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PAAS

SAAS和雲是最近幾年很是流行的概念,SAAS還引起了一波資本追逐熱潮,但現實狠狠打了SAAS這個行業的,具體分析請您參看SAAS爲啥那麼難作。IAAS就是雲,是一種基礎的標準化服務,就和電腦同樣,由於是標準化的,因此容易實現規模化,如今的公有云市場已經造成了寡頭壟斷的格局,好比亞馬遜雲,微軟雲,阿里雲等。PAAS相對來說,知道的人比較少,由於是一個很是專業的領域,是針對開發者的領域,下面是個示意圖。編程

從下往上,個性化和多樣性愈來愈強,類別物質世界,IAAS108個構成物質的元素,SAAS是上層的物質世界,好比CH組成的龐大的有機物質世界,因此講,下層是相對簡單的,而上層是很是很是複雜的,複雜來自於多樣性。關於IAAS的論述,請您參看雲是有優勢的,但不表明你應該被忽悠,本文着重講解一下PAAS微信


PAAS的背景條件網絡

如今一些SAAS廠商在學習國外領先廠商作PAAS,由於如今SAAS太難作,利潤率過低了,下面收集了關於SAAS的盈利能力方面的文章。架構

下面是其中一個關注的網友,是餐飲SAAS的代理商,跟我談他對SAAS的一些體會和見解,基本上是和上面的網絡文章觀點一致的。框架

SAAS盈利能力差的根本緣由就是生產效率沒有隨着時代的進步而進步,SAAS廠商愈來愈多,客戶支付能力愈來愈低,開發人員成本愈來愈高,而軟件質量沒有什麼提高,反而變得更差。PAAS的目的就是提高SAAS開發的效率,提高SAAS的質量。因此,國內的SAAS廠商開始模仿國外成功經驗,開始作PAAS,下面是相關的網絡文章。編程語言

PAAS這種思路不是新概念,其實在不少傳統的ERP廠商的產品就有體現,區別就是部署的方式,PAAS是創建在IAAS雲的基礎上的。SAP提供了不少二次開發的工具,甚至提供了ABAP編程語言,國內的金蝶提供了BOS二次開發平臺。PAAS就是對上層的SAAS業務抽象化處理後造成的,把衆多業務當中的公用通用部分抽取出來,同時進行必要的參數化處理,讓這些模塊最大可能的被上層SAAS重用,從而達到提高開發效率的目標。工具


作好PAAS的難點學習

如今市場成型的PAAS都是業務相對簡單且容易標準化的PAAS,如通訊方面PAAS,融雲,APP推送方面的PAAS,個推和極光,還有地圖方面的,百度高德,留下的都是業務場景複雜且多樣化的場景。文章中的北森,銷售易分別是作HRCRM部分的,相對工業生產和供應鏈部分,這個兩個部分已是標準化程度較高的了。即便這些相對標準化程度高的領域,作PAAS也是很是很是困難,以下圖。阿里雲

作好業務多樣性PAAS的難點就在於對業務的抽象處理,這個抽象過程依賴於下面3點的實現,並且缺一不可,抽象是一個平衡藝術,像高空無保護走鋼絲,任何錯誤均可能致使前功盡棄,讓公司陷入泥潭之中。spa

 

第一點,須要有相關業務領域需求的全面深刻理解,就像文章中講的打磨離不開客戶,沒有客戶,沒有需求,本身是編不出來的,即便勉強編出來也是不符合實際狀況的,容易陷入紙上談兵的境地。理解B端業務需求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和C端徹底不一樣,B端需求理解是須要持續學習和積累的,是很難單純靠抄得來的,具體論述請您參看B端產品經理的發展路線。沒有對需求的深刻理解,抽象就是作無米之炊。

 

第二點,軟件開發上面要作到可持續,要有優秀的軟件結構設計,爲啥呢?功能是須要結構來支撐的,就和建造房子,無論功能多麼優秀,最終是落實到結構建造和成本上面的,芯片無論設計的有多強大,最後仍是必須造出來的,並且良品率必須是高的。國內軟件行業長期不重視結構設計,致使不少功能演進變得不可能,具體論述請您參看中國軟件請不要忽略結構設計[高質量軟件生產成本更低],更多文章請您關注公衆號,文章都是和持續開發和信息化相關的。

 

3點,優秀的抽象化設計能力,優秀的設計是能夠作到一個方案解決一類問題,而不是幾個問題,一類問題能夠是幾萬個甚至幾十萬個單個的問題,以類解決問題顯然會高效更多,並且適用性也強大更多。文章裏面講想了一個5年架構,頗有可能第3年就不適合業務需求了,說明設計不夠深刻本質。軟件行業如今各類框架層出不窮,但優秀的框架在本質上面是理念相通的,優秀的設計是不容易過期的,具體案例,請您參看軟件框架設計實例_表格軟件框架設計實例_解析,這些設計是和業務無關的,獨立性保證了很是普遍的適用性,並且提供了很是多的擴展節點,實現持續發展。

 

PAAS必定能解決中國企業信息化問題嗎

在信息化這條路上,國內的投資機構和軟件企業都在學習美國的經驗,但在本人看來國外的經驗不必定適合中國,其實國外的信息化巨頭進入中國30多年了,仍是有太多的水土不服的狀況,具體分析請您參看爲何中國信息化不能照搬歐美思路

 

PAASSAAS同樣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改變,企業客戶不關心這些形式的東西,企業客戶關心的軟件好用易用,穩定,集成度高,功能強大,還有價格合適,真正是須要產品來講話的,形式改變無實質改變,到最後都是花拳繡腿。改變軟件行業困境最終仍是須要提高軟件開發的效率,提高軟件開發的團隊協做,只有這些改變了,才能真正的作到靈活快速和低成本的應對多變的市場需求。具體怎麼實現這個目標,請您關注公衆號,有不少的文章圍繞這個展開論述的,這裏不是幾句話就能講清楚的。

 

本人對信息化的見解,請您參看管理軟件產品線路線圖,一句話講,就是軟件企業須要產品線的多樣化來應對市場需求的多樣化,把困難的事情留給本身,讓用戶在使用和實施上面最大可能的簡單化和低成本化。

 

總結

SAASPAAS,中臺這些都是形式的變化,和新零售同樣,軟件最終仍是要體現到質量,效率和成本上面的。

 

若是喜歡,就請關注個人公衆號喲,而且幫我轉發一下啦。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可持續開發(isale3000)。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