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項目有碰到二維數組的東西,總結一下:編程
數組只有一個下標,稱爲一維數組,其數組元素也稱爲單下標變量。在實際問題中有不少量是二維的或多維的,所以C語言容許構造多維數組。多維數組元素有多個下標,以標識它在數組中的位置,因此也稱爲多下標變量。本小節只介紹二維數組,多維數組可由二維數組類推而獲得。
二維數組定義的通常形式是:類型說明符 數組名[常量表達式1][常量表達式2]
其中常量表達式1表示第一維下標的長度,常量表達式2 表示第二維下標的長度。例如:
int a[3][4];
說明了一個三行四列的數組,數組名爲a,其下標變量的類型爲整型。該數組的下標變量共有3×4個,即:
a[0][0],a[0][1],a[0][2],a[0][3]
a[1][0],a[1][1],a[1][2],a[1][3]
a[2][0],a[2][1],a[2][2],a[2][3]
二維數組在概念上是二維的,便是說其下標在兩個方向上變化,下標變量在數組中的位置也處於一個平面之中,而不是象一維數組只是一個向量。可是,實際的硬件存儲器倒是連續編址的,也就是說存儲器單元是按一維線性排列的。如何在一維存儲器中存放二維數組,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按行排列,即放完一行以後順次放入第二行。另外一種是按列排列, 即放完一列以後再順次放入第二列。
在C語言中,二維數組是按行排列的。即,先存放a[0]行,再存放a[1]行,最後存放a[2]行。每行中有四個元素也是依次存放。因爲數組a說明爲int類型,該類型佔兩個字節的內存空間,因此每一個元素均佔有兩個字節)。數組
7.1.2二維數組元素的引用學習
二維數組的元素也稱爲雙下標變量,其表示的形式爲:
數組名[下標][下標]
其中下標應爲整型常量或整型表達式。例如:
a[3][4]
表示a數組三行四列的元素。
下標變量和數組說明在形式中有些類似,但這二者具備徹底不一樣的含義。數組說明的方括號中給出的是某一維的長度,便可取下標的最大值;而數組元素中的下標是該元素在數組中的位置標識。前者只能是常量,後者能夠是常量,變量或表達式。
【例7.6】一個學習小組有5我的,每一個人有三門課的考試成績。求全組分科的平均成績和各科總平均成績。spa
|
張內存 |
王ci |
李input |
趙table |
周變量 |
Math循環 |
80 |
61 |
59 |
85 |
76 |
C |
75 |
65 |
63 |
87 |
77 |
Foxpro |
92 |
71 |
70 |
90 |
85 |
可設一個二維數組a[5][3]存放五我的三門課的成績。再設一個一維數組v[3]存放所求得各分科平均成績,設變量average 爲全組各科總平均成績。編程以下:
main()
{
int i,j,s=0,average,v[3],a[5][3];
printf("input score\n");
for(i=0;i<3;i++)
{
for(j=0;j<5;j++)
{ scanf("%d",&a[j][i]);
s=s+a[j][i];}
v[i]=s/5;
s=0;
}
average =(v[0]+v[1]+v[2])/3;
printf("math:%d\nc languag:%d\ndbase:%d\n",v[0],v[1],v[2]);
printf("total:%d\n", average );
}
程序中首先用了一個雙重循環。在內循環中依次讀入某一門課程的各個學生的成績,並把這些成績累加起來,退出內循環後再把該累加成績除以5送入v[i]之中,這就是該門課程的平均成績。外循環共循環三次,分別求出三門課各自的平均成績並存放在v數組之中。退出外循環以後,把v[0],v[1],v[2]相加除以3即獲得各科總平均成績。最後按題意輸出各個成績。
7.1.3二維數組的初始化
二維數組初始化也是在類型說明時給各下標變量賦以初值。二維數組可按行分段賦值,也可按行連續賦值。例如對數組a[5][3]:
int a[5][3]={ {80,75,92},{61,65,71},{59,63,70},{85,87,90},{76,77,85} };
int a[5][3]={ 80,75,92,61,65,71,59,63,70,85,87,90,76,77,85};
這兩種賦初值的結果是徹底相同的。
【例7.7】
main()
{
int i,j,s=0, average,v[3];
int a[5][3]={{80,75,92},{61,65,71},{59,63,70},{85,87,90},{76,77,85}};
for(i=0;i<3;i++)
{ for(j=0;j<5;j++)
s=s+a[j][i];
v[i]=s/5;
s=0;
}
average=(v[0]+v[1]+v[2])/3;
printf("math:%d\nc languag:%d\ndFoxpro:%d\n",v[0],v[1],v[2]);
printf("total:%d\n", average);
}
對於二維數組初始化賦值還有如下說明:
例如:
int a[3][3]={{1},{2},{3}};
是對每一行的第一列元素賦值,未賦值的元素取0值。 賦值後各元素的值爲:
1 0 0
2 0 0
3 0 0
int a [3][3]={{0,1},{0,0,2},{3}};
賦值後的元素值爲:
0 1 0
0 0 2
3 0 0
例如:
int a[3][3]={1,2,3,4,5,6,7,8,9};
能夠寫爲:
int a[][3]={1,2,3,4,5,6,7,8,9};
如二維數組a[3][4],可分解爲三個一維數組,其數組名分別爲:a[0]a[1]a[2]對這三個一維數組不需另做說明便可使用。這三個一維數組都有4個元素,例如:一維數組a[0]的元素爲a[0][0],a[0][1],a[0][2],a[0][3]。必須強調的是,a[0],a[1],a[2]不能看成下標變量使用,它們是數組名,不是一個單純的下標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