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蹉跎,2019年已過去大半,親愛的祖國即將迎來她70歲華誕,我也立刻迎來30歲的生日,從事IT行業,高強度、高壓力、少運動,如此狀況還能堅持多久,還能在IT這條路上走多遠,給本身的期限是35歲切入到其餘行業,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本身對將來很迷惑,到底咱們能夠從事那些航亞。。。。。先簡單說說畢業這幾年的事。程序員
身體:遭受病痛方知身體的重要
畢業時65kg 如今80kg,整個胖了一圈,大學時候在健身房混跡過半年,加上參加騎行俱樂部,身體是倍兒棒的,前段時間還半夜肚子疼,有一天半夜,大概凌晨4點多,實在是疼的受不了了,去了醫院急診,診斷爲輸尿管上段結石,結石大小 5mm*7mm,大夫立馬開了住院單,有慶幸也有憂慮,慶幸的是:這並非什麼大問題,本身能夠繼續工做掙錢,憂慮的是:醫生的建議必須作手術,體外碎石,須要耗費3000+人民幣,雖然也不是多的錢,可是也夠本身兩月房租了啊,心疼捨不得啊,折騰到7點多的時候,肚子已經不怎麼疼了,等檢查結果期間自我百度了一陣,很多人建議進行運動加藥物排石,畢竟輸尿管自己的直徑是8mm,還能夠排下去的,多蹦躂;多喝水一天4-5L;喝金錢草。撰文之際,事情已通過去2月,如今已經不疼了,本身沒看到石頭從輸尿管排除,可是感覺到告終石的下行,疼了兩週吧,最後就沒事了,如今還在堅持鍛鍊,堅持騎車上班。數據結構
總結,工做再忙,也要挑出來時間鍛鍊,身體是本身的,革命的本錢,若是想60歲還金槍不倒的話(壞笑~~)。測試
生活:娶妻生子方知生活的壓力
很慶幸本身一貧如洗的時候,當時的女友如今的媳婦並無拋棄我,估計認爲我是潛力股吧(偷笑~~),在我無房無車,只有一份工做的狀況下,決定跟我一塊兒奮鬥,說說房子,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吧,當時工做不穩定,她家裏人也沒有強烈要求我結婚前必須買房子,回想起來或許當時她們給點壓力本身也就買了,由於如今的房價已經讓來自農村的我高攀不起,若是說2016年的時候西安房價還在飛機場的跑道上,那麼如今西安的房價已經在飛躍到半空了,並且還有不斷往上漲之勢頭,可是話又說回來,若是當時買了房子作了房奴,可能就沒有如今的兩個寶寶。如今天天繁忙且快樂着,不少時候家裏都是唱雙響(有孩子的可能體會很深),讓我措手不及。有了孩子,就須要考慮更多了,她們在一每天的長大,由於收入的高低決定了家庭生活質量及條件的高低。。。.net
總結,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因禍得福,焉知福禍,是壓力也是動力。調試
工做:摸爬滾打方知工做的辛酸
畢業以後選擇去了國企,剛開始在一線崗位,很苦的那種,還要上夜班,那時候剛畢業幹勁足,就是一個字 「幹」,可是國企太混日子了且沒有將來,果斷辭去了國企的工做去了北京闖蕩,北京的工做是頗有挑戰的,對本身的提升很大,期間出差去了不少地方,南京、蘇州、廣西、順德、呼和浩特等等,話說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高人指路「,雖未走萬里,可是經歷多對心智、對事情的處理是莫大的幫助,況且我還遇到一個能力很強的老闆,員工五六人,本身挑起一個公司的各類訂單。從那個老闆那裏學到的:一、財富是須要慢慢積累的,別想一晚上暴富 二、處理任何事情想多了是對的,可是若是想的太多致使本身沒法往前那就是錯誤的。