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寒潮爲何稱爲」世紀寒潮」

原文來自:http://smaij.com/cold-wave/ ide

廣東的朋友圈下起雪了

往日旺盛的街道。竟無一人。全部的人不是已經凍成狗就是躲在被窩避難~~spa

看到這句話,你感受到寒冷了嗎?在這我的稱不會下雪的地區,居然大範圍的飄起雪來了,就算不飄雪的市縣,也下起了冰粒。實在是冷…orm

寒潮將全國速凍了,一股霸王級寒潮席捲中東部,受其影響,南方13省區市迎來大範圍雨雪冰凍天氣,中東部多地「雪上加霜」,全國各地經歷今冬最冷周。事件

 

788BD9EC0EC34578573AD41FB73470A3

b

「霸 王級」寒潮繼續影響我國,其中-4 — 0 度範圍佔據了廣東大部分地區,其中廣東、廣西、香港、臺灣等地陸續出現降雪天氣,對很多地區來講都是由氣象記錄以來惟一僅有的一次降雪。當地網友喜大普奔,紛 紛曬雪景,激動歡呼「活那麼久第一次見」。截至24日14時,華南降雪範圍再度向南推動,直抵兩廣沿海地區,抵達了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1951年以來)的最南界。ci

gif截 至24日14時,華南降雪範圍再度向南推動,廣西的欽州、防城港、東興、靈山,廣東的羅定、台山、中山、深圳、東莞,以及香港等地都前後觀測到降雪,降 雪範圍直抵兩廣沿海地區,抵達了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1951年以來的最南界。同時,對於上述很多地區來講這都是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惟一僅有的一次降雪。get

aaa

來看看雪最南能下到哪裏it

njnj2

在1951年-1980年這三十年間,龍州-南寧-來賓-桂平-梧州-羅定-高要-廣州-河源-五華-汕頭這一條線成爲我國最南雪線,大概在華南地區中部偏南的位置;而1981年後的三十多年,氣候轉暖,廣東的羅定、高要、廣州、增城和汕頭等地都沒有出現降雪的記錄了,因此最南雪線相對偏北一些,比以前30年向北收縮了大概100千米io

廣東、廣西很多地方雖出現過降雪,但距今有好幾十年的時間了。像南寧最近一次降雪出如今1983年;廣州更早,出如今1967年,並且這是廣州有氣象記錄以來惟一的一次降雪;汕頭出現過的降雪也是「爺爺」級的了,在1958年!聽說小時候在南寧見過雪的已經奔四,在廣州見過雪的已成大叔,在汕頭見過雪的在給子孫們講下雪的奇聞table

最南雪線之南就是降雪的「禁區」了,在廣西和廣東的沿海地區,好比廣西的欽州、北海、玉林,廣東的湛江、深圳、東莞和汕尾等地,自195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從未出現過降雪。class

明清時期連海南都下過雪

在有確切氣象記錄的60多年,我國的最南雪線在華南中部。那在古代呢?雪最南能下到哪裏?雖無氣象記錄,但降雪對於華南地區來講也算是世間奇聞,許多地方誌都有對於異常天氣現象的記載,建國後我國也有關於古代氣候情況的相關研究成果。

根據記載,秦漢、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雖有冷暖的幾回轉變,但總體都是比較偏暖的時期,關於我國南方降雪的記載比較少,比較極端的降雪事件主要出如今湖北、江蘇和浙江等地,因此當時的最南雪線應該在南嶺附近。

到北宋末,氣候轉冷,嶺南地區也出現了關於雪的記載。約在1110年代《桂海虞衡志·雜誌》中,記載了關於廣西桂林降雪的狀況,當地人「皆莫知雪爲 何形」,可見降雪之罕見。與北宋末同時代的南宋早期淳熙年間,福州荔枝因大雪嚴寒而枯槁,也有「建寧府大雪深數尺」的記載(建寧府位於福建北部)。

g2g

小冰期公認出如今16世紀至19世紀,歷經約400年,大概對應明清時期。在這個氣候相對寒冷的時期,我國熱帶地區出現雪、霜、凍災的次數明顯增多。

從地方誌及有關史籍對氣候的記載中,發現小冰期內華南地區出現過數次降雪,統計出現過降雪的地方,也獲得了明清時期我國的最南雪線。

g3明清時期我國的最南雪線明顯比現代偏南,海南的瓊山在明朝萬曆、清朝康熙和光緒年間都出現過降雪。天了嚕,古代雪均可以侵入海南島了!最近一次廣東、廣西和海南出現降雪的記載是在清朝光緒年間,在1893年先後的幾年中,廣東、廣西沿海地區和海南的瓊山都有降雪出現,距今已120餘年歷史。

