上書。資源

我深知進步難,退步快,因此一直都沒有鬆懈過,虛心地向老師同窗們學習,走出去的信念隨着年齡的增加也愈來愈堅決。

我從泥土中爬出來,在北京作程序員,一個月賺到父母一年的收入

時間和努力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是公平的,我最終以全班第二的成績考上了縣裏最好的高中,去了重點班。高中第一天,老師就讓咱們把本身想去的大學寫在課桌上面,那時我給本身寫下的目標是浙江大學。

高中壓力很大,我在學習上一直沒想過放棄,可是每次必需要問家裏要錢可是沒錢給的時候就想放棄。其實每次要錢都是思慮過,以爲真須要的時候,我才當心翼翼地張口。當時每月的生活費也就只有200塊錢,穿的衣服以校服爲主,其餘基本都是親戚送的。

我以爲我是班上最窮的,看到同窗拿着手機,穿着好衣服,仍是羨慕的,那種感受很微妙。但那三年其實家裏的負擔是最重的,二姐也在上高中,所以我還嘗試過寒暑假打工,可是年齡過小也沒人要。

若是沒考上就去打工——這是我腦海裏已經默認的定論。考很差確定是沒錢復讀的,就只能去打工。寒窗苦讀12年,星光不負趕路人,我最終以全縣文科前三十多名的成績考上了貴州大學,那一年全省的一本線也才錄取3000多人。

懷揣着兩千元一我的去上大學,一邊讀書一邊打工

在選擇大學和專業的時候也沒有人指導,全是瞎選,就拿着學校發的書看專業介紹、分數線等,前面的志願也報了一些會計、金融等熱門專業,可是最後錄取到了貴州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一個聽起來都不知道畢業以後幹什麼的邊緣專業。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父母仍是很開心的,送我去上大學那天,由於路費、家裏須要幹農活等緣由只送到縣裏,我本身一我的大半夜三四點坐火車去貴州,一共就帶了兩千塊錢。

當時大學四年的學費、住宿費都是貸款的,生活費一半以上都是本身兼職賺來的,發傳單,服務員,銷售,搭建舞臺等等都幹過,大一寒假還去東莞工廠的流水線幹了一個月,掙了2000多,從那時起開始不花家裏的錢,本身養本身,努力減輕父母的壓力。

生活費是有了,可是還要面臨如何平衡學習和兼職,因此主要就是週末去作,不是在兼職的路上,就是在準備去兼職的路上。當時也不會以爲很差意思或者是丟人,就想着養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我從泥土中爬出來,在北京作程序員,一個月賺到父母一年的收入

大一開始考計算機等級考試,我接觸到了計算機,以爲很是有意思,產生了興趣,上課的老師推薦學軟件測試,說是入門很快,我也就跟着書和視頻自學,這時遇到了一個農學院的學長,他一直都對測試很感興趣,因此咱們搭夥一塊兒學,想着將來能夠走這條路。

大四答辯完,我在各類各樣的招聘會上面了不少公司,沒有拿到什麼好的工做機會,只有保險公司發offer。我很迷茫,不知道要作什麼,就打電話諮詢那位農學院學長,問他是作程序員仍是幹本身的專業,他說他不幹計算機了。同行人已放棄,我也就只能完全放棄。

四五月份的時候我還在焦慮地四處找機會看工做,學長忽然打電話問我要不要一塊兒去北京,聊了好久,他建議說:「北京計算機發展好,牛人多,最好是出來鍛鍊一下」。考慮了半天,以爲不想放棄計算機,也想去首都見見世面,就來北京了。

北漂7年,想進大廠想當CTO

7月初我拿到畢業證,揣着僅有的3000塊錢,帶着大學寢室的被褥,坐了27個小時的硬座,就開始北漂了。面試了7-8家,半個月後拿到了2個offer,選擇了更高的6500,可是 6個月後這家公司融資不成致使資金鍊斷,倒閉了。

接下來用了一個星期開始找工做,在東城區一家遊戲公司,也就是在這裏,個人工資終於破萬了。幹到2017年,感受在遊戲公司專業優點不強,想換行業,去了一家理財公司,薪水漲到了14k。

2019年繼續換工做工資也水漲船高,終於買了這些年一直想要的電腦、手機和新衣服,每月還能攢下來5-6k元,那時候開始以爲買房是一件有但願的事情。

如今我在作測試相關的工做,薪資很滿意,20k一個月,當時崗位上寫的是20-40k,可是談薪的時候也沒敢多要,想着先進去作我感興趣的工做,這個將來的發展和漲薪幅度都頗有想象空間。

前段時間和個人本科舍友聊天,說到個人月薪,他說:「也就是至關於我四個多月的工資」,這也至關於老天爺給飯吃,也就是收成好的年份,父母一年的總收入。

這些年一直保持着每兩三個月都會請假出去面試的習慣,看一下新機會,瞭解市場的最新須要是什麼,持續的補齊知識短板,歷來沒有間斷過。將來但願能進大廠,成長爲技術總監或者是CTO,在技術和管理兩條路上都能精進,實現我一直以來的職業理想。

最後

回想這麼多年,我可以走出大山,最重要的是由於生長在重視教育的國家和時代,一路上都有人指引,教作人、學知識。家裏也盡所能地供我上學,尊重個人選擇,沒有反對或強制我作什麼。

而我本身也一直堅持着心中的信念,時刻提醒本身,能和別人較量的就是不斷學習進步,更積極向上,毫不鬆懈,一直朝着目標前進,磕磕絆絆,終是走到了我很滿意的今天。

再分享一下個人整理的職業規劃圖

我從泥土中爬出來,在北京作程序員,一個月賺到父母一年的收入

上面即是我整理的職業規劃圖,也但願你們在3-4年內完成這個體系的構建,這個過程雖然會讓你痛不欲生,但只要你熬過去了,生活就會輕鬆不少,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等到完成以後在回顧這段路程的時候,你確定會感慨良多,掌握了以上這些技術,在任何一線互聯網大廠測試崗位都能獨擋一面

下面是一些配套資料:

我從泥土中爬出來,在北京作程序員,一個月賺到父母一年的收入

對於軟件測試的的朋友來講應該是最全面最完整的備戰倉庫,爲了更好地整理每一個模塊,我也參考了不少網上的優質博文和項目,力求不漏掉每個知識點,不少朋友靠着這些內容進行復習,拿到了BATJ等大廠的offer,這個倉庫也已經幫助了不少的軟件測試的學習者,但願也能幫助到你。

關注我公衆號:程序員二黑,便可免費領取這份配套視頻學習資源啦!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