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週做業做業

一、簡述osi七層模型和TCP/IP模型
OSI模型有7層結構,從上到下分別是 7 應用層 6 表示層 5 會話層 4 傳輸層 3 網絡層 2 數據鏈路層 1 物理層。服務器

下面顯示不一樣的協議在最初OSI模型中的位置:網絡

7 應用層 是最靠近用戶的OSI層。這一層爲用戶的應用程序(例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和終端仿真)提供網絡服務。例如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三、MySQL、Telnet等併發

6 表示層 可確保一個系統的應用層所發送的信息能夠被另外一個系統的應用層讀取。例如XDR、ASN.一、SMB、AFP、NCPsocket

5 會話層 經過傳輸層(端口號:傳輸端口與接收端口)創建數據傳輸的通路例如ASAP、TLS、SSH、ISO 8327 / CCITT X.22五、RPC、NetBIOS、ASP、Winsock、BSD socketside

4 傳輸層 定義了一些傳輸數據的協議和端口號(WWW端口80等)。例如TCP、UDP、RTP、SCTP、SPX、ATP、ILrest

3 網絡層 在位於不一樣地理位置的網絡中的兩個主機系統之間提供鏈接和路徑選擇。例如IP、ICMP、IGMP、IPX、BGP、OSPF、RIP、IGRP、EIGRP、ARP、RARP、 X.25blog

2 數據鏈路層 定義瞭如何讓格式化數據以進行傳輸,以及如何讓控制對物理介質的訪問。這一層一般還提供錯誤檢測和糾正,以確保數據的可靠傳輸。例如以太網、令牌環、HDLC、幀中繼、ISDN、ATM、IEEE 802.十一、FDDI、PPP接口

1 物理層 主要定義物理設備標準,如網線的接口類型、光纖的接口類型、各類傳輸介質的傳輸速率等。它的主要做用是傳輸比特流(就是由一、0轉化爲電流強弱來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地後在轉化爲一、0,也就是咱們常說的數模轉換與模數轉換)。這一層的數據叫作比特。例如線路、無線電、光纖、信鴿、針腳、電壓、線纜規範、集線器、中繼器、網卡、主機接口卡等ip

TCP/IP模型
TCP/IP協議是指因特網整個TCP/IP協議族,定義了主機如何連入因特網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準。不一樣於ISO模型的七個分層,TCP/IP協議參考模型把全部的TCP/IP系列協議歸類到四個抽象層中。資源

應用層: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等等

傳輸層:TCP,UDP

網絡層:IP,ICMP,OSPF,EIGRP,IGMP

數據鏈路層:SLIP,CSLIP,PPP,MTU

二、總結描述TCP三次握手四次揮手
TCP三次握手

在TCP/IP協議中,TCP協議提供可靠的鏈接服務,採用三次握手創建一個鏈接。

第一次握手:創建鏈接時,客戶端發送鏈接請求報文段(syn包,SYN位置爲1,Sequence Number爲x)到服務器,並進入SYN_SEND狀態,等待服務器確認。

第二次握手:服務器收到syn報文段。服務器收到客戶端的SYN報文段,須要對這個SYN報文段進行確認,設置Acknowledgment Number爲x+1(Sequence Number+1);同時,本身本身還要發送SYN請求信息,將SYN位置爲1,Sequence Number爲y;服務器端將上述全部信息放到一個報文段(即SYN+ACK報文段)中,一併發送給客戶端,此時服務器進入SYN_RECV狀態;

第三次握手:客戶端收到服務器的SYN+ACK報文段。而後將Acknowledgment Number設置爲y+1,向服務器發送ACK報文段,這個報文段發送完畢之後,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都進入ESTABLISHED狀態,完成TCP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戶端與服務器開始傳送數據
圖解:
image-20201026134213284
TCP四次揮手

四次揮手
客戶端發送FIN包詢問服務器端是否能斷開,客戶端進入FIN_WAIT_1狀態。
服務器端收到客戶端發送的包並返回ACK包,服務器端進入CLOSE_WAIT狀態。
服務器端準備好斷開後,發送FIN包給客戶端,服務器端進入LAST_ACK狀態。
客戶端收到服務器端發送的包後返回ACK包,客戶端進入TIME_WAIT狀態,服務器端收到包後進入CLOSED狀態。

image-20201026142510564

三、描述TCP和UDP區別
1)TCP提供面向鏈接的傳輸,通訊前要先創建鏈接(三次握手機制); UDP提供無鏈接的傳輸,通訊前不須要創建鏈接。
2)TCP提供可靠的傳輸(有序,無差錯,不丟失,不重複); UDP提供不可靠的傳輸。
3)TCP面向字節流的傳輸,所以它能將信息分割成組,並在接收端將其重組; UDP是面向數據報的傳輸,沒有分組開銷。
4)TCP提供擁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機制; UDP不提供擁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機制。
5)TCP協議所需資源多,TCP首部需20個字節;UDP首部字段只需8個字節。
6)TCP是一對一的鏈接;UDP則能夠支持一對一,多對多,一對多的通訊。
四、總結ip分類以及每一個分類能夠分配的IP數量
A類地址
範圍:0.0.0.0-127.255.255.255,網絡數量126(不能是0和127),可分配的ip數量2^24-2,私有地址10.0.0.0/8

B類地址
範圍:128.0.0.0-191.255.255.255,網絡數量214,每一個B可分配的ip數量2^16-2,私有地址172.16.0.0/12(172.16.0.0-172.31.0.0)

C類地址
範圍:192.0.0.0-223.255.255.255,網絡數量2^21,每一個C可分配的ip數量2^8-2,私有地址192.168.0.0/16

D類地址
組(多)播地址,範圍:224.0.0.0-239.255.255.255

E類地址
保留地址.
五、總結IP配置方法
配置方法:

1、手動配置、自動配置(修改配置文件重啓網絡服務生效,永久生效)

手動配置:
第八週做業做業

自動配置(配置文件):

第八週做業做業
重啓網絡服務生效: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生效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1、命令修改(臨時生效) 

方法一:

一、ip addr add 192.168.1.1/24 dev ens33 //add 添加 dev 指定網卡
二、ip addr del 192.168.1.1/24 dev ens33 //del 刪除 dev 指定網卡
方法二:(修改了配置文件)

一、systemctl start NetworkManager
二、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ns33 +ipv4.addresses 192.168.1.2/24 //modify 修改 + 增長

方法三:

一、ifconfig ens160 192.168.1.1/24 //配置接口IP,當即生效,重啓失效二、ifconfig ens16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配置接口IP,當即生效,重啓失效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