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咱們使用NLTK的貝葉斯分類模型垃圾對短信數據進行機器學習的垃圾短信識別。html
其實除了使用NLTK,咱們還可使用Scikit-Learn這個集成了諸多機器學習算法的模塊進行上述的實驗。算法
Scikit-Learn的API設計很是合理和高效,對於初觸機器學習的同窗來講很是友好,值得你們嘗試和使用。本人也常常在實驗環境和工做環境中使用scikit-learn進行機器學習的建模。機器學習
下面,咱們就使用scikit-learn模塊,經過其樸素貝葉斯算法API對短信數據進行一次垃圾短信的識別。學習
首先,咱們須要對原始的短信數據進行處理,導入pandas模塊和jieba模塊。測試
pandas模塊用於讀取和處理數據,jieba模塊用於對短信進行分詞。設計
接着,咱們導入短信數據:3d
查看一下部分短信數據:orm
其中第一列爲原始序號,第二列爲短信的分類,0表示正常短信,1表示垃圾短信,第三列就是短信的正文。
咱們只須要關注第二和第三列。cdn
查看一下這個短信數據集的形狀:htm
一共有七十餘萬條短信。
文本的分類,基本上是基於詞袋模型,也就是一個文本中包含多少詞以及各個詞的頻率。對於英文而已,其天生的句子空格能夠很容易的分割單詞出來,可是中文就得先進行分詞處理,也就是將一個完整的中文分割爲一個一個詞。
在Python中,有第三方模塊——jieba,結巴分詞來提供對中文的分詞。
咱們使用jieba對短信的內容進行分詞。
獲得的結果以下:
咱們須要分別提取出特徵數據和目標數據,特徵數據表示輸入的數據,目標數據則是輸入數據的屬性,在這裏,短信內容就是特徵數據,短信的分類就是目標數據。
X中都是特徵數據,y中都是目標數據,便於下一步的分割訓練集和測試集。
使用sklearn的分割模塊對訓練集和測試集進行分割:
從文本中提取特徵,須要利用到scikit-learn中的CountVectorizer()方法和TfidfTransformer()方法。
CountVectorizer()用於將文本從標量轉換爲向量,TfidfTransformer()則將向量文本轉換爲tf-idf矩陣。
樸素貝葉斯是一個很經典同時準確率也很高的機器學習算法,用它來作分類器能夠獲得很好的效果。
在scikit-learn中,每個模型都會有一個fit()方法用來模型訓練,有一個predict()方法用來模型預測,在此咱們就傳入了訓練特徵和訓練目標進行了模型的訓練。
模型訓練好以後,咱們可使用模型的predict()方法來測試與預測數據。
在這以前,咱們還得進行另一步。
由於以前對文本提取特徵只是針對於訓練集,測試集並無進行,因此我先對測試集進行文本特徵提取:
再使用predict()方法進行預測:
變量predicted_categories中包含的就是全部的預測結果。
scikit-learn模塊中內置了不少模型評估的方法,對於分類問題,咱們可使用accuracy_score()方法,其返回一個數值,得分最高爲1。
打印出來的結果顯示:
這個分類器的準確率達到了0.98,比上一次使用NLTK的貝葉斯算法高出了10%,很不錯。
能夠打印部分測試的短信數據以及預測的結果來看:
基本上正常短信和垃圾短信都被正確識別出來了。
文章首發:zmister.com/archives/17…
Python爬蟲、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滲透測試、Web開發、GUI開發
州的先生:zmis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