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產品/競品分析鍛鍊記錄(分析產品核心)

  一來,之前剛入行的時候也想學習下競品分析/產品分析,而後好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當時看了不少文章,而後看到大多都是學生寫的,分析的思路都是從用戶、核心流程,而後一直說到交互,可是整片文章偏重的是說某個小交互怎麼設計得很差,怎麼改進怎麼。面試

  二來,最近面試了一次,面試個人人應該也是挺教條主義的,面試過程我說了下競品分析,瞭解過市場行情,當時她追問,我就說下個人分析思路,個人分析思路很特別,只是分析產品核心、總體設計的優缺、預判產品的將來發展方向等,對於細節、業務流程等,一律不分析。學習

  三來想起來幾年前,那時候我還很是空閒,作了個100個APP分析挑戰,結果沒作完,尷尬。設計

  因此想整理下這篇,關於我對產品/競品分析的一些思路及想法,以供其餘人蔘考。blog

 

一、產品經理到底是負責什麼?get

  必需要理清這個點,若是沒對產品經理的職責有清晰定位,很難作出比較適合的分析。爲何這麼說呢?由於不少剛入行的人,要不從運營/業務入行,要不就技術/畫圖入行,只是瞭解業務或者功能設計,而不是真正、完整的產品管理。產品

  產品經理是要對一個產品的從頭至尾的管理,包括用戶瞭解、分析、業務設計、功能設計實施、運營推廣,從產品冷啓動到產品發展到產品退出市場,產品經理都須要負起帶頭的責任。這個是我理解的產品經理該須要承擔起來的責任。(這裏不展開說,否則這文章沒完沒了)io

  基於這個概念,因此我做爲一個產品經理,應該關注產品核心價值,由於核心價值纔是讓這個產品獨立生存在市場上面,關注市場用戶的狀況,而不是將關注點侷限在一個小功能、小交互。因此纔會有文章一開始說的,分析思路跟那些教科書的,有差別。效率

二、產品分析與競品分析的差別?方法

  在個人概念裏面,產品分析是偏重某個產品的的分析,偏重產品的核心價值、核心業務、核心設計。而競品分析偏重是在某個市場環境裏面,同類產品的核心價值差別。im

  一個相對深刻點,一個相對注重分析面,而且注重市場環境。

三、個人產品分析思路,要分析什麼?

  競品分析就不怎麼寫了,之前我也沒怎麼作過真正的競品分析,產品分析我也是隻是分析核心的而已。

  個人方法很原始,就是做爲一個用戶、做爲一個產品設計者,兩種角色交替去對一個產品進行觀察、感覺,寫出它的優缺而已。

  

下面截圖一下當時作的一些內容:

 

 

 

  從上面截圖能夠看到當時我作這個鍛鍊的目的及原始的一些思路,這個挑戰持續一年的,因此當時在自我學習過程裏面,開始逐漸完善我自身的分析。

  固然,這個是幾年前的分析,分析重點是一個產品的核心,沒有分析細節怎麼設計是好的,怎麼很差,只是純粹從小白的角度去嘗試,從若是我是這個產品的負責人的話,市場環境大概是那樣,我該如何去突破尋求發展?

 

若是說專業一點的競品分析文章,這裏介紹一篇超級詳細的競品分析文章,分析很是深刻透徹,可是我的以爲價值不大!爲何會這麼說呢?

  一、請問要分析一個行業的競品,單靠一我的,要像這位哥們分析到這麼深刻,須要多少時間?一個月?一個季度?

  二、之前作產品分析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問題,當你作完產品分析,產品已經發生改變,你所作的,都是歷史記錄的(固然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這點無可厚非),花費那麼大的時間精力,是否值得?(跟隨是沒法超越對方的,由於對方的創新永遠比你快,除非你的創新比它快,這樣要求你的團隊比對方要牛逼,要更清楚用戶須要)

 

  文章連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01989/answer/91519343

  做者:大禹

 

       在後來的工做上面,針對這種專門競品/產品分析幾乎是沒有,可能我孤陋寡聞,可是貌似,沒見過有什麼企業,會作比較專門的競品/產品分析,由於作這些實在是耗費時間精力,可是作出來的時候,市場環境可能已經發生了改變了。

       並且當分析深度不夠深的話,還不如外包給專業的市場調研機構,他們會更專業,更有效率產出相對來講更準確的報告。而產品人員經過這些分析,能夠拓寬自身眼界,鍛鍊思考產品的核心。若是是這樣~~~好像也不必畫流程圖啊、寫交互優缺~~

       以上是我我的對產品經理、產品/競品分析的一些看法,純屬我的見解,若有更好的歡迎下面評論一塊兒討論,研究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