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是阿里巴巴內部的SOA服務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天天爲2000+ 個服務提供3,000,000,000+ 次訪問量支持,並被普遍應用於阿里巴巴集團的各成員站點。Dubbo自2011年開源後,已被許多非阿里系公司使用。 java
Dubbo是一個分佈式服務框架,以及SOA治理方案。其功能主要包括:高性能NIO通信及多協議集成,服務動態尋址與路由,軟負載均衡與容錯,依賴分析與降級等。
可參見:
http://alibaba.github.io/dubbo-doc-static/Home-zh.htm
當網站變大後,不可避免的須要拆分應用進行服務化,以提升開發效率,調優性能,節省關鍵競爭資源等。
當服務愈來愈多時,服務的URL地址信息就會爆炸式增加,配置管理變得很是困難,F5硬件負載均衡器的單點壓力也愈來愈大。
當進一步發展,服務間依賴關係變得錯蹤複雜,甚至分不清哪一個應用要在哪一個應用以前啓動,架構師都不能完整的描述應用的架構關係。
接着,服務的調用量愈來愈大,服務的容量問題就暴露出來,這個服務須要多少機器支撐?何時該加機器?等等……
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均可以用Dubbo來解決。
可參見:
Dubbo的背景及需求
該框架具備極高的擴展性,採用微核+插件體系,而且文檔齊全,很方便二次開發,適應性極強。
可參見:
開發者指南 - 框架設計
Dubbo運行JDK1.5之上,缺省依賴javassist、netty、spring等包,但不是必須依賴,經過配置Dubbo可不依賴任何三方庫運行。
可參見:
用戶指南 - 依賴
Dubbo經過長鏈接減小握手,經過NIO及線程池在單鏈接上併發拼包處理消息,經過二進制流壓縮數據,比常規HTTP等短鏈接協議更快。在阿里巴巴內部,天天支撐2000多個服務,30多億訪問量,最大單機支撐天天近1億訪問量。
可參見:
Dubbo性能測試報告
Dubbo主要針對內部服務,對外的服務,阿里有開放平臺來處理安全和流控,因此Dubbo在安全方面實現的功能較少,基本上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只防止誤調用。
Dubbo經過Token令牌防止用戶繞過註冊中心直連,而後在註冊中心上管理受權。Dubbo還提供服務黑白名單,來控制服務所容許的調用方。
可參見:
Dubbo的令牌驗證
在阿里內部,除淘系之外的其它阿里子公司,都在使用Dubbo,包括:中文主站,國際主站,AliExpress,阿里雲,阿里金融,阿里學院,良無限,來往等等。
開源後,已被:去哪兒,京東,吉利汽車,方正證劵,海爾,焦點科技,中潤四方,華新水泥,海康威視,等公司普遍使用,並不停的有新公司加入,社區討論及貢獻活躍,獲得用戶很高的評價。
可參見:
Dubbo的已知用戶
分佈式事務可能暫不會支持,由於若是隻是支持簡單的XA/JTA兩階段提交事務,實用性並不強。用戶能夠自行實現業務補償的事件,或更復雜的分佈式事務,Dubbo有不少擴展點能夠集成。
在多語言方面,Dubbo實現了C++版本,但在內部使用面極窄,沒有獲得很強的驗證,而且C++開發資源緊張,沒有精力準備C++開源事項。
Dubbo採用Apache License 2.0開源協議,它是一個商業友好的協議,你能夠免費用於非開源的商業軟件中。
你能夠對它進行改造和二次發佈,只要求保留阿里的著做權,並在再發布時保留原始許可聲明。
可參見:
Dubbo的開源許可證
Dubbo共有六個開發人員參與開發和測試,每個開發人員都是頗有經驗,團隊合做很默契,開發過程也頗有節奏,有完善質量保障流程。團隊組成:
- 梁飛 (開發人員/產品管理)
- 劉昊旻 (開發人員/過程管理)
- 劉超 (開發人員/用戶支持)
- 李鼎 (開發人員/用戶支持)
- 陳雷 (開發人員/質量保障)
- 閭剛 (開發人員/開源運維)
從左至右:劉超,梁飛,閭剛,陳雷,劉昊旻,李鼎
可參見:
Dubbo的團隊成員
Dubbo的RPC框架已基本穩定,將來的重心會放在服務治理上,包括架構分析、監控統計、降級控制、流程協做等等。
可參見:
http://alibaba.github.io/dubbo-doc-static/Roadmap-zh.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