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精明能幹,文武全才,在剷除韋氏的政變中立下汗馬功勞,論功行賞,其餘兒子天然後退半步,不敢與之相爭(因此關鍵的時候,仍是要向前一步,不能怕)

李隆基雖是李旦的三兒子,按理說輪不到當皇帝,可這個老三卻很不通常,他精明能幹,文武全才,在剷除韋氏的政變中立下汗馬功勞,論功行賞,其餘兒子天然後退半步,不敢與之相爭,故李隆基在李旦復位後兩個月就立爲太子。html

712年農曆的八月二十五日,在位26個月的睿宗李旦再次讓位,把皇位傳給了太子李隆基,自稱「太上皇帝」。至此,睿宗的第三次讓位也宣告完成。安全

縱觀睿宗李旦的三讓天下,他一讓母親,應系情非得已;二讓皇兄,原是事出有因;三讓兒子,可謂實屬無奈。不過,睿宗三讓天下,均保本身平安如初,有驚無險,就連司馬光也評價說:「相王寬厚恭謹,安恬好讓,故經武、韋之世,竟免於難。」然而,睿宗是否是真的「好讓」,倒也未必。只是他這最後一讓,竟讓出了一個新君玄宗,唐朝在玄宗時期步入了一代太平盛世,倒也不能不說是一大成果。畢竟,開元盛世的來臨,是在睿宗以後的歷史延續。htm

固然,也有人認爲那李旦是一個太極高手,他在錯綜複雜的危險情勢力,以其柔力來自保安全,推來推去,總能化險爲夷,是一種聰明的表現。可是,我看他本質上就不是政治權力中的人物,他沒有膽量與能耐來掌控局勢,也是長期性格使然。blog

李治與武則天所生的四個兒子,全都是沒有大做爲的人,老大老二過早地被母親弄死了,老三李顯與老四李旦雖然各自兩次登基,但也都是十分窩囊的皇帝,他們長期在母親的陰影下生活,沒有正常人的心態,天性受到束縛,沒法真正張揚本身的個性,這是他們的悲哀,也是那個當媽媽的武則天的悲哀。這四兄弟之間沒有相互爲了權力而殘殺,由於沒有那樣的機會,一切都在武氏的手中,他們是迫不得已、隨波逐流的。中宗李顯又遇到了那樣一個厲害老婆,死於非命,可憐可嘆;李旦是幸運的,他的幾回退讓,使他安然無恙,活到了55歲病故,算是一種正常的歸宿。他得幸於有個名叫李隆基的兒子,這個兒子的本事大,讓他得以保命到壽終正寢。生活

生於帝王之家,是幸,仍是不幸?從李唐家中幾代人身上能夠找到答案吧?co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811e70101c8e2.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