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被理解的「癖好」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忽然喜歡上了收藏。學習

        記得在小學的時候,就喜歡攢着之前學過的課本,當時在小學畢業的時候,從幼兒園小中大班,到一二三四五年級,全部的教學課本一本不落的整整攢了兩大紙箱子,那時還小,說不上來爲啥要攢着,就是以爲一本不落的攢到如今頗有自豪感。可是這種自豪感從上了初中後開始在不斷的摧毀,每次到了過年大掃除的時候,這沉甸甸的兩大箱子就會亮相,而後就會出現要當廢品賣掉的聲音,接着就被我大吵後成功阻撓,終於在在初二的一個夏天,實在阻撓不了,被迫妥協,很不情願的撿出了幼兒園書本和小學做業本給賣掉了。那時實際上是有一個很宏偉的目標的,就是要把本身這輩子所上的學的全部課本都保存下來,已經慢慢以爲這是一個有意義的事情,是本身學習成長的一個見證。可是自從那次被爸媽賣了第一次書後,這個目標便不復存在。但沒有放棄,就想着要儘可能把之後小學、初中、高中最重要的學習的這幾年的書籍保存下來。可是卻事與願違,每到一個階段,就會被要求賣掉上上一階段的書籍,理由是沒用,太佔地方,而後就大吵,但每次吵完後仍是妥協,忍痛被賣掉。一次一次的無線接近目標,又一次一次的遠離目標,沒人懂,還得本身安慰本身,向現實妥協。直到上了大學後,把本身以爲高中重要的一些筆記和書籍偷偷藏起來,但願能一值存着,來當成本身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的見證。可是結局也同樣,被發現後通通收拾出來賣掉了。最後也只能成爲一個回憶了。書籍

        這件事是本身小時侯以爲惟一一件能經過本身行動而且確定能實現的目標和願望,不像那些當運動員、少林寺習武當大英雄等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但生活總歸是生活,總有一些意想不到。學習筆記

         慢慢的到了大學和大學畢業後,攢一些重要東西的習慣一直保留着,成了一種收藏習慣,火車票、電影票,照片、大學學習筆記、甚至在哪裏被某個小朋友送的一個特殊石頭等等,都被我一一拿回來放起來,以爲這是一我的生重要時刻的見證,多是快樂的,也能是悲傷的,多是見證永結同心的,也多是永遠告別的;總之,每件物品,都是人生道路上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形形色色、各類各樣的事情發生的一個見證。然而,不管這個行爲仍是這個東西,卻經常沒法被理解,認爲這是無聊的行爲,這是沒用的垃圾。我經常在想,爲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差距,全部的東西只有客觀價值(俗稱值錢)達到必定高度後纔算是有價值的?仍是由於價值觀不一樣的緣由?亦或者是生活態度的差別所致?生活

        不管如何,生活還得繼續。小的時候,能夠只要理想,長大後,理想能夠有,但生活更重要。咦...,仍是想一想怎麼賺錢吧,要否則現實要給明天的生活一個響亮的大嘴巴子了習慣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