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順序。在處理事件時,提出下列問題會頗有成效:事件能夠以不一樣的順序到達嗎?若是咱們沒有接收到此事件會怎麼樣?若是此事件接連發生兩次會怎麼樣?哪怕一般不會發生,但系統(或交互系統)其餘部分的bug可能會致使事件發生呢。數據庫
2.過早。這是第一點「事件順序」的一個特例,但它確實會引發一些棘手的bug,所以我把它單獨拎出來講明。例如,若是信令消息在配置和啓動程序完成以前就被過早接收,那麼可能就會有不少奇怪的行爲發生。另外一個例子:鏈接在被放進空閒列表以前就被標記爲down。在調試這類問題時,咱們老是假定在空閒列表中的時候鏈接被設置爲down(但當時爲何不把它放到列表外面呢?)。這是咱們思考的不足,沒有考慮到有時候事情會過早發生。工具
3.悄無聲息的故障。一些最難跟蹤的bug有部分是由那些靜靜失敗並擴展而不是拋出錯誤的代碼所致使的。例如,沒有檢查代碼卻返回錯誤的系統調用(如bind)。又如:解析代碼在它遇到錯誤元素的時候只是返回而非拋出錯誤。在錯誤狀態中持續了一段時間的調用,會使調試變得更難。最好一旦檢測到故障就返回錯誤。單元測試
4.If。有若干條件的if語句,if (a 或 b) ,特別是當有連接的時候, if (x) else if (y),都給我引起了不少bug。即便if語句在概念上很簡單,但當有多個條件要跟蹤的時候依然很容易出錯。這些天,我嘗試重寫代碼使之更簡單,以免處理複雜的if語句。測試
5.Else。有一些bug是由於沒有正確考慮到若是條件爲false時會發生什麼而引發的。幾乎在全部的狀況下,都應該有一個else部分來應對每一條if語句。此外,若是你在if語句的分支中設置變量,那麼或許你在另外一個分支中也要設置。與此種狀況相關的是標記被設置的狀況。只添加用於設置的標記的條件不難,可是很容易忘了添加當標記應該再次重置時的條件。留下一個永遠設置的標誌可能會致使以後接連不斷的bug。命令行
6.改變假設。許多一開始最難預防的bug是由於改變了假設所形成的。例如,在開始時,可能天天只有一個客戶事件。因而不少代碼是在這樣的假設下寫下的。可是後來,設計改變了,容許天天有多個客戶事件了。發生這種狀況時,很難改變新設計影響到的全部狀況。找到關於改變的全部顯式依賴關係不難,難的是要找到全部隱性依賴於舊的設計的狀況。例如,可能會有獲取給定某一天全部客戶事件的代碼。其中的隱含假設是結果集永遠不會超過客戶的數量。關於這方面的問題我也沒有很好的策略方法,若是各位有的話,還請不吝賜教。設計
7.日誌記錄。可視化程序作什麼相當重要,特別是當邏輯很複雜的時候。確保補充足夠多的(但不要太多)日誌記錄,這樣你就能夠說明爲何程序要這麼作。若是一切正常,那也不要緊,但要是有問題發生,你會很慶幸本身添加了這些日誌。調試
測試日誌
做爲一個開發人員,直到要測試了我纔會去處理功能。至少,這意味着每一行新的或改變了的代碼行至少已經被執行過一次。此外,單元測試和功能測試都很不錯,但還不夠。新的功能也必須進行測試,並在相似於產品的環境中探索。只有這樣,我才能說我完成了一個功能。下面是我經歷過的bug所教會個人關於測試的一些重要的經驗教訓:事件
1.零和null。若是可行的話,確保老是用零和null來測試。對於字符串,這意味着要測試長度爲零的字符串以及字符串爲null兩種狀況。又如:測試TCP鏈接的斷開,要在發送數據給它發送以前。不使用這些組合方法測試是致使bug出現的首位緣由。開發
2.添加和刪除。一般,新的功能包括可以添加新的配置到系統中——例如,一個用於手機號碼轉換的新的配置文件。測試它可否添加新的配置文件是很天然的。可是,我發現咱們很容易忘記去測試刪除配置文件是否是一樣ok。
3.錯誤處理。處理錯誤的代碼每每是難以測試的。最好有能檢查錯誤處理代碼的自動測試,但有時這是不可能的。我有時會使用的一招是臨時修改代碼,使得錯誤處理代碼運行起來。要作到這一點最簡單的方法是反轉if語句——例如,從if error_count > 0改爲error_count == 0。另外一個例子是拼錯數據庫列名,從而致使指望的錯誤處理代碼運行。
4.隨機輸入。一般,揭露bug測試的一種測試方法是使用隨機輸入。例如,H.323協議的ASN.1解碼使用二進制數據操做。經過發送隨機字節去解碼,咱們發現瞭解碼器中的幾個bug。另外一個例子是用測試呼叫來生成腳本,此時呼叫持續時間,接聽延遲,第一方掛斷等等都是隨機生成的。這些測試腳本會暴露許多bug,特別是一塊兒發生的事件會產生併攏干擾。
5.檢查不該該發生的動做。一般測試包括檢查指望動做是否是發生了。但咱們很容易忽視相反的狀況——忘記檢查不該該發生的動做是否是的確沒有發生。
6.擁有工具。我建立了本身的小工具,以使得測試更加簡單。例如,當我用VoIP SIP協議工做時,我寫了一個可以用正是我想要的標題和值回覆的小腳本。這個工具使得測試不少邊界狀況變得容易起來。另外一個例子是能夠進行API調用的一個命令行工具。經過啓動逐漸添加所需小功能,我獲得了一些很是有用的工具。本身寫工具的好處是,我獲得的正是我想要的。