那都已成往事


來看看下今天廣東的溫度

gzhzhymzsg長這麼大。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數據…數據中透露着絲絲寒氣~~不要拿東北和咱們比!咱們沒有暖氣!咱們靠的是一身正氣~~

看看廣東的雪景

gdty

田野銀裝素裹

 

gd2

罕見當然稀奇

gdsg

觀雪的路人

-BhH-fxnvhvu7029496

南方都市報道韶關乳源

mz

梅州「高澗觀音」結冰的櫻花樹。

mz3

mz2

梅州結冰的霧凇

冷的我只想知道爲何會這樣

 

爲何此次寒潮會稱之爲世紀寒潮,是由於20世紀以來的不少寒潮活動,也都形成了不小的影響,可是較之那些強烈寒潮災害而言,如1991年,1999年,2008年等,影響程度較輕,寒潮南下幅度偏北,降溫降雪程度也比較輕。2008年是由於持續時間久,極渦未深度南下,是多股持續冷空氣做用的結果,雖然是嚴重冰雪災害,可是也不能稱得上是一次世紀寒潮

有觀測記錄以來,很是強烈的寒潮也就發生過幾回,以惠州有數據記錄來議論,第一個寒潮是1991年的。那時我還沒出生。因此沒有任何體會,1991年年底的寒潮災害強度究竟如何?有關資料顯示

1991年寒潮讓長江流域大雪不停,廣東下起冰粒,南京降到-13.1度,南昌長沙降到-10度,廣州幾乎跌破冰點

1991年特大寒潮災害後,下一次的寒潮在1999年。寒冷的冬天,在廣東的大部分地區氣溫達到冰點,那時我才4歲,咱們家住廣東惠州,早上起來放置在外面的水桶裏水面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水井、池塘升騰着水汽。聽媽媽說,那時我手拿着冰塊,凍得一直哭,殊不知道放開手裏的冰塊、也許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冰。

來對比2016特大寒潮災害與1991年特大寒潮災害的區別

首先是形勢;1991年的寒潮天氣的極地渦旋,盤踞在我國北方,積累着大量的極寒空氣宣泄而下。
左圖爲ECMWF(歐洲中期預報)預報的2016年1月23日的東亞天氣形勢,右圖爲1991年寒潮天氣過程的NCEP再分析形勢圖。

hct

咱們能夠看到,2016年1月23日,深紫色的極地渦旋主體位於我國東北境內,而1991年極地渦旋主體偏西,位於內蒙一線,如此寒冷的極地渦旋架在我國頭頂,加上正在有利的天氣形勢,將極地渦旋擠下來,深度南下。
第二是影響程度
左圖爲ECMWF(歐洲中期預報)預報的2016年1月24日的東亞天氣形勢,右圖爲1991年寒潮天氣過程的NCEP再分析形勢圖

hct1

能夠看到,這次寒潮產生的影響並不亞於1991年,而且雪線破了1991年的記錄,寒潮南下程度之深。南支西風和1991年同樣,來了一個槽位,而副熱帶高壓位置較1991年更偏北。加上今年南方大部分地區如廣東福建等地經歷了5~6次的入冬失敗,溫度偏高,上空的暖溼空氣活躍。同時在北極地區的渦旋寒流強烈彙集,加上冰島附近一個暖溼氣流強風暴漸移到北極附近,將北極的寒流渦旋分紅2半逼向南方,一部分到達了加拿大形成了北美洲地區的暴風雪,另外一部分較強的冷空氣到達西伯利亞一路南下到了我國的黑龍江北部並不斷的順地勢南下。e609fbec47cf1321deb2eb9104c643cb_r

圖中顏色最深的區域處於我國華北地區(形成北方極寒氣溫)以通常寒潮而言。此次寒潮南下很是深。0°線比往年更加偏南。

f

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麪將有9級、陣風10~11級的東北風。這個高達10級的強勁大風把極地渦旋中大部分的寒氣流吹下南方,碰上屢次入冬失敗來停留在南方上空的暖空氣。因此降雪更加明顯。強度,範圍等都更加大。

jx

浙江,上海,安徽等這些臨着東海的省市更是下起暴雪。

值得安慰的是 ,雖然這個寒潮強度十分大,可是持續的時間不長。影響時間在3天左右。還好凍凍就過去了,否則要去海南過年了。

參考資料:知乎

參考資料:中國氣象網

參考文獻:《中國曆朝氣候變化》(葛全勝等);《中國熱帶的小冰期及其環境效應》(張偉強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