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3000億美圓路口,阿里、騰訊誰將笑到最後

5月18日晚,阿里集團2017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及2017財年整年業績終於公佈。在收入、盈利、現金流等核心指標上,阿里巴巴全面領先騰訊。其中營收方面,阿里整年營收收入1582.73億元,超出騰訊4%。微信

  

做爲目前中概股中兩隻最搶眼互聯網公司。起家於B2B電商的阿里,和起家於社交工具的騰訊雖然如今市值都已到達3000億美圓,但兩家如何穩坐3000點,並衝刺4000億美圓市值,值得玩味。網絡

 

騰訊鏈接世界  阿里改變世界app

經過兩家公司財報能夠看到,騰訊接近一半營收來源於網絡遊戲,另外一半則是社交(QQ、微信等)和網絡廣告(廣點通、智匯推等)。騰訊整個業務佈局,基本上都是圍繞鏈接人而展開,從社交工具到網遊、手遊,再到網絡廣告,每一步都離不開人的鏈接。運維

 

 

591dc411f2ab30.60735656.jpg

 

而反觀阿里,它的營收主要由電商(淘寶、天貓等)+數字媒體+雲計算等組成。此外,像螞蟻金服和菜鳥網絡並無歸入阿里的營收來源中。ide

 

對於阿里來講,電商營收佔據了較大比例,隨着電商行業迎來發展瓶頸,阿里順勢提出「新零售」概念,並必需要回歸到線下實體店。工具

 

迴歸到實體經濟,無疑將要挑戰阿里整個基建的搭建能力和運維能力。但阿里也早已完成了從「NASA計劃」,到人工智能,再到雲計算和菜鳥網絡等多領域的佈局。佈局

 

固然,和阿里相比,網絡遊戲雖然是騰訊的最大搖錢樹,但隨着微信支付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這對於阿里來講仍是具備壓力的。大數據

 

騰訊收割如今,阿里佈局將來微信支付

回顧阿里和騰訊兩家公司的發展軌跡,阿里最初只不過是一家作批發業務的電商網站,後來轉作我的業務淘寶,在淘寶作大以後,繼而培養了支付寶、天貓等幾大親兒子,而且這些業務作得都不錯,這些都給今天的阿里打好了堅實的基礎。網站

 

591dc4124223d7.31015466.jpg 

 

除了淘寶、天貓、支付寶,支付寶後來延伸出螞蟻金服等以外,在阿里創立10多年來,阿里還推出了阿里媽媽(網絡廣告平臺)、阿里雲(雲計算),還有菜鳥。

 

這些領域的擴張,讓阿里逐漸成爲了一個很是龐大的生態體系,並環環相扣,生生相息。

 

阿里電商C2C有淘寶、閒魚,B2C有線上天貓、線下銀泰、蘇寧,海外電商有天貓國際、全球購、速賣通,再加上收購的南亞、東南亞各國的多個當地電商。阿里電商領域已實現全覆蓋。

 

阿里金融最底層有支付寶,支付寶衍生出餘額寶理財,支付寶沉澱資金衍生出小額貸款螞蟻小貸、消費貸螞蟻花唄,這些數據衍生出芝麻信用,還有保險業務、傳統商業銀行業務……

 

除了電商、金融以外,阿里還將業務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O2O、餐飲、旅遊以及出行等多個領域。

 

同時,阿里在文娛領域也是落子很多,阿里音樂、阿里影視、阿里遊戲、阿里閱讀、阿里體育等等,阿里文娛體系基本成形。

 

任何一種商業模式的背後,都離不開信息流、物流和人流。而在阿里龐大的生態體系背後,阿里雲解決了數據和技術難題,菜鳥解決了物流難題,螞蟻金融則解決了資金流。解決了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顯然人流根本不是問題。

 

馬雲曾在《阿里人》刊首語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感恩生在中國這個國家。簡單理解這句話的背後,誕生於人口多、面積大、國情複雜的中國中的阿里,具備足夠的經驗且徹底具有複製到世界上其餘國家的。

 

走出去,讓馬雲大膽提出了eWTP,在馬雲的設想中,阿里將一步步進入到各個領域,把整個世界的實體經濟圈都歸入到阿里的體系,用數據和技術改變全部行業。

 

和阿里相比,騰訊的發展一直都比較聚焦。剛開始騰訊的商業模式並無什麼特別的,就是解決互聯網社交需求。在PC時代,QQ爲騰訊收割了數億用戶。這些用戶都成爲騰訊發展壯大的基石,再後來,隨着移動互聯網興起和智能終端的普及,成爲了騰訊另外一個社交工具微信。

 

在擁有必定體量的用戶以後,騰訊的收益模式開始清晰。剛開始是QQ秀這種增值服務,進而使網絡遊戲,再後來就是廣告、娛樂、金融。

 

騰訊的發展始終創建在對我的用戶收割的基礎之上,從遊戲到直播,再到廣告和支付。

 

固然,基於熱點轉換的騰訊,也有其擴展不了的領域,譬如說電商。騰訊曾經嘗試多QQ旅遊、QQ商城、拍拍網、易迅網以及如今的京東,除了京東都是慘敗收場,譬如說實體金融,目前,騰訊銀行高管現已集體離職,而在金融方面,雖然微信支付如今已經作到了必定規模,可是因爲沒有配套實體經濟結合支撐,盈利模式不清晰,致使如今依然是虧損中。

 