三、表面上看着挺穩重的一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怎麼像紙片同樣薄(心理承受能力要高),後來本身被辭退了,大冬天獨自晃盪在北京的街道上,突然意識到本身一無全部了,想起了beyond的那首歌《再見理想》,過年後來到了西安,今後踏上了IT路,剛開始工做在外包,那時候接觸華爲正式員工,真正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智商的差距,爲了彌補本身的缺口,工做之餘不斷腦補IT相關的各類書籍,《鳥哥的私房菜》、《程序員的思惟修煉》、《編譯原理》、《數據結構》、《敏捷開發流程》、《TCP/IP卷》等等,更換到第二家公司的時候,本身接觸到了更大的項目了,這也是對本身一個巨大的提升,因爲項目時間規劃時間很短,可是任務很重,半年時間光週末加班一共18次,天天十點下班算早的,可是仍是熬過了了,項目結束離職到了如今這家公司,工做比較自由,開始工做很快就熟悉了工做流程,對問題的處理也可以及時的解決,參與討論關鍵問題的處理,本身能感覺到的一個變化就是,在原來的公司:遇到問題本身老是擔憂本身作很差,有逃避問題的現象,而最後事情的結果偏偏就是本身沒有作好,開發過的代碼也是各類問題,而如今遇到問題,本身想到的是如何處理問題,心裏不懼任何問題,不少時候別人覺的很難的我問題,本身經過簡單代碼驗證ok,就堅信本身能夠搞定,結果也是很好很符合預期,畢竟本身作了各類異常場景的測試,壓力測試。blog
總結:沒有白走的路,走過的每一段路總使你收穫點什麼,敢於面對任何問題。開發
將來:我該何去何從
如今是一個很尷尬的時間點,走技術仍是走管理仍是轉行?工作流
還繼續作IT編譯
走技術:不斷的作需求,搞項目,積累本身的技術,作技術大牛。但現實是成家以後還有年輕時候那種拼勁嗎?「加班到凌晨,決戰到天亮」,「連着半月上班」,「回到家再繼續充電」,身體與生活都限制了你,時間不多,如今回到家幾乎都是配孩子,,,其實在國內,除非技術很牛掰,到了專家級,普通的作技術的到35歲都要被淘汰的吧,因而有了下面的考慮:編譯原理
走管理:性格特色是內向的,不很會處理人際關係,有問題都是本身死磕,有點不適合。。。只能本身領導本身
換行業:其實很大部分緣由是考慮了當前國內本身瞭解到的不成爲的規定,程序員到35歲也就走到了事業的終點,因此當前30歲,計劃用五年的時候來準備,自我感受是IT行業教會了我不少,思惟更嚴密了,考慮問題也比較周到,作事情要有計劃有deadline。還有每日總結,每週總結等等,這些方式方法是否能夠應用在其餘工做中呢?
考慮換行:
考慮過開餐館:民以食爲天,總得吃飯吧;
考慮過開水果店:生活越來好了,水果生活中可不能少;
考慮過加盟連鎖店:雞排、鴨脖、豬蹄,米飯麪條吃多了總得吃點有味的吧;
考慮進入母嬰行業:孩子愈來愈成寶貝了, 家長最捨得花錢的行業,就是投資有點高。
考慮開培訓班: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家長的投入會很多;
考慮去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高房價高消費,去競爭小一點的城市;
。。。。
計劃千萬種,多得不知道選擇哪一個,不知道大多數小夥伴們是否是也有相同的想法,我想或多或少有一種吧,有時候我也問本身,爲何會有這些想法,看了一些資料講的挺好,「你的圈子、眼界決定了你的想法」,這些都是在你接觸最多的行業,決定參與到這個行業是本身以爲參與進來也一樣有相同火爆場景,可是其實則否則,雖然我沒有投入到這個行業,可是我以爲事情遠沒有咱們想象的那麼順利,就像你第一次把代碼搬到機器上運行,總會有意向不到驚喜等着你,你要不斷的調試,不斷的處理問題,不斷的迭代才能讓程序完美運行,你指望的美好離你很遠很遠,可是咱們不能排除有人作的很不錯,頗有創新及生意頭腦,我身邊就有轉行成功的,水果買到了原來的項目部,轉行須要很大的勇氣,充足的準備,堅持不懈。
本身35歲以後到底能夠幹什麼?能從事什麼行業?這個是我最近憂慮的問題,雖然離35歲還有好幾年,可是仍是要爲本身將來的生計考慮。 ———————————————— 版權聲明:本文爲CSDN博主「來自祁連山的凨」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接及本聲明。原文連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933684/article/details/1000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