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實現系統的分佈式日誌與事務管理時,在尋求所謂的全局惟一Goroutine ID無果以後,決定仍是簡單利用Context機制實現了基本的想法,不夠高明,可是好用。因而對它當初的設計比較好奇,便有了此文。
Context是Golang官方定義的一個package,它定義了Context類型,裏面包含了Deadline/Done/Err方法以及綁定到Context上的成員變量值Value,具體定義以下:git
type Context interface { // 返回Context的超時時間(超時返回場景) Deadline() (deadline time.Time, ok bool) // 在Context超時或取消時(即結束了)返回一個關閉的channel // 即若是當前Context超時或取消時,Done方法會返回一個channel,而後其餘地方就能夠經過判斷Done方法是否有返回(channel),若是有則說明Context已結束 // 故其能夠做爲廣播通知其餘相關方本Context已結束,請作相關處理。 Done() <-chan struct{} // 返回Context取消的緣由 Err() error // 返回Context相關數據 Value(key interface{}) interface{} }
那麼到底什麼Context?github
能夠字面意思能夠理解爲上下文,比較熟悉的有進程/線程上線文,關於Golang中的上下文,一句話歸納就是:goroutine的相關環境快照,其中包含函數調用以及涉及的相關的變量值。
經過Context能夠區分不一樣的goroutine請求,由於在Golang Severs中,每一個請求都是在單個goroutine中完成的。golang
注:關於goroutine的理解能夠移步這裏。數據庫
因爲在Golang severs中,每一個request都是在單個goroutine中完成,而且在單個goroutine(不妨稱之爲A)中也會有請求其餘服務(啓動另外一個goroutine(稱之爲B)去完成)的場景,這就會涉及多個Goroutine之間的調用。若是某一時刻請求其餘服務被取消或者超時,則做爲深陷其中的當前goroutine B須要當即退出,而後系統纔可回收B所佔用的資源。
即一個request中一般包含多個goroutine,這些goroutine之間一般會有交互。
分佈式
那麼,如何有效管理這些goroutine成爲一個問題(主要是退出通知和元數據傳遞問題),Google的解決方法是Context機制,相互調用的goroutine之間經過傳遞context變量保持關聯,這樣在不用暴露各goroutine內部實現細節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各goroutine的運行。
函數
如此一來,經過傳遞Context就能夠追蹤goroutine調用樹,並在這些調用樹之間傳遞通知和元數據。
雖然goroutine之間是平行的,沒有繼承關係,可是Context設計成是包含父子關係的,這樣能夠更好的描述goroutine調用之間的樹型關係。post
生成一個Context主要有兩類方法:google
要建立Context樹,首先就是要建立根節點spa
// 返回一個空的Context,它做爲全部由此繼承Context的根節點 func Background() Context
該Context一般由接收request的第一個goroutine建立,它不能被取消、沒有值、也沒有過時時間,常做爲處理request的頂層context存在。.net
有了根節點以後,接下來就是建立子孫節點。爲了能夠很好的控制子孫節點,Context包提供的建立方法均是帶有第二返回值(CancelFunc類型),它至關於一個Hook,在子goroutine執行過程當中,能夠經過觸發Hook來達到控制子goroutine的目的(一般是取消,即讓其停下來)。再配合Context提供的Done方法,子goroutine能夠檢查自身是否被父級節點Cancel:
select { case <-ctx.Done(): // do some clean… }
注:父節點Context能夠主動經過調用cancel方法取消子節點Context,而子節點Context只能被動等待。同時父節點Context自身一旦被取消(如其上級節點Cancel),其下的全部子節點Context均會自動被取消。
有三種建立方法:
// 帶cancel返回值的Context,一旦cancel被調用,即取消該建立的context func WithCancel(parent Context) (ctx Context, cancel CancelFunc) // 帶有效期cancel返回值的Context,即必須到達指定時間點調用的cancel方法纔會被執行 func WithDeadline(parent Context, deadline time.Time) (Context, CancelFunc) // 帶超時時間cancel返回值的Context,相似Deadline,前者是時間點,後者爲時間間隔 // 至關於WithDeadline(parent, time.Now().Add(timeout)). func WithTimeout(parent Context, timeout time.Duration) (Context, CancelFunc)
下面來看改編自Advanced Go Concurrency Patterns視頻提供的一個簡單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time" ) func someHandler() { // 建立繼承Background的子節點Context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go doSth(ctx) //模擬程序運行 - Sleep 5秒 time.Sleep(5 * time.Second) cancel() } //每1秒work一下,同時會判斷ctx是否被取消,若是是就退出 func doSth(ctx context.Context) { var i = 1 for { time.Sleep(1 * time.Second) select { case <-ctx.Done(): fmt.Println("done") return default: fmt.Printf("work %d seconds: \n", i) } i++ } } func main() { fmt.Println("start...") someHandler() fmt.Println("end.") }
輸出結果:
注意,此時doSth方法中case之done的fmt.Println("done")
並無被打印出來。
超時場景: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time" ) func timeoutHandler() { // 建立繼承Background的子節點Context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3*time.Second) go doSth(ctx) //模擬程序運行 - Sleep 10秒 time.Sleep(10 * time.Second) cancel() // 3秒後將提早取消 doSth goroutine } //每1秒work一下,同時會判斷ctx是否被取消,若是是就退出 func doSth(ctx context.Context) { var i = 1 for { time.Sleep(1 * time.Second) select { case <-ctx.Done(): fmt.Println("done") return default: fmt.Printf("work %d seconds: \n", i) } i++ } } func main() { fmt.Println("start...") timeoutHandler() fmt.Println("end.") }
輸出結果:
前面鋪地了這麼多。
確實,經過引入Context包,一個request範圍內全部goroutine運行時的取消能夠獲得有效的控制。可是這種解決方式卻不夠優雅。
一旦代碼中某處用到了Context,傳遞Context變量(一般做爲函數的第一個參數)會像病毒同樣蔓延在各處調用它的地方。好比在一個request中實現數據庫事務或者分佈式日誌記錄,建立的context,會做爲參數傳遞到任何有數據庫操做或日誌記錄需求的函數代碼處。即每個相關函數都必須增長一個context.Context類型的參數,且做爲第一個參數,這對無關代碼徹底是侵入式的。
更多詳細內容可參見:Michal Strba 的context-should-go-away-go2文章
Google Group上的討論可移步這裏。
Context機制最核心的功能是在goroutine之間傳遞cancel信號,可是它的實現是不徹底的。
Cancel能夠細分爲主動與被動兩種,經過傳遞context參數,讓調用goroutine能夠主動cancel被調用goroutine。可是如何得知被調用goroutine何時執行完畢,這部分Context機制是沒有實現的。而現實中的確又有一些這樣的場景,好比一個組裝數據的goroutine必須等待其餘goroutine完成纔可開始執行,這是context明顯不夠用了,必須藉助sync.WaitGroup。
func serve(l net.Listener) error { var wg sync.WaitGroup var conn net.Conn var err error for { conn, err = l.Accept() if err != nil { break } wg.Add(1) go func(c net.Conn) { defer wg.Done() handle(c) }(conn) } wg.Wait() return err }
https://golang.org/pkg/context/
https://faiface.github.io/pos...
https://juejin.im/entry/58088...
https://dave.cheney.net/2017/...
https://dave.cheney.net/2017/...
https://sites.google.com/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