從騰訊的財報數據來看,騰訊的這種收割模式已經見頂,2016年四季度的主營業務遊戲毛利率低於三季度,廣告的增速也從同比超過100%降低到同比增加54%。騰訊已經達到了山頂。

 

中國互聯網紅利釋放接近尾聲,接近天花板的騰訊必然將面臨,如何把收割範圍從中國用戶擴展到全球用戶,將是騰訊保持穩定增加的惟一選項。

 

國際化將是騰訊、阿里的最大挑戰

上面提到了騰訊、阿里兩家在國際化上的佈局。二者相比,阿里進入國際化市場則更有看點。

 

今年4月,阿里宣佈10億美圓收購東南亞「淘寶」Lazada。就在收購Lazada的同時,阿里雲計算剛剛完成新加坡數據中心的擴建。

 

今年5月,阿里雲計算挺進日本市場,在日本設立數據中心;同時進入韓國市場。加上今年年內啓用位於歐洲、澳洲、中東的數據中心,加上已開服的美國東部、美國西部、新加坡和香港數據中心,阿里雲將在全球範圍內與AWS和AZURE競爭。

 

除了雲計算,阿里旗下菜鳥網絡也進入了日本市場。同時,菜鳥網絡和哈薩克斯坦郵政在俄羅斯、中亞、東歐達成跨境電商和物流全面合做。

 

目前菜鳥旗下跨境網絡已經接入了全球110個倉,服務覆蓋224個國家和地區。

 

支付寶的出海則更深刻。今年第一季度,螞蟻金服投資的印度「支付寶」Paytm用戶數達到1.35億,比2015年增長逾5倍,登上世界第四大「錢包」位置。截至目前,支付寶已經深刻7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阿里還提出了電子世界貿易平臺(eWTP)概念,經過打造「數字自由貿易區」,讓消費者在這個平臺上實現「全球買、全球賣」。2016年末,杭州率先打造全球首個eWTP「試驗區」,今年首個海外eWTP數字中樞也落地馬來西亞。

 

馬雲曾說:「將來十年海外市場要佔到阿里收入的一半」。

 

馬雲的自信,其實不在於國際化的業務佈局上,而是在於其國際化策略上,擺脫單純的電商營收模式,以大數據雲計算、物流網絡爲基礎,再加上支付和金融構築一道全球經濟皆可適用的公共通道,並此基礎之上最終實現電商+的多樣化營利模式。

 

固然,隨着阿里在國際化進入的領域愈來愈多,其將面對的競爭對手也將從中國級選手,變成奧運級強敵。像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都是前沿性領域,不管是技術上仍是商業上都存在太多不肯定性,阿里如何與谷歌、亞馬遜等相抗衡?仍待關注。

 

若是說阿里國際化的挑戰是在太超前,那麼騰訊的國際化挑戰則是太眼前。騰訊在佈局不論是國內市場,仍是國際市場,其始終都在強化全球最大遊戲公司的市場地位。

 

591dc4128fe201.07444867.jpg 

 

近十年來,騰訊出手投資海外遊戲行業已超過50次,覆蓋10個國家地區。同時,騰訊在全球範圍內共併購了32家遊戲公司,包括16家PC遊戲公司、16家移動遊戲公司,其中25家爲海外遊戲公司,累計投入超過100億美圓。

 

以營收數據來看,在整個遊戲行業,騰訊已排名全球第一;在手機遊戲領域,騰訊排名全球第三。但從收入結構來看,騰訊遊戲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中國市場。

 

現在,在全球範圍內,騰訊已創建起了從遊戲開發、發行、運營、競技,到信息和周邊產品的全套生態鏈,甚至能夠說,騰訊間接控制了全球前十大遊戲公司約三分之一的遊戲收入。

 

相比遊戲業務在世界範圍內的攻城略地,騰訊的社交業務海外拓展卻低調得多。

 

早在2005年以前,QQ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進行運營,始終有點不溫不火。2013年後,微信也開始出海。但對比Whatsapp和FaceBook,微信海外用戶增加難以突破瓶頸。重新一季度財報來看,微信的帳戶增加速度明顯下降,從一季度的單季增加6000萬回落到了二季度的4300萬。

 

毫無疑問騰訊將在將來很長時間內穩坐全球遊戲業霸主的寶座,但問題也一樣明顯:若是要與google、亞馬遜、facebook這互聯網「國際三座大山」對標甚至競爭,單憑遊戲顯然不夠。

 

而對阿里來講,商業基礎設施的提供則是普適的,也意味着遠比遊戲領域長袖善舞來得艱難。電商自己也並不是能夠短期內收割的行業,這比如修建商場,大樓沒法憑空而起,道路、水電煤必須先行。這注定阿里只能以商業基礎服務爲先導出海,既爲電商搭橋修路,其自己將成爲更大的生意。

 

對於這一點,近日,美國商業期刊《福布斯》雜誌評選出2016年最有投資價值的10大公司,阿里巴巴位居榜首。

 

另外,《人民日報》也曾評價阿里,「以阿里巴巴爲表明的新實體經濟正在迅速崛起:集團去年合計納稅238億元,帶動平臺納稅至少2000億元,至關於4000家大型商場的銷售體量,創造了超過3000萬個就業機會。」

 

按照當前增速預測,阿里巴巴有望在新的一年衝擊「全球前20大經濟體」——而這僅僅只是一個趕超的開端,到2036財年,阿里巴巴意在成爲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文/科技不吐